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000至18000美元間波動了5天后,比特幣于12月13日重新站上19000美元,OKEx上,當日,BTC的24小時最高價達19381美元,恰巧和11月24日首破今年19000美元關口時的高點一樣。
幣圈期待著能在今年看到2萬美元的BTC,但這個歷史記錄始終沒有被打破,多空雙方在11月形成了一場拉鋸戰,11月27日,BTC一度跌至16490美元。
但第四季度的上揚曲線仍被樂觀者視作牛市的前兆。不斷釋放的利好信號包括傳統企業及金融機構接連高調持倉的消息,他們正在成為比特幣的「巨鯨」,灰度信托甚至被散戶視作跟隨操作的風向標,
而在BTC重登1.9萬美元關口的前一天,加密資產交易所OKEx 聯合數據服務方Kaiko發布的新報告指出,過去幾個月比特幣價格上漲時,散戶投資者一直在追高BTC,但也是恐慌時的拋售者,相較之下,「鯨魚」交易者或機構投資者,則獲利了結,主要還是逢低買進,
換句話說,散戶在追漲殺跌,
但有分析師認為,類似灰度和MicroStrategy這種「巨鯨」機構的買進、賣出行為,并不發生在交易所這種場內流通環境中,因此對市場價格的影響較小,「小型機構和鯨魚更可能利用交易所,」
散戶跟隨或警惕的對象,或許并非是動輒上億美元資金量的「巨鯨」,Primitive Ventures 創始合伙人萬卉更為直接的指出,BTC未來的價格是「手上有錢的人和他們能影響的其他有錢人決定的,不是內卷的存量市場決定的,」
散戶追高 「鯨魚」獲利后抄底
臺北時間12月13日下午4時許,BTC又重新站上了19000美元。這次,你朋友圈里此前發「2萬美元」慶祝海報的那些人,似乎謹慎了許多,
畢竟,進入11月后,BTC在1.9萬美元關口跳上跳下的次數太多,11月27日,它曾一度跌至16490美元,當時正值西方國家的感恩節假期,BTC也如同進入了「促銷打折季」一般。
自從灰度信托不斷增持BTC后,人們就將牛市的希望寄托在灰度這類機構「巨鯨」的身上。不久前,紐交所上市的商業咨詢服務公司MicroStrategy也宣布,計劃發行可轉債券籌資來購買BTC,籌資規模從4億美元后來加碼到6.5億美元。
「巨鯨」的行動被一些散戶視作操作的風向標。但有新的數據報告顯示,一些「鯨魚」機構正在和散戶執行不一樣的操作策略,
12月12日,加密資產交易所OKEx 聯合數據服務方Kaiko發布的數據報告指出,過去幾個月比特幣價格上漲時,散戶投資者一直在追高BTC。相較之下,「鯨魚」交易者或機構投資者則獲利了結,并持續逢低買進。
報告選取了交易所最常用的交易對——BTC/USDT的數據,并從今年8月1日跟蹤到11月30日,分析雙方針對該交易分類了不同的BTC訂單量區間,盡管該報告認為,持有10個或更多BTC的訂單來自大型交易商、巨鯨和機構,但它也承認,實際上比較難區分它們,「因為對這類交易商沒有嚴格的門檻,」
每個交易區間的凈買入或凈賣出行為(圖自報告)
但數據顯示,在比特幣幾乎翻倍的這4個月里,特別是10月到11月BTC持續上漲的過程中,一般被視作「散戶」的小型交易行為繼續執行著買入訂單,而在5至10 BTC及以上交易區間內的大型交易行為中,凈賣出是更常見的行為,
「在幣價飆升期間,散戶大多繼續增持頭寸,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散戶將陷入短期或中期的困境,」報告稱,另一方面,BTC價格在1萬美元時,大型交易巨鯨和機構已經積累了最可觀幣量,并「決定在這次反彈期間獲利回籠,」
感恩節崩盤日 小散最恐慌
除了4個月內不同交易區間的凈買入及凈賣出跟蹤外,OKEx和Kaiko的報告還給出了感恩節期間的交易行為數據,
那一次下跌也是11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當時,BTC剛剛突破1.9萬美元僅3天,就在臺北時間11月27日(美國時間11月26日)跳水至16490美元,社群中出現了「呼喚灰度趕緊結束感恩節休假拯救市場」的調侃聲,
上述報告跟蹤了11月24日到11月30日的數據,展示了那次大跌發生時,不同交易區間內的投資者是買賣行為,
比特幣投資者在感恩節期間的買賣行為
報告數據顯示,當風險發生時,小型交易者賣出了BTC,大型交易者則在買進,而在11月30日(臺北時間12月1日),當BTC上漲至19913美元——也是今年BTC最接近2萬美元的那次,0到0.5BTC區間的小型交易者買入了BTC,其余區間的交易者均在買出,
該報告稱,數據顯示,盡管持有大量比特幣的交易者「從事著低買高賣的業務」,但他們并不像散戶投資者那樣,買入比特幣后等待反彈。
OKEx在報告中指出,「最終,鯨魚試圖推動市場,擺脫恐慌中的散戶,利用機會購買相對便宜的硬幣」,「對于散戶交易者和其他處于兩者之間的人來說,只有兩個選項,順應潮流或逆勢而行。」
加密分析公司CryptoQuant也認為,整個2020年,比特幣巨頭幾乎從未錯過過一次「逢低買入」的機會,而大型交易商可能阻止了BTC價格進一步下跌,反而推動了上漲,但可能會通過以更高價格出售BTC來獲利。
那么,被視作巨鯨的灰度或MicroStrategy,他們是否也屬于近期高點退出的精明玩家呢?
CoinDesk在援引分析人士John Todaro的說法稱,主流機構「尚未披露可以表明賣出頭寸的數據」,他認為,MicroStrategy和灰度都不是比特幣的賣家,盡管機構資金是今年幣價上漲的部分原因,但這并不能與近期BTC的上漲原因掛鉤,因為機構通常通過場外交易公司來交易,這對市場的價格影響最小,
「不過,規模較小的機構或巨量機構,對場外交易的依賴程度可能會降低,更有可能利用交易所,甚至發出可能對價格產生更大直接影響的大額訂單。」Todaro認為,隨著新型的大機構進入BTC市場,原有的小機構和鯨魚的市場規模會被擠占。
此次,BTC再破1.9萬美元后,大陸的BTC信仰者群體中掀起一種論調:機構吸籌,價格決定權將會由億萬富豪們把控。
比如, Primitive Ventures 創始合伙人萬卉認為,「隨著越來越多傳統資本市場里的億萬富豪加入比特吹陣營,未來主流要跑贏比特幣匯率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未來的價格是手上有錢的人和他們能影響的其他有錢人決定的,不是內卷的存量市場決定的,」
而從報告提供的數據看,10 BTC以內的交易者,與動輒以上億美元持倉BTC的頂流MicroStrategy們比,算不得「巨鯨」。吃掉散戶手中資金和BTC的,恐怕仍是擅長「內卷」市場鯨魚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