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一年,爆發了DeFi、DAO、NFT等概念,實質上它的根本邏輯在于PoS共識機制,因質押的多元化拓展而導致了DeFi的大爆發。
雖然有好,但它的弊病也很明顯,之前我為大家分析過一些證明機制之間的優缺點及具體說明,便不再對基礎概念做過多闡述了,今天我想從PoS的實際場景來說明一下。
POS機制本身即股份公司,每個人皆可持有,但最終開會的人是持股占比較大的人,他們可以參與治理投票,決定提案是否通過,而小股東則要選擇自己信任的大股東,質押自己的股份,坐等收益即可。
大家可以想現在主要在使用POS機制的項目是不是都是這樣?
在項目公募完成之后,會同步開啟相應的節點招募計劃,以獲得更多的機構投資者與技術支持方,也就是節點,他們更看重的是長期價值,幫助更多的散戶能夠便捷地參與其中,
它本身是為散戶們無法參與PoW挖礦模式而提出的更好的解決方案,但它也是根據質押數量來評估節點是否能夠勝任的指標,才會決定是否持續提供服務,這種情況下必然會造成惡性競爭,使得節點方從二級市場中收取代幣,而不是通過技術方式持續耕耘,當幣價下跌時,這便成為了節點方最苦不堪言的痛點。
這是PoS共識機制的第一個問題,
從大家都在關注的以太坊2.0質押分析圖表中可以看出,質押量越高,收益越少,隨著幣價的不斷上升,參與者的成本也越來越高,越到后期收益越少,當幣價出現下跌時,后入場的投資者甚至會達到盈虧失衡這樣的局面,其實細數來看,所有的流動性挖礦,只是推演下的升級版本罷了,無論如何修改,都改變不了這樣一個因素。
這是PoS共識機制的第二大問題。
許多人的投票決定權并無任何意義,如遇到幾個持幣多的大佬,便會由他們決定最終的投票提議,變成節點爭搶的對象,只是淪為資金多少決定排名是否靠前的資本游戲,這與百度競價排名的模式可謂是異曲同工,例如我們可以看到,Unsiwap9月發幣之后,它的治理代幣UNI還是由一些大戶持有,即便是撤銷了流動性挖礦,UNI大戶持有者們還是能夠左右治理方案的,其中的多次提案不通過消息便印證了這一點。
這是PoS共識機制的第三大問題,
流量吸引用戶,這是互聯網公司的主要戰略,同時也成為了當今時代區塊鏈PoS機制下的主要運營方式,持幣地址數多的節點,可以做活動為大眾分發代幣,但多數只是吸引一些薅羊毛的人到來,導致代幣在短時間內出現拋售,UNI、LON、1inch的空投恰恰印證了PoS機制下的痛點,空投之后愿意在節點投票挖礦的人占比較少,反而是大量拋售導致幣價下跌,引起挖礦者的不滿,
這是PoS共識機制的第四大問題,
這是從今年來看我認為的PoS共識機制四個主要問題,但不得不承認,現階段來講,它是最好的機制模式,才會讓以太坊都從PoW向PoS轉變,但流通量變得極低的時候是否會出現新的問題呢?
雖然現在沒有出現,但不能確保沒有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所以,我認為,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加創新的共識機制出現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發展,真正賦能產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