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行業周期看加密產業:相長干涉即將到來

原文標題:《多浪相遇,Crypto的相長干涉》

在宏觀政策與市場的相互作用下,不同領域給出了時長不同的周期反饋。

而曾經的傳統產業間互通性較低,實體經濟經歷著共同的系統性大周期。 科技創新所帶來的資訊傳遞高效性催生了諸多新興產業,這些新興產業讓曾經互不相關的市場產生了聯系。

若跨產業聯動所產生的協同效果還不夠直觀,你一定體驗到了互聯網產業內不同賽道的接力,靠著新增的用戶和需求以及存量資源的銜接,互聯網產業尚未出現所謂的「熊市」,

而初現網路效應的 Crypto 更是如此,在資產交易市場遭到重創時,NFT 接過重任并推動了以太坊的需求,而 NFT 又引來了圈外關注 Metaverse 的目光,猛增的使用量又引爆了對于基建資產的預期和需求。各賽道的波峰一再貼近,Crypto 的相長干涉即將到來,

本文出自連續創業者 Elad Gil,來自 Paradigm 的 Matt Huang 以及 Fred Ehrsam 也參與了討論,文中就科技及加密行業的大周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律動 BlockBeats 對原文進行了翻譯:

從前,每隔 8-10 年,科技行業就會經歷一個從繁榮到蕭條的周期,新的技術、平臺將會出現,伴隨著瘋狂的投資和投機行為,只有少部分幸存下來的企業得以快速成長,而其余大多數新創業公司將會倒閉或被迫合并,這些在六七十年代的半導體領域、八十年代的個人電腦領域和九十年代的互聯網領域都發生過。

從創造的市值和涌入的資金來看,下一波的浪潮都比前一波更大。

從 2000 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出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風險投資的興衰周期停止了,科技領域的周期已經被一個長達 20 年的繁榮所取代。即便是 2007 年至 2009 年的金融危機,也沒有對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出現或數量增長產生太大影響,

毫無疑問,技術周期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技術浪潮相互疊加,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多個相互重疊的技術浪潮,而不是一項新技術長達 8-10 年的單一周期,這既增加了整體結果的大小,也平滑了任何下降周期,

例如,從 2005 年到現在,我們經歷了云技術、社交、移動、SaaS、垂直型 SaaS、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和 Crypto 的重疊浪潮。所有這些領域在過去都經歷過 10 年周期。有人可能會說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個大周期「聚合周期?」,它可能還會持續幾年,這個周期一部分依賴于可利用資本和量化寬松政策,但在更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軟體在同時吞噬多個行業,covid19疫情的出現點燃了人們使用科技的熱情,消費者開始使用 Instacart、DoorDash、亞馬遜這樣的網路平臺,企業也開始采用 Zoom、Stripe、Figma 進行網上辦公。

大周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缺乏衰退。科技領域急劇衰退導致的大量裁員與公司倒閉并不會發生,隨著一波又一波的新技術相互疊加,上升期會一直持續下去,這種局面有好有壞,我們將在日后予以討論。

這些周期之間的時間已經縮短,每個周期的規模都在增加,隨著每一波浪潮加速,都可能會加速后續浪潮。舉個例子,上網的人數增加了 10 倍,同時,上網的時間與開銷也不斷增大,這些趨勢互相影響,并進一步推動了其背后的技術浪潮。有時,由于網路或規模效應,某些事物的接受度會只增不減,盡管很大一部分人只是被浪潮推著走。

有趣的是,Crypto 在過去大約 4 年的周期中經歷過更加陡峭的周期,該周期與 BTC 減半的時間同步,因此,Crypto 供求的突然變化也導致了 BTC 與山寨 Token 間的行情切換。第一個 Crypto 周期實際上是BTC 白皮書的發布和最初的挖礦。第二個周期是ETH、IC0 以及新協議與新 Token 的出現,我認識的許多 Crypto 人士都認為,2021 年 Crypto 業務將會出現下行周期。

而下行周期并未出現的一個可能解釋是,美國政府進行了大規模印鈔與開支,現在實際上只是在給人們送錢。這既產生了貨幣刺激,將使多種資產發生通脹,也可能使投資者尋求 Crypto 作為一種通脹和美元貶值的對沖。

在人們看來,另一種解釋是 Crypto 也出現了相互疊加的周期現象,或稱 Crypto 大周期。與科技領域一樣,Crypto 在 DeFi(Uniswap、Aave、Maker 等)、NFT、DAO 領域也出現了多個重疊的浪潮,不僅如此,多個有趣的 Layer 1 協議(Solana、Near、Celo、Mina 等)也在幾年前開始相繼推出,人們在 Crypto 與傳統法幣之間建立起了越來越多的橋梁,讓 Crypto 的接受范圍得以逐漸擴展,Crypto 一直在多樣性方面不斷探索,就算 Crypto 市場某處出現了下滑甚至嚴重暴跌(比如 NFT 行情由于某種原因遭遇了打擊),它也能靠其它領域(DeFi 或 BTC)的增勢抵消掉下跌所帶來的損失。換句話說,隨著 Crypto 不斷向更多領域擴展、應用范圍不斷增大,一部分市場領域間的相關性會在短期內降低。

一些人認為,Crypto 在使用量和市值方面已經足夠驚人,其過去那種大幅度的波動可能也會有所緩和。就算 Crypto 的 2.4 萬億市值跌掉一半,只剩下 1.2 萬億美元,但它仍還有超過 1 萬億美元的市值,而且由于其規模龐大且用途廣泛,Crypto 市場中依然有很多活躍買家,

市值的可持續性進一步鞏固了 Crypto 的反身性。即便 2021 年 Crypto 市值下跌了 50%,它仍有 1 萬億美元以上的市值,說明它一時半會兒還不會消失。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不斷涌入市場,買家和用戶的數量也隨之增加,并有可能出現更強的回彈,同樣,在市場不出現暴跌的情況下,人才也會陸續進入其中,在 2000 至 2001 年,科技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裁員,當時許多被辭退的員工最終都沒有再回到這一領域,2017 年,隨著下行周期的到來,Crypto 市場的人才增速也相應放緩,直到最近,Crypto 市值的可持續性逐漸轉好,這才吸引了更多技術型人才與畢業生的加入,他們的到來也會推動 Crypto 市場邁入下一輪創新浪潮。

觀察明年 Crypto 是否會隨著急劇下滑而重新出現周期性行為,或者我們現在是否陷入了一個大周期當中,將會是一件趣事。

這其中最大的干擾因素便是政府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印鈔與開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供應鏈和能源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各行各業定價也在不斷上升,許多人開始擔心市場會出現短期甚至長期的通貨膨脹或「滯脹」[2],BTC 誕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應對大規模的金融危機與美國的貨幣政策。所以人們可能會說,Crypto 一開始被創造出來的原因之一便是為了給我們目前所處的經濟環境增添一層保護 [3],

感謝 Matt Huang、Fred Ehrsam 和 Curtis Spencer 對本文的評論,

注釋

[1] 例如,科技領域經濟增長的成因之一就可以由一些因素來加以解釋,其中就包括資本需要不斷探索出高收益的增長路徑,以此應對因量化寬松政策而造成的低利率甚至無利率的市場環境,因此,由于在其他地方賺不到錢,資金便都慢慢流向了科技領域,

[2] 滯脹往往會帶來通貨膨脹率的不斷上升,因此公司只能通過提高定價來緩沖其帶來的影響,然而,高昂的價格也必然會引發需求的嚴重下滑,并最終導致經濟停滯。

[3] 因此,人們之所以選擇 Crypto、Crypto 之所以能從下跌周期中快速回升,都是因為要「對沖美國宏觀經濟」。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