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為什么說“挖礦資本化”是大勢所趨?

作者:劉繼斌,資深比特幣礦工、500.COM首席觀察員

原標題: “挖礦資本化”,曇花一現還是大勢所趨?

2020年以來,隨著比特幣價格的脫韁狂奔,一些以虛擬貨幣“挖礦”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陸續破繭而出,RIOT Blockchain、Bit Digital、Marathon Patent Group等幾家美國、加拿大上市公司的股票突飛猛漲,備受關注,成為資本市場上的一大看點。無獨有偶,沉寂多年的老牌紐交所中概股上市公司500.COM也于12月21日突然發布新的人事任命公告,高調進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當日500.COM股票最高漲幅134%并觸發熔斷,那么,“挖礦”業務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到底是個別公司借著幣價高漲蹭熱度之舉,還是基于形勢的大勢所趨呢?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眾多“挖礦”題材上市公司的方興未艾,雖然短期業績走勢強勁,但并不能反映其真實的商業價值,只是幣價上漲帶來的曇花一現,一旦比特幣出現大幅回調則會被打回原形。幣價長期波動將造成上市公司收益不穩定,因此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挖礦”作為一種商業模式還不夠成熟,

但是,隨著國家對待“挖礦”態度的逐漸理性和寬松,比特幣在全球范圍共識價值的不斷積淀,以及“礦工”們投資心態和組織能力的日趨成熟,“挖礦”業務已經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更加符合資本的調性,更易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1、 政策日漸寬松,“挖礦”合規成為主旋律,

在大陸,“挖礦”曾經是“灰色地帶”和“擦邊球”的代名詞,從把“挖礦”定義為落后技術,列入淘汰類產業,到將其從淘汰產業目錄中刪除,然后是政策扶持挖礦,這一系列微妙的變化正在“挖礦”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在四川,甘孜、雅安、涼山等多個地市先后力挺區塊鏈“挖礦”,建設水電消納示范區,以上市公司500.com投資建設和運營的甘孜州某大型區塊鏈大數據中心為例,這個圈內人口中俗稱的“礦場”正在堅定地探索合規之路,除了正規用電批復外,該數據中心還具備政府相關部門給予的園區批復、項目備案、環評、能評、安評、水保、消防、IDC許可證等齊全的資質手續,基本上可以與標準IDC數據中心的資質和標準看齊。

而作為“挖礦”業務邏輯“通道”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也開始積極擁抱監管,進行合規化探索。12月15日,BC科技集團(863.HK)旗下OSL率先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首個虛擬資產牌照(或稱數字資產牌照),也同時成為大陸首家獲得牌照的數字火幣交易所;火幣、OKEX、幣安等主流大陸交易所更是不斷強化合規和安全策略,通過配合國家安全監管來獲取政策支持,例如火幣早在2019年初就推出了“科技助警通道”,在區塊鏈詐騙、洗錢等案件的數據分析、證據收集、資金追蹤方面為司法機關提供了重要數據和有力技術支持。

礦場與交易所是“挖礦”業務追求合規的重點與難點,這“一前一后”,“一實一虛”不約而同的合規走勢,雖然并非是為了迎合資本的口味,卻會被資本感知。實際上,此前資本對于“挖礦”一直都是曖昧+糾結:既貪戀其“美色”,又感覺不夠“門當戶對”,從這個角度來說,“挖礦”各板塊的逐步“轉正”也為資本市場接納“挖礦”業務解決了“門檻”問題。

2、 共識不斷增強,幣價穩定上漲促進商業模式的穩定,

比特幣價值的穩定上漲無疑是強化“挖礦”商務模式的關鍵,而比特幣價值的鞏固歸根到底依賴于廣大投資者尤其是各類金融機構對于比特幣共識的增強。

2020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資管機構強力收購比特幣,成為比特幣交易市場上的主力買手,灰度基金繼續買買買,連續增持比特幣只進不出;Block.one(EOS母公司)、Microstrategy、One River等投資機構也都盡顯“貔貅”本色,悶頭加倉比特幣,同時,銀行、保險企業、支付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大力加強對于加密貨幣市場的布局,新加坡星展銀行已推出主流加密貨幣的法幣交易服務;美國麻省人壽保險公司為其一般投資賬戶購買比特幣;跨境支付平臺Paypal允許用戶在平臺上購買、銷售和持有比特幣;Visa也宣布支持加密貨幣支付;移動支付巨頭Square的CEO Jack Dorsey甚至認為,“比特幣最終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世界上的單一貨幣”,眾多的金融機構長線布局比特幣,對于比特幣共識具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既大幅提高了投資者對于比特幣價值的信心,同時通過“雪藏”相當數額的比特幣降低流通,強化了比特幣保值增值的“黃金”屬性。

基于上述對于比特幣態度和行為的轉變,“挖礦”邁入資本時代的商業模式走向也越發明朗,我們假設幾點判斷作為這一商業模式成立的基礎:

上述投資機構“貔貅式”入幣的舉動,正代表了他們對前兩點的高度認同,同時這些機構的堅定動作也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著這一趨勢,相比之下,第三點其實只是現金流承受能力的問題了,而這點對于資本來說反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

3、 “礦工”日趨成熟,已非“吳下阿蒙”。

早期的“礦工”們都是比較可愛和簡單的,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說,“挖礦”是為了賺錢,“姿勢”并不重要,看準了就是干,不要太復雜。但是一系列的案例,“挖礦”就像打網游,開局時難度低“裸奔”也無敵,硬挨幾下扛得住,打到后面BOSS等級越來越高,眼見game over的幾率也越來越大,你還不選個頭盔加防御,買個手杖加攻擊,再配上紅寶石把血加厚好能多挨幾坨坨?而在“挖礦世界”2.0版本中,資本加持或許將成為玩家能否“通關”的重要憑借:

(1)加生命值:血厚經得起折騰,冗余資金計劃做足,幣價狂跌就屯,可以有效防御幣價波動造成的降維打擊;

(2)加物理攻擊:資本從來都是模式復制和擴大再生產的利器,只要向資本市場證明模式穩定可行,資本可以為“礦工”提升戰斗力提供更多的子彈,

(3)加法術值:誰說“挖礦打怪”只能正面死磕?相比早期的簡單“挖礦”模式,“資本化挖礦”正是不用貼身肉搏的夢幻打法。

(4)團隊加成:資本是平臺,且自帶光環。優質礦場、黏性礦池、以及大體量礦機的持有機構等頭部資源,在借助資本平臺整合后,必然釋放出1+1大于2的加成效果!

相比那波2018年底折戟在沙灘上的“殉道者”來說,“生還者”和“后來者”都積攢了足夠多自己或他人的血的案例,他們會更加理性地對待“挖礦”業務收益和風險的關系,也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資本”這套極品裝備對于“挖礦打怪”的加持作用,之前是“不敢想”(合規化難以解決)和“懶得想”(挖礦收益高贏面大),而現在是順勢而為和勢在必行。可以預見的是,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挖礦”產業鏈中的頭部資源進行資本化整合。

“挖礦”之前不是“躺贏”,今后更不會是“躺贏”,只有參與到“挖礦資本化”浪潮中來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終極風險和享受業務紅利。在資本的加持下,自有優質礦場+等負荷體量自有礦機+冗余資金計劃的閉環“挖礦”模式顯然是更為穩定、持久和有想象力的商業模式,也將必將帶動“挖礦”生態鏈的又一次騰飛。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