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好多關于學習理財的app,各類理財學院廣告,靠譜嗎?

生意而已,跟很多販賣焦慮的知識付費產品一樣,休閑的時候看看可以。

如果沒有高額的費用,沒有各種薦股、極力推薦某些或者某類理財產品,聽一下也未嘗不可。但是不要太當真。

理財是零和游戲,個人無法與機構相比

往大了說,理財這件事本質上差不多是個零和游戲,因為投資機會只有那么多,投資還是依托于經濟形勢。而在總投資收益固定的情況下,有人賺就肯定有人賠。

可能有人會問,那這樣不更是應該好好學學理財的知識了嗎?這樣才能跑得過別人,賺到別人的錢。

但是很遺憾,在投資這個領域,有些人是你肯定跑不過的,就是各種專業機構。稍微玩過股市的人,就會知道個人和機構在投資市場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能調動的資源、能獲得的資訊、專業水平等等,每一樣的對比機構對于個人都是碾壓的。

所以,對于普通的投資者來說,把自己變成機構的一員才是合理的理財方案。

理財培訓有邏輯“硬傷”

理財培訓這件事其實邏輯上是有硬傷的,就是真正理財特別厲害的人,犯不著出來做講師,而且把自己賺錢的秘籍告訴別人,這不就是給自己制造競爭對手嗎?

而現在市面上大多數老師僅僅是背了一些課件,按照準備好的話術進行宣講而已,所以他們其實可能僅僅是比你多了個課件,多了個教師交流群。

如果你覺得他們每天說的課程特別有道理、案例特別真實,建議你去查一查他們招聘廣告,看看課程講師大概是什么水平和要求。

這些“老師”真正擅長的并不是理財,而是營銷,他們真正做的也并不是授課,而是洗腦。

大多數人的資產并不需要復雜的操作和組合

而且,大多數人的個人資產其實沒有太多的理財操作空間,也并不需要復雜的操作和組合。專業投資這件事比較復雜,只適合少數人,大多數人只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財邏輯,然后選定了組合購買相應的產品交給專業人士去做就行了。

很多情況下,你報了多少課程,“精通”多少理財知識和你的理財收益關系不大,其實主要看大的經濟形勢。

理財課程可以簡單聽一聽,但是需要持續提高警惕。

凡是學了什么課程的學員前后資產有幾倍變化的,凡是鼓吹買某些產品會帶來超過市場水平的收益率的,凡是每天洗腦打雞血的,基本上都是盯上了你的錢。你報了課能不能賺錢不知道,反正他們是有固定的收益。

總之,理財課程中,可能一部分是販賣焦慮的知識付費,手握鐮刀準備割韭菜,另外一些更狠,準備好各種騙局,盯的是你口袋里的錢。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根本不需要大價錢上什么理財課程,上課獲得的真正有用的知識有限,上不上課對于你的理財收益影響不大。


關注【大魚說債】,每日用心更新。

聊聊債務相關的技巧、知識、邏輯,以及態度。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