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很多藥農,扶貧項目大面積種植黃精,將來會成為白芨神話嗎?

股市有漲有跌,藥市如同股市一樣,也有漲跌,也有不確定性。在中藥材種植行業,有經驗的藥農就象購股票一樣,有的追漲,會選擇種植一些上漲的品種,有的藥農跟跌,會選擇價格回落,大家都退出種植的品種再種植。這種追漲跟跌的種植方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言歸正傳,近兩年藥農大面積種植黃精,會不會同白芨一樣,會不會價格滑落,跌下神壇?現就這個問題,分析如下。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黃精與白芨的產能,以及市場的需求

①先來看看目前黃精的產能與市場需求:黃精種植是在野生資源逐漸枯竭,市場需求量增大,產能無法滿足市場時才興起種植的。由于黃精對生長環境有較高的要求,適應的是丘陵山區日照時間短,空氣濕度的氣候環境。對地勢平坦,土質較干燥,日照時間長的平原地帶并不適應。因受種植環境所制約,所以,目前黃精的種植面積與產能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大家都知道,黃精即是藥材,也是食品。現有很多保健食品行業,都在生產黃精保健品和食品,如黃精酒,黃精茶,黃精蜜餞等等一系列產品。據康美藥業統計,去年大陸黃精年需求量約4000噸,而其中大約70%主用于食品,藥用和提取僅占30%。從這組數字可以窺出黃精的潛力,因藥用的量畢竟有限,而用于食品的量則要大的多,這點黃精與白芨是有區別的。從目前市場的應用來看,估計今后幾年黃精的需求量還會加大。而從目前的黃精產能看,還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這就是黃精價格一直堅挺的原因。

②再來分析一下白芨的產能與需求

白芨同黃精的生長特性大致相同,對生長環境也有較高的要求,比較適合山區的生長環境,目前貴州種植較多。按常理來說,適合白芨的環境并不太廣,為什么白芨的產能會過剩,價格一落千丈呢?這主要是白芨的價格原因。

白芨原來的主要用途是藥用,當時的藥用來源基本野生,九0年以前的野生白芨價格只有幾元錢一斤。但隨著工業化工的用量增加,價格是一路高歌地上漲,到2017年竟然漲到了900元/公斤。在這高價的剌激下,提升了藥農的種植熱情,雖然白芨對生長的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屬喜陰類植物,需一定的遮陰度,但利潤高產量也高,一般3年生畝產白芨約500公斤,四年生則產量更高。

有如此高的價格和產量,激發了種植大戶的熱情,連一些不是很理想的種植的地方,也種起了白芨。為了能使白芨生長,于是便增加了投入,添置了遮陰,大棚等設備,這無形中便增加了投入成本。白芨的年需求量只在2000噸左右,而后來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產量的提高,終于產能過剩,價格一瀉千里,有的藥農因投入較大,被虧得血本無歸。

隨著黃精的種植面積擴大,會不會重演白芨的神話

黃精與白芨不同,一是黃精的年需求量大,而且大都用于食品,藥用相對較小。而白芨主用于工業化工與藥用,用量比較穩定。這從年需求量就可以看出,黃精的年需求量是逐年增加,去年已達4000噸左右,而白芨的年需求量基本穩定在2000噸左右,這就是食品需求與工業化工需求的區別。

另外黃精的價格與白芨也有差別,白芨當時的高價格是值得高投入的,屬高投入高收益品種。而黃精的現價格,是不值得高投入的。我想,不會有人為種植黃精去大面積建大棚和遮陰設施的。另外,隨著人們的保健意識增強,以及對黃精的養生保健功能的認識,黃精的需求量還會增加。所以,我認為黃精現在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遠未達到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的狀態,更不會重演白芨的神話。當然,如果有大量資金涌入,像種植白芨的熱情一樣去種植黃精,那就很難說了,但這種可能性很小。

綜上所述,現在種植黃精是不會重演白芨神話的。當然,如果有大量資金涌入,像過去種植白芨一樣,高投入的去種植和擴大種植面積,那也很難說,不過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可忽略。藥市如股市,以目前黃精的行情來分析,我認為還是追漲為好。

謝謝閱讀!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黃精同紅薯價格差不多,便宜了爛在地里沒人挖,挖了還不夠人工費

  2. 不是可能性小,而是完全可能,藥就是藥,不能當菜飯吃,不管你量有多大,總沒有菜,糧食,水果大,而且黃精南北都有,都能種,而且基本成風,更在加熱炒,現在入門的可以說,在跟風了,,幾年后種植戶容易走白芨路,轉錢的搞種子的人,包括重樓

  3. 毛竹林陰面可以挖到,價格不貴。

  4. 市場行情,誰也不能肯定。

  5. 黃精大面積種的不多,分散種的多,

  6. 黃精種子多少錢一斤?

  7. 感謝您的分享[祈禱]

  8. 不足之處,請評論指正![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