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通過這個”長期服務計劃“,我們能挖出哪些有效資訊,以及資訊背后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從數據統計上看,近期A股市場上每月發布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數量,已逐漸超過股票期權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期A股市場中發布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數量,已經逐漸超過發布股票期權的公司數量。
以今年9月和10月數據為例。在9月發布股權激勵的A股上市公司中,采用股票期權方案的有12家公司,而采用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有15家。
10月發布股權激勵的A股上市公司中,采用股票期權方案的有17家公司,而采用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達到了20家。
上市公司如果可以成功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可增強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市值管理的作用,這對于后疫情時期的部分公司來說極為重要。
但我們研究過后發現,伊利作為全球乳業巨頭,公司本次推出的名為”長期服務計劃“的員工持股計劃,其目的并不局限于市值管理,而是在當前大陸資本市場地位提升的大背景下,公司推出的一款用于識別和保留人才的”價值投資“工具。
二、在本次“長期服務計劃”發布前,伊利已經開展了四期中長期激勵計劃
其實在伊利本次發布“長期服務計劃”之前,公司已經開展了四期中長期激勵計劃。值得注意的是,除2016年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存續期僅4年以外,剩余三期計劃都規定了較長的存續期。
第一期是大陸《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發布后,公司于2006年發布的首期股票期權計劃,本計劃的存續期為8年。
在本期方案發布時,受限于管理辦法的約束范圍尚在前期探索階段,因此方案具有行權批次少、行權期限長、激勵門檻低等特點,且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激勵對象與投資者利益趨同的嫌疑,因此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第二期是在2014年,公司發布的共計10期,每期計劃的存續期為2年的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采取每期滾動設立且獨立存續的形式。計劃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公司從凈利潤差額中計提的激勵基金。
本計劃建立了延期發放激勵基金的機制,員工兩年后才能拿到當年的激勵基金,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綁定了核心員工,還節省了公司的激勵成本。
第三期是在2016年,公司首次采用了復合型激勵工具的形式,發布了存續期為4年的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激勵計劃。
本期計劃不僅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考核體系,并且與前面的員工持股相比,提高了激勵對象的激勵力度。本計劃的成功推行,使得伊利在2016、2017、2018三年保持了穩定的營收增速。
第四期是在2019年,公司發布了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本計劃的股票來源為二級市場回購,存續期為6年,分5批解鎖,每批解鎖比例為20%。
本計劃在公布之初,還因授予價格低、行權條件簡單、董事長獲授份額過多等原因,導致外界媒體提出了一些質疑。
但從人才保留的角度來看,限制性股票需要員工出資,且6年的存續期比大部分同類計劃也更加持久,體現了公司對于人才的中長期價值導向。
三、超長的計劃存續期和權益歸屬期,更加體現了本期計劃的長期價值導向
而伊利本次的“長期服務計劃”,更是將人才的長期價值導向體現得淋漓盡致。
由于大陸資本市場的各項管理機制愈發成熟,二級市場在資產配置中的地位也愈發突出,越來越受到大陸投資者重視。
在這個大背景下,伊利推出本次“長期服務計劃”具有明確的時代意義。此外,對于企業內部員工來說,該計劃的”長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體現在存續期上,本期計劃的存續期為二十年,同樣采取了每年實施一期,且各期
計劃滾動設立、相互獨立的方式。
第二,則指的是員工在退休或滿足其他離任條件時,才能提出權益歸屬申請,這個”長期”顯然更加值得關注。離任時完成權益歸屬,意味著員工離任前只能得到分紅,直到離任才能拿到屬于自己的股票并賣出。
離任時獲得權益歸屬的方式,顯然比公司2014年員工持股計劃“延期發放激勵基金進行認購”的方式,更加專注于人才的保留。且搭配了自愿參與的形式,也充分體現了人才識別的作用,可有效識別出哪些員工將本次服務計劃視作一種長期的“價值投資”。
目前,第一期長期服務計劃已經完成了第一次持有人會議,共計340人參加了第一期計劃。
四、長期價值導向的背后,是企業對于新一代員工的工作價值、生活價值的不斷反思
而關于對人才長期價值的思考,華為應該非常有“發言權”。因為華為從早期的“全員持股”,到后來的“飽和配股”,再到“獲取分享制”,公司始終在探索如何激發人才的長期價值,以及平衡“坐車人與拉車人“之間的分配比例。
今年8月底,任正非對公司戰略預備隊的最新講話,在華為內部的心聲社區上被廣泛傳播。任正非不止一次提及,公司員工的“職員類別沒有年齡限制”、“年齡不是問題”,并主動詳解了華為的年齡觀,與華為近兩年被廣泛流傳的35歲勸退形成鮮明對比。
但其實,華為在最初開展全員持股時,公司聚焦的就是人才的長期價值導向。但公司管理層發現,由于制度本身難以解決的天然缺陷,導致公司大量出現了既得利益者和懈怠者,嚴重損害了組織的活力。
因此,為平衡“坐車人和拉車人”的激勵力度,華為”以奮斗者為本“的人才管理導向在落地實施時,沒有找到成功推行下去的最佳平衡點,進而導致實操的過程顯得有些“簡單粗暴”,也出現了部分崗位的”35歲勸退“現象。
而伊利本次推出”長期服務計劃“,雖然從結果上看,與華為的”35歲勸退“現象是兩種導向,但如果從管理實踐的視角來看,其背后反映出的問題是更深層次的,不能通過片面的現象去簡單歸因,需要我們結合企業的具體場景去深入思考。
不論如何,伊利已然進軍”全球乳業五強“俱樂部,下一個十年,小編期待伊利可以始終面向業務發展和人才管理的長期價值,最終實現”全球乳業第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