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9 日,市場上傳聞已久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Coinbase 官宣將于 2021 年 1 月 20 日起暫停 XRP 交易,
至此,在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大棒揮舞之下,已經有 Coinbase、Bitstamp、幣安美國站( Binance US )等主流交易平臺相繼宣布將下架 XRP 交易,XRP 似乎進入艱難時刻。
01 被 SEC 盯上的 XRP,下架潮洶涌而來
多米諾骨牌效應還在持續中,這一切的風暴都起始于 12 月 22 日 ,SEC 起訴 Ripple 及其高管違反證券法——非法發行證券,
自 2013 年以來,在未注冊的發行中出售了超過 146 億枚瑞波幣,價值 13.8 億美元,卻未曾在 SEC 注冊。雖然還沒有進入訴訟階段,但 SEC 的調查對市場來說肯定是明確的利空,Ripple 對此倒也反應強硬。
其針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其提起的訴訟發表聲明稱,將在幾周之內作出回應以解決未經證實的指控:將在法庭上進行辯護,以最終使美國加密貨幣行業更加清晰,
SEC 的這一行動不僅與 Ripple 有關,而且是對美國整個加密行業的攻擊,影響了無數與公司沒有聯系的 XRP 散戶持有者,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即便 SEC 起訴 Ripple 違規出售 XRP ,并獲利的首次審前會議將定于 2021 年 2 月 22 日舉行,但事件仍在不斷發酵,Coinbase 甚至因“非法”銷售 XRP 遭客戶集體訴訟。
也正是受此影響,Coinbase、Bitstamp、幣安美國站(Binance US)等主流交易平臺,相繼宣布將下架 XRP 交易,Bitwise Asset Management 的 Bitwise 10 加密指數基金等加密總產管理,公司也已清算其 XRP 頭寸。
未來如果 SEC 和 Ripple 之間的“戰爭”持續下去,勢必會有更多的交易平臺下架 XRP,所以二級市場層面 XRP 從前期高點一路下跌,一度跌破 0.2 美元,一副大勢已去的姿態。
那么,被 SEC 盯上之后,就真的無解了么?
02 XRP 不是第一個,也注定不會是最后一個
其實在諸多數字貨幣項目里,被 SEC 盯上的,XRP 不是第一個,也注定不會是最后一個。
最為大家熟悉的,無疑就是去年的 EOS 事件,不過同樣是被 SEC 盯上,但與 XRP 最終被多家交易平臺陸續下架的糟糕情況不同,EOS 采取了身段極為靈活的處置方式,讓問題在還沒有大規模發酵之前就被平息了,
2019 年 9 月 23 日,SEC 與 Block.one 達成和解,Block.one 同意通過支付 2400 萬美元(罰款額占其 Token 融資總額的 0.58%)的民事罰款,來解決 SEC 對其進行未經注冊的 Token 融資發行的指控,同時授予了其對未來業務的重要豁免權。
這不僅意味著 Block.one ,及 EOS 在合規化的路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高懸的政策“達摩克里斯之劍”也暫時得以解除,更從另一個角度為一眾陷入類似指控困境的項目提供了思路——態度積極,認罰過關。
Tezos 對此做了另一次確認,2020 年 3 月 23 日,Tezos 宣布其在長達兩年的法庭之戰后,選擇以 2000 萬美元解決面臨的訴訟問題,
作為史上第一個、也是 EOS 之前規模最大的一次公開 Token 融資項目,Tezos 在 2017 年秋季通過了轟動一時的,首次 Token 融資發行,實現了 2.32 億美元的收入,
“ SEC 明年( 2020 年)會非常缺錢 ”,EOS、Tezos 的“花錢買平安”似乎也應證了 SEC 的執法思路——項目方的歷史融資等行為,存在法律上的監管把柄,基本上市場都有共識。
只要出手多可以一擊必中,同時一旦選擇出手,也必是可以重罰的知名(有錢)項目,所以“創始人賣 Token 成首富”的 Ripple,似乎被盯上的邏輯也就說得通了。
從這個角度講,目前市場上同時滿足“有問題+有錢”的項目,似乎也并不太多,誰會成為 SEC 的下一個狩獵對象?
也就在最近,SEC 向加密對沖基金 Virgil Capital 下達資產凍結令,指控基金創始人 Qin 誤導投資者,將他們的錢投資于一種加密交易算法,該算法從交易平臺之間的價格差異中獲利,該交易算法用于 RenVM “ 暗節點 ”網路碎片化處理跨鏈交易訂單。
SEC 大棒揮舞之下,2021 年注定還會有更多的項目方被盯上,也注定會有不少“周瑜打黃蓋”的戲碼重復上演。
03 “監管”區塊鏈
不過,對和監管打交道搞“拉鋸戰”而言,Tether 無疑是經驗豐富且“戰績尚佳”的“老前輩”了。
作為“加密世界最大的一只灰犀牛之一”,2017 年 Tether 就收到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傳票,但其并沒有停止發行新的 USDT 。
后續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NYAG)拿出實際的調查結果,稱 Bitfinex 利用 Tether 為自己提供貸款,以掩蓋其 8.5 億美元的財務漏洞,但 USDT 依舊是“增發、增發、增發”。
即便遭遇了 2018 年 10 月 15 日,那次“空倉也被割”的信任危機,USDT 也依然憑借“大而不能倒”的姿態活了下來,甚至 2020 年瘋狂增發,進一步與市場深度綁定,
12 月 30 日,加密數據網站 CryptoQuant CEO 就表示,如果 SEC 的下一個目標是 Tether,那么將給本輪牛市帶來嚴重打擊。
目前市場嚴重依賴 USDT,在這種背景下,最近大火的算法穩定幣似乎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類似 USDT 這類抵押錨定模式的穩定幣,終歸還是依賴中心化的發行方(即便第二代穩定幣 DAI 也不得不一定程度地犧牲去中心化,在抵押資產中引入中心化資產以保證穩定性),
這就注定了其在監管面前的脆弱性,對去中心化屬性的加密市場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監管”的穩定幣也慢慢成為剛需,
而算法穩定幣相比于傳統 USDT、USDC、DAI 等不同類型的幾代穩定幣,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完全拋棄了抵押錨定模式,而只是通過市場供需關系建立貨幣體系,沒有具體的中心化發行方,
也正因如此,算法穩定幣在“去監管”角度可能也代表了一種特定的市場需求——在 USDT 等目前占據的主流市場之外,長尾效應下逐步蠶食空出來的市場份額。
不過像 ESD 當下也只有不到 4 億美元市值,總體算法穩定幣的市值都很小,還只是小眾的試驗,能否真正挑戰中心化發行的穩定幣,仍未可知,
04 小結
加密數字貨幣項目作為一種附帶金融屬性的技術創新,得益于其自身無許可、高流動性等特點,從投資角度而言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行為。
但截至目前,說實話整個市場仍是一片亂象叢生的草莽狀態,對項目的甄別、投資完全是“賭大小”式的博弈——不止項目愿景自由發揮,連后續開發實現進度也都幾乎看項目方的“人品”,沒有有效的監督制約,
這也是行業跑路、騙局亂象叢生的根本原因,不過在早期其實可以理解,畢竟很多顛覆性的創新早期都是游走在灰色邊緣,
而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和區塊鏈將來要進一步體量膨脹,得到更大范圍的認可和參與,那一定程度的監管和規范也是早晚的事,“監管”區塊鏈,未來可能會成為常態。
由于行業跑路、騙局亂象叢生,“監管”區塊鏈會成為早晚的事,這個觀點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