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我定期開車往返于圣路易斯奧比斯波和洛杉磯探望我的父母。在播客和 Pandora 流媒體音樂服務商出現之前,我有時會在無聊之余聽廣播布道,我清楚地記得,我曾在收音機里聽到一位傳教士回答聽眾的問題,他用低沉蒼老的聲音說:“我們怎么知道《圣經》所言屬實?” 然后不作任何帶有諷刺意味的停頓,漠然說道:“我們知道《圣經》是真實的…… 因為《圣經》就是這么告訴我們的,”
人們對于 PoW 密碼學貨幣的經濟和環境成本有諸多顧慮,一些人建議轉向權益證明來免去絕大部分成本,這就犯了跟老傳教士一樣的錯誤,
加密貨幣本質上是一個交易列表,同時也是一個可以決定哪些交易能夠被添加進列表的協議。
簡單來說,PoS 系統的運作方式如下:
- 有一個有效交易列表決定代幣的所有權歸屬
- 持有代幣的人決定哪些交易是有效的
你根本不需要了解更多關于 PoS 系統的細節問題,就會心生懷疑。了解得越詳細,你的疑心會越重:永動機的歷史就是降低第二步的透明性,致使投資者忘記第一步和第三步之間的聯系,
PoS 可行嗎?
當然了,在未來一段時間乃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可行的,在所有人都認同的情況下達成共識非常容易,但是,如果將時間線拉得足夠長,就會產生很難解決的沖突,即使是英明過人、德高望重領導者也只有數十載光陰,有些甚至英年早逝。
PoS 本質上是自引用的。很有可能會出現兩條如出一轍、同樣有效的鏈,唯一的區別可能是這兩條鏈上的質押者不同。由于 “質押” 局限于區塊鏈內部,無法用來在兩條鏈之間進行選擇,在適當的壓力下,最終會出現不成文的元共識協議來決定 “我們應該關注哪條鏈”,具體是什么樣的協議取決于分叉的性質。
共識失敗會發生什么?
一個風險是會出現勢均力敵的分叉,然后導致社區內部出現長期爭議,例如,如何調整質押獎勵,如何 “修復” 被破壞/被黑的合約,如何處理押金被盜的情況等等,
我對 ETH/ETC 分裂沒有任何意見,由于大多數礦工選擇了 ETH,這次分裂造成的創傷已經被治愈了,現在,ETC 的安全性遠低于 ETH,還經歷過幾次 51% 攻擊,算力(一種有限資源)集中化產生了正回饋循環,鼓勵剩余算力放棄較小的分叉,
分叉一條 PoS 鏈可以創建出兩條鏈,其中一條會獲得大多數質押者的認可。這種分叉會無休止地反復下去,究竟哪條鏈是 “真” 的?
我認為 Matt Levine 有句話說到了點子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夜班門衛才是公司的真正控制者。”誰擁有大門鑰匙,誰就能獲得控制權,交易所選擇了哪條分叉鏈,就會采用它的 “代號”,但是誰能保證所有交易所都會認可同一條分叉鏈呢?這會導致混亂且不可預測的局面,
但是我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描述某條 PoS 鏈時千萬不要說 “你對這條鏈有影響力,因為這條鏈就是這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