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1天TVL突破55億美元,Big Data Protocol(BDP)究竟是什么?

3月7日,DeFi協議Big Data Protocol在海內外DeFi社區爆紅,傳聞SBF、匹馬等知名人士都在參與該項目的挖礦,目前總鎖倉量(TVL)已經超過55億美元,這個數據可以在所有DeFi協議中排在第2名,而這個項目上線僅僅1天,

為什么Big Data Protocol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如此多的資金?它的運作機制以及價值捕獲機制是怎樣的?帶著這些問題,鏈捕手記者對該項目進行了初步的研究與分析。

根據官網資料,Big Data Protocol是一個為具有商業價值的數據提供流動性市場的協議,類似于去中心化的數據交易市場,其數據主要來自該項目聯合創始人在15年創立的數據平臺Amass Insights所對接的14141家專業數據提供商,例如由ClosingBell提供的股票評級數據、由Glassnode提供的鏈上交易指標等、由Wootrade提供的幣安BTC / USDT每小時數據。

也就是說,Big Data Protocol是一個專注于數據市場的項目,其核心團隊成員曾在長期為對沖基金、家族辦公室和其他機構投資者提供投資決策所需的資料庫,不過傳統數據市場的流動性往往很差,因此Big Data Protocol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變革傳統數據市場的運作模式,通過將數據集代幣化以及流動性挖礦計劃來提升數據市場的流動性,同時通過專業的數據提供商保障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Big Data Protocol中設定有兩類代幣,分別是平臺代幣BDP與數據代幣,平臺代幣的主要應用場景是創建、購買與交易數據集,用戶通過持有一定數量的BDP可以訪問數據集并獲得數據令牌的空投,同時用戶購買數據集、數據提供者提交數據集所支付BDP中的部分會被銷毀。

據了解,BDP總發行量為8000萬枚,前2個月初始流通量為2400萬個,且全部通過其單資產質押池在上線前6天釋放,支持的質押資產包括WETH、LINK、AAVE、OCEAN、TOMOE等12個,目前的年化APY多為200%-300%,

相比大部分DeFi項目的代幣分發機制,BDP初始流通量的6天挖礦周期非常短,同時DeFi市場也已經長時間沒有出現穩定高收益的挖礦項目,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投資者在短期內投入更多資金參與挖礦,

數據代幣則是Big Data Protocol基于特定數據集發行的代幣,基于不同數據集則會發行不同的數據代幣,持有該數據代幣的用戶可以通過銷毀該代幣獲得對數據集的訪問權限。

Big Data Protocol已經基于第一組經過管理的數據集創建了名為bALPHA的代幣,總發行量為18000個,可訪問的數據集包括來自Twitter的頂級DeFi代幣情緒數據、80多家上市公司季報關鍵績效指標、Glassnode鏈上指標等六個。接下來,Big Data Protocol還計劃發行名為bBETA和bGAMMA的數據代幣,

目前,用戶可以通過Uniswap上向BDP / ETH或bALPHA / ETH提供流動資金以獲取bALPHA,且全部bALPHA都會在3個月內逐漸在前述資金池釋放完畢。

今年4月,Big Data Protocol計劃在Ocean Protocol的支持下推出BDP數據市場,第三方數據提供商可以自主在該市場發布數據集以及數據代幣,該市場發布、交易和消費數據代幣所產生的費用歸數據提供商、BDP持有者所有,并向Ocean社區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同時,BDP數據市場也會集成在Ocean Protocol,BDP數據代幣將在Ocean Protocol以及以太坊上交叉上線,

根據官網資料,Big Data Protocol接下來的路線圖還包括以下幾點:

  • 與波卡、Solana集成,遷移layer2;
  • 使用BDP和數據代幣作為抵押品發行穩定貨幣;
  • 與DeFi貸款協議集成,以使用BDP和數據令牌作為抵押品;
  • 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支持私有數據的買賣;
  • 啟動BDP Oracle市場,與需要專業數據提供商的預言機和加密項目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Big Data Protocol表示其智能合約是由TomoChain與LUAswap團隊開發和審核,這也意味這尚未經過專業的安全審計公司審核,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