利益與權力角逐下的以太坊2.0:解讀POS和財富效應

「開始,這還是一個小市場(15年的ETH),人們不知道要擺攤買什么,賣什么,但是市場就這樣逐步的形成,甚至還誕生了一家一家的小店,有人做貨幣市場生意(Compound,Aave),有人做兌換生意(Uniswap),但是有一個建立之初設立的目標(那時也沒人知道是對是錯),就是建一個大教堂(ETH 2.0),人們等待,還經常集會討論。

時間很快,幾年過去了,交付的日子漸進,披著面紗的大教堂始終無法被眾人看清,于是人們不斷去問最初設立擺攤市場的人,我們何時才能進入這大教堂。

不斷的逼迫下,帶來了事物的推進,也帶來爭端和弊端的披露,于是曾經教堂的倡導者們建議在廣場集會,回答所有人的任何問題,但他們并不解釋決策如何做出改變(Call #52),人們也假裝(或沒能力真的)不關心,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質疑會帶來他人的抨擊。

廣場上人們自說自話,一場問答中尋求著自己進入教堂后輝煌的可能性,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并不真的需要教堂或不確定,畢竟比起幾年前的小集市,我們有了更快捷的基礎設施(Rollup),我們有了保障市場秩序的守衛軍(Miner),但他們期盼著自己可以有些權力改變這教堂的形態,

于是倡導者們說,若你要進這教堂,那基礎設施必為之服務(Rollup為中心),若你要進這教堂,那人人可參與的治理必是其前提(PoS),若你要進這教堂,過去的市場必因你而繁榮(社區信心),若你要進這教堂,那你要投出一票先放棄當前的守衛軍(Miner),

沒有人真的期盼這教堂,人們只期盼自己的權力得以施展,即便這本身不建立在公正之上,即便資產公平參與帶來集權的已有人給出了警惕,但沒有人真的期盼這教堂,人們只期盼自己的權力得以施展。」

以上觀點是來自對以太坊頗有研究的喵叔。12月1日,ETH2.0正式啟動創世區塊,自此它終于不再躺在在白皮書里,離開白皮書后它在帶來了市場對以太幣的高預期,同時觸發了可能在未來長期存在的利益沖突,

作者:王大樹

01

被誤讀的財富效應

「以太破600了,2.0式的質押相當于通縮,我看1000,必須沖一波」散戶陳晨在不到10人的幣友群喊到,隨即群友派大星回應稱:「感恩節回調的時候我上車了,600下車,已經盈利,真香,」

陳晨和幣友派大星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在機構牛背景下的真實寫照。隨著ETH2.0成為熱門話題,這些門外的以太幣持有者本能地將ETH2.0理解為一個可以刺激以太幣價格上漲的利好消息,同時還挖掘出兩種投資機遇,一種可以在二級市場加倉以太幣,一種則是將手里以太幣拿去質押換取更高的收益,

然而ETH2.0的到來,對于了解以太坊發展歷史和那些內行專家來講這早已不是新鮮事。早在2013年以太坊白皮書問世時,ETH2.0即寧靜階段就已經規劃之中,寧靜也是以太坊發展第四階段,目標是將以太坊的共識機制從PoW過渡到PoS。

過去兩年以太坊利益相關方沒少圍繞該路線轉變展開討論,要么是技術實現與激勵機制,要么是ETH2.0給現有產業鏈的利益各方帶來的沖擊。

短期來看,ETH1.0與ETH2.0暫未產生沖突,畢竟在經濟模型上,ETH2.0上線后不會發行新幣,而在技術方案上,那些以ETH1.0為基礎的擴容方案并沒有被否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與ETH2.0通過PoW向PoS過渡的解決方案同步進行,甚至有業內人士將當下狀態解讀為以太坊基金會正在通過「兩手抓」的方針來解決受困已久的性能問題。

該解讀下ETH2.0的財富效應有所削弱,但從PoW向PoS過渡意味著由ETH2.0帶動一波Staking熱潮正在襲來,

PoW機制下,成為礦工需要礦機和電力;PoS機制下,成為驗證人則需要質押至少32個ETH到存儲合約、并具備硬件設備,穩定的互聯網環境等條件,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顯然不太友好,

不過,這對于節點質押服務商而言這卻是個好生意,

目前,火幣、幣安等交易所,TokenPocket、imtoken等錢包,HashQuark、InfStones、Stkr,RocketPool等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商均提供ETH2.0Staking服務,雖然用戶定位不同,但基本上都屬于中心化組織,用戶無法掌握資金的私鑰,

「我把幣質押給A平臺,A平臺出問題了,我的幣是不是也出問題了」。激烈地ETH2.0質押討論群中,成員滄海發問道。「別押,收益太低了,萬一跌得太狠就得不償失了。」另一成員昊然邊回應邊吐槽。

通過參與質押獲取收益應該ETH2.0在物理世界中最顯著的「財富效應」,諸如此類的討論聲與咨詢者遍布行業各個社群:基本上呈現出投機者看不起過低的收益、普通投資者三問三思、機構無聲進場的景象,

喵叔告訴鏈捕手,無論最終以太坊是選擇在當前的鏈快速實踐Rollup,還是選擇在新的鏈上做更多技術突破,這一過程都是有價值的,但對于個人而言,當前參與ETH2.0 Staking是一件風險相對收益過高的事情,需要謹慎對待。

目前來看,參與ETH2.0質押的風險大致有三點:鎖倉之后帶來的無償損失、網路故障導致的資金風險以及第三方服務商跑路,

當然,風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還有誤讀。

價格上漲是靠主流怎么講故事,主流市場如果想往漲上面講,就可以按照質押鎖倉的故事來講,為什么要這么講?核心原因還是在于市場情緒適合做多,如果回到是2018年初,那就會適合講利空的故事,」TP錢包創始人Pan在接受鏈捕手采訪時指出,ETH2.0雖然帶來了鎖倉量的增長,但并不能實現外界所理解的通縮,結合接下來的衍生品質押方案實際上還是在增加流通盤,本質還是通脹。

除被誤讀為通縮外,ETH2.0Staking的收益并不構成陳晨理解中的財富效應。以階段0啟動時年化益21.6%計算,每32枚ETH的收益約為6.91枚ETH,而以最近的16.9的%年化收益算,每32枚以太坊的收益則約為5.43個枚ETH,收益會隨著質押量的增長而減少,所以對于資金體量小且抗風險能力差的投資者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02

PoS類型的故事有點「虛」

三階段路線圖虛無縹緲,新路線圖食之無味,沒有一種與 Eth2.0 相關的路線圖值得以太坊放棄當前的運作模式、轉向以 PoS 為基礎的系統,」是以太坊愛好者阿劍對ETH2.0的判斷,

被誤讀的財富效應能夠在短期內滿足市場對以太幣價格的預期,但長期來看,幣價永遠會被數不清的因素所影響,所以當行業討論ETH2.0時候更多是在談論具有長期價值的PoS機制,

而這也正式ETH2.0備受爭議的部分,當下,有的觀點認為這種方案具有很多不確定性,效果無法被預期,風險太大;有的觀點認為「兩手抓」是耍流氓;有的觀點則認為舍棄PoOW轉向PoS帶來的損失和結果不對,

爭議之下既有關乎革命與死亡的命題,也有ETH2.0與ETH1.0既得利益者的沖突,

關于革命與死亡的命題,喵叔認為,以太坊的根基是可以直面失敗的勇氣,整個生態社區Test in prod的推進風格是從最初的TheDao事件到后續各類事件中被造就,

與喵叔觀點類似,InfStones市場總監Rudy則認為以太坊如果想要繼續往前發展,就要接受不確定性。「我現在非常理解Vitalik為什么在萬向峰會上要講述以太坊的「死亡史」,他說以太坊有好幾次都快死掉了,但依然頑強地挺了過來,以太坊如果還想向前發展,成為世界計算機、承載去中心化應用的平臺,想保持世界第二大加密貨幣市值,想挑戰BTC的地位,就必須不斷自我革新,探索新的技術方案,」他補充道。

從這一層面看,以太坊是在革自己的命,但從PoS類機制此前的效果層面出發則又是一番理解,

過去,采用POS類共識機制的項目不在少數,比較知名的有采用DPoS機制的EOS以及采用NPOS的Polkadot。前者是出現節點作惡的問題,后者則是十分復雜且落地難。

以EOS為例,其采用的DPoS機制是通過減少驗證者的數量來提高交易速度以及創建塊的速度。驗證者由Token持有者投票選出,新塊由驗證者而不是Token持有者創建。每票的權重由投票人的資產總和決定。它的缺點在于持有者投票的積極性不高,且節點壟斷性高,

風險則在于對于壞節點的處理存在諸多困難:社區選舉不能及時有效的阻止一些破壞節點的出現,給網路造成安全隱患;超級節點易遭破壞:如果被選舉出的超級節點沒有強大的算力保護自身,很容易遭到DDOS攻擊,嚴重影響網路穩定,

相比DPoS,Polkadot采用的NPoS機制一直被認為安全性極高,NPoS又指提名權益證明機制,本質上是提名人+驗證人機制,允許系統選擇總質押較大的驗證節點,并淘汰質押總數比較低的候選人,雖然一直被予以眾望,但鑒于Polkadot網路尚未上線,所以暫時無法判斷。

不過,二者的基礎都是ETH2.0意圖采用的PoS機制,甚至可以說DPoS延續了PoS的弊端最終導致DPoS幣的流動性大大減少,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當然,POS機制本身自然也存在種種問題,首先是容易造成選民冷漠;其次是容易造成投票集中化的偏見,雖然V神將其歸因于公共偏見導致的博弈論的崩潰;最后則是激勵錯位,代幣持有者和網路用戶是兩類不同的人。代幣持有者被激勵推高代幣價格,通常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價格的不穩定增長,但卻不必為系統負責。

除此之外,則是ETH2.0與ETH1.0既得利益者的沖突問題,「PoS機制就是絕對的中心化。」對以太坊頗有研究的張厘米(化名)認為PoW雖然也會引起軍備競賽,演變成資本的游戲,但它卻帶動了一條產業鏈的發展,但POS既不能證明自己的去中心化還有可能沖擊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張厘米所擔心的問題,Vitalik在不久前的AMA中也有所提及,「即使2021年3月就可以得到一個完美合并ETH1.0與ETH2.0的解決方案,他和團隊也仍需等到明年年底才能啟動,因為他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說服社區各方接受新方案。」他說道。

其實在這場角逐中,真正的難點不在于技術,而在于說服既得利益者拋棄私利,并平衡協調好各方的利益。目前在以ETH1.0為核心的利益各方可以簡單劃分為以太坊基金會、核心開發者、驗證人、礦工以及各種基于老鏈做擴容解決方案的團隊等,在一定程度上每一個群體的利益訴求都不盡相同,其中最難平衡的一方就是礦工為主的群體,「礦工和礦池的利益太大了,如何取得最大程度的共識,和平升級2.0,而不是以硬分叉的方式造成分裂,真的是難題。」張厘米說。

目前誰也不清楚以太坊基金會需要多大的推進力度才能完成這件事情,但相信多數人并不希望ETH2.0的升級演變成下一次永久分叉,畢竟合不一定兩安,分則一定多輸。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