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特約 | 為什么在比特幣面前,價值投資的老祖宗也沒做到價值投資?

作者 | 咕咚 早期礦工

時至今日,大陸區塊鏈圈始終沒有做到真正“出圈”,大陸的從業者世界第一的努力,血汗第一,眼淚第一,但如今墮落成準第二。沒有多少真正貫徹價值投資的投資者,整個區塊鏈圈的氣氛,始終是炒作之風盛行無法遏制。我們的大環境說實話,比印度阿三好不了幾塊錢,這個圈子沒有雪球那種價值投資者云集的場所,沒有高盛,沒有巴菲特。只有無數的花圈,只有嘴巴是比特幣身體站臺是傳銷幣的寶二爺,只有莫名其妙自稱多年前就賣沒了比特幣的李笑來,只有一個個偶然暴發的傳奇和大量破產的杠桿者。當然,從2020年開始,我們有了馬斯克,有了蔡文勝,后面排隊的還有黑石高盛蘋果……但他們幾乎都是外國人,外國資本,大陸人踏空了,踏空了,跟著美國人的DeFi后面,心情煩亂的過著日子。面對如此大的變革,“5000年未有之變局”,為什么大陸人顯得有點落后?有點失落?

我們大陸人干區塊鏈最早,但現在收獲最少,這是什么鳥事。這里面有多重原因,我個人總結了2年,漫長而痛苦的思考,我總結的原因主要有:

1. ZC因素,

2. 巴菲特因素。

3. 人性的弱點(執行力)。

4. 傳銷勢力介入造成的打擊,

5. 技術因素,

所有因素加起來,疊加效應形成資訊差,最終導致行為規范失衡,無論幣圈、礦圈、鏟子圈、交易所圈、機構圈(假如大陸也有的話)云山霧罩,煙霧繚繞,

下面我在每個點展開說明,可能不夠嚴謹。

1.ZC因素

ZC因素我們不多談,最近4年,ZC反復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之是丈二合摸不著頭腦(光一個礦場那么簡單的事,折騰來折騰去4年沒個明亮一點的說法),4年來,產業ZC大的變化超過10次,小的變化超過一萬次(呵呵),舉例說,有一段時間,“無幣區塊鏈”說法盛行,最后不了了之,但誤導甚重,記得在這個論點最濃的時候,我最尊敬的一個大礦工楊某某對我苦笑著,堅定而肯定的說(我至今記得他說話時的場景和樣子):這個理論要是成立的話,所有的礦工都會失業,整個產業鏈都邏輯不成立,它的荒唐之處在于,完全無視和侮辱了礦工的工作和尊嚴,提出整個理論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工作量證明”,完全忽視了勞動者的價值,

在這個邏輯下,我們看到大體上的這些年的方向上,對“礦場”這件事,全球的態度都是反復多變,有個著名的論點是,挖礦耗電一年“浪費”等于阿根廷一年的用電量,等等,這個帳算的是沒錯,但它完全沒有考慮到,有多少電本來是浪費掉了,但卻被比特幣挖礦給“節約”了,沒有挖礦行業,多少廢電永遠是廢電!類似這種“巴西用電量”的荒唐的反科學論點,還有很多,諸如主流媒體對“比特幣創新高”的每次報道,每次報道的標題總要惡意附加一句“有**人爆倉”,想象一下,主流媒體會在報道“納斯達克創新高”的時候加一句“有130萬人爆倉”嗎?或者說在報道特斯拉創新高的時候一定說說有400億做空者的美金爆倉了?“我的兒子考上清華了,但可惜花了我100萬培養費。”或者說,“昨天那哥們看了一場美妙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可是他浪費了他們家庭資產45元人民幣,”

很多媒體在報道幣圈的時候,帶著惡意和輕蔑,刻意誤導你,耶穌說,原諒他們,他們不知道。

2.巴菲特因素

巴菲特具有典型意義,是一個歷史性標桿,是一種特別巨大的恥辱和侮辱,巴菲特是一個偉大的價值投資的符號,這是沒錯的,沒人敢不尊敬他,他成為傳統金融勢力、老派價值投資流頂流,所以他的言論(行為),對比特幣對加密貨幣的致命的誤解,進而對整個市場、產業的打擊和破壞,是核子彈級別,是極其可怕而損失巨大的,想想看有多少人是因為尊敬巴菲特、崇拜巴菲特而錯過人生發大財的良機,有多少人是因為相信馬斯克而及時上車發大財?這賬沒法算,這兩人在人類加密貨幣變革歷史上、在區塊鏈超級革命發生的過程中,天壤之別,云泥之判,

巴菲特的錯誤就在于他本人不懂技術,不尊重科學,不明白新的世界新的技術,不知道科技創新的價值,不知道沒關系,但他卻勇敢的發表言論,犯了他自己終生嚴禁自己犯的錯誤:不賺認知范圍外的錢(投球手理論)。這話反過來看,一個人再偉大,也不能說自己認知范圍外的言論,評判自己不懂的東西,公眾人物更應謹言慎行,巴菲特的“老鼠藥”言論對全球投資者造成的損失,用金錢是無法衡量的,他自己永遠也意識不到這一點。我們欣喜的看到比爾蓋茨的言論在今年徹底改口,由以前的“我想在3000美元做空”改成“我保持中立,我不賣也不買”,這種改變說明了美國人的誠實、勇于認錯的優質秉性。

我個人希望巴老能活到120歲,這樣就能看到比特幣成為全球超級貨幣的那一天,他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當然,很可能到那一天,他還是會微笑著對你說:比特幣是老鼠藥,送給我我也不要。香港有個哥們可能不服氣,要說這話可是他的專利,這個人叫狼咸平——他終身從沒認錯,

3.人性的弱點(執行力)

這個方面我想講幾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2017年中,比特幣7000元到一萬元左右波動。狗狗幣在2分錢到3厘之間波動。這個故事的有趣的地方就是這里。我在2017年3月前后正式參與炒幣,挖礦,并在朋友圈大力“奶”比特幣。北京一好哥們,頂級小說家,制片人,在股市投資頗有建樹,是非典型價值投資者,最開始是靠炒作ST起家,

他因我之故,對區塊鏈感了興趣,但他嚴重警告我:比特幣已經高估,你咕咚就喜歡在高位吹捧,高位追漲,這個不好,請給我推薦一個低價的、沒人關注的,小市值的。要求是:有國際化特征、知名度高、技術上過關。

我給他一萬個理由,我說,老大,比特幣將來能漲到10萬人民幣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一定是投資頂部項目,有先發優勢,

10萬?他大笑:你個小混蛋,滾蛋,給我滾蛋。請給我推薦一個便宜的。

我無奈,只有按照他的要求,找來找去,還真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但卻是讓我自己都苦笑的(當時的確如此):狗狗幣,

結果他大喜過望,制定了計劃:每天定投100元,花幾個月時間完成5萬元的建倉,制定遠期規劃長期投資規劃是持有5年,到2022年的時候,當狗狗幣如果漲到一美元一個的時候,這筆投資就會有5000-8000萬收益。

在當時,這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計劃,我是完全不信,這個地球上除了瘋子和神經病,沒人信,當時比特幣的前景都不明朗,何況是玩笑起家的狗狗幣。但我深深的知道他說的有道理(只是我覺得沒人能做到那種耐心)。5年?人人都說,幣圈一天,人間萬年,很多幣一天能漲10倍,干嘛要去做5年計劃?或者說知道價值投資的理論(巴菲特在1997年就被大陸人熟知),但執行力不夠,

僅僅四年時間,無數的人——有個女性網友的話我印象最深刻:咕咚,我曾經有1000個比特幣,這話我終身難忘,當時我啞口無言,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才對。但仔細想,幣圈誰沒有那種類似的故事?她悲傷、懊悔和無奈的語氣,在全球大量的投機者嘴巴中都出現過,典型語境是:曾經,曾經。曾經,沒有ing。

這個我尊敬的小說家整個計劃天衣無縫,5萬元即使全部損失歸零,還不到他的總資產的千分之一(所以我當時也很失望他做的其實是一個思維維度非常高而資產配置極其低端的計劃),所以他能守住,能成功建倉。在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建倉后,他才買了3000元人民幣的狗狗幣,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全球都知道的大事。

2017年9月4日,這個誰都知道的大事發生后,他打電話給我,對我說,咕咚,趕緊搞,天賜良機,“別人恐慌時我勇敢”,他在9月4日前后快速滿倉,大約持有500萬到800萬個狗狗幣,成本應該是3-7厘之間。

我當時完全被恐慌占據,沒有聽他,記得在9月4日當天處理掉了全部比特幣。成本1000美元的比特幣啊。我的神,

時間過得飛快,今年馬斯克“接盤喊單”狗狗幣的當天,我驚人的發現:這個小說家是天才,

但是,這個故事有個不幸的結局是:早在2年前,他賺了60多萬的時候(漲了10倍),這個時候犯了致命的違反價值投資原則的錯:全部換成了他覺得更有前途的柚子,成本是32元,至今沒有解套,而狗狗幣的價格,在他的初始投資計算下,目前至少價值300到700萬之間,

更重要的是,我判斷,在真正的5年計劃,也就是2022年9月4日之前,狗狗幣完全有神話到一美元一個的希望,我說的是可能性。也就是說,這筆投資如果“執行力”是到位的話,比如說,如果全盤操盤的人是機器人,是智能合約,是“自動駕駛”,是鐵的紀律的話,那么,這筆低到可以說是玩笑的投資,會有極大可能性獲利3000萬或者5000萬,假如狗狗幣漲到10美元一個,就是一個悲慘到“我錯過了5億”這樣的故事,真到那一天,真有那一天的話,這將是一個極其悲慘的故事。遠遠比《挪威的森林》更催人淚下,

這個故事有極其典型的特征,全球每個炒幣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在幣圈這種故事多不勝舉,只是,發生在一個價值投資者的身上,就有很大的典型性教育意義了,李笑來前些日子不知道說的是真是假,他發表公開聲明說自己的比特幣在3000美元的時候早就賣光了,讓廣大網友極其失望——又一個價值投資者在比特幣面前失敗了,

因此有人提出一個更偉大的觀點是:比特幣將重新定義傳統的估值方法。關于這一點,我重點推薦大家仔細看一篇美國人寫的文章《后通脹時代如何估值公司?》,網上可以搜索到。

舉例而言,傳統的價值投資方法無法對流量進行估值,但我們已經深入骨髓的認識到(不管你是否接受),流量的價值是可以量化計算的,

傳統的價值投資無法接受流量的估值,那么,顯然也就無法對加密貨幣對網站對各種各樣離奇古怪的互聯網思維下的創新商業模式進行估值,在新事物面前,只能素手無策。對此,“日本巴菲特”系山英太郎說得好:永遠不要被時代淘汰,

人性的弱點(執行力)在比特幣面前是不堪一擊的,所以很多機構和個人迷戀策略、迷戀量化交易,把情緒短板交給機器人加以消滅,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世界上也永遠不會有一個機器人會在下一次人類出現類似于比特幣這樣的發明出現的時候,從頭吃到尾,從創世區塊開始介入,直到今天,乃至10年以后,會嗎?會有這種機器人被人類發明出來,并且在下次再生出一個中本聰的時候,這個機器人站出行動?

4.傳銷勢力介入(幣圈)造成的打擊

這個部分對幣圈的投機者、投資者造成的打擊,至今余毒未消。傳銷勢力在發現了區塊鏈之后欣喜若狂,2018年頂峰時期,大陸至少有8000個以上的“盤子”,出現了一個叫“盤圈”的衍生產業鏈,觸角遠遠伸到包括主流交易所的床頭,這是比特幣在大陸乃至全球衍生出來的惡性腫瘤,它跟比特幣和中本聰完全沒關系,但導致的結果是連巴菲特都會認為比特幣是老鼠藥,是傳銷。胡亂置換一下也許不一定形象的比喻:,如果風清揚不懂技術(劍術),任盈盈不懂愛情,完全可以對令狐沖的評估是強奸犯、流氓、酒鬼,因為他總是跟田伯光一起喝酒,這叫資訊斷層。

回頭看,愛西歐時代,大量的項目是傳銷行為,IEO時代,大量的項目是盤圈介入,模式幣時代,所有的模式幣都是傳銷。我們現在認識到這一點,幾乎幣圈絕大部分人都直接、間接是受害者,在外部名聲上,更是如此——他們深刻(對有些人是永久性)轉移了你對比特幣的正確聚焦。深刻污染了大陸范圍內的區塊鏈從業者,潑了一噸臭水,其中的影響,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消除,但所有區塊鏈同仁,都應努力,去消除,這樣我們才能重新彎道超車,重新奪回全球區塊鏈產業第一把交椅,沒錯,我個人覺得,因為傳銷勢力的介入,導致大陸區塊鏈產業在最近2年,落后于美國,本來我們是第一把交椅,但DeFi出現后,美國重新超車在前,這都是命。

我認識一個礦工,最高峰時在榆林等幾個省有5個礦場,努力多年,挖了200個比特幣在手,在他的家鄉,遠近聞名,很多人都慕名拜訪他,知道他靠挖礦發了財。

他的故事也有典型性,

2018年中,有一個開襠褲損友幾次三番的動員他參與著名的Plus Token,那時候比特幣才3000美元,正是最低迷的時候,全行業在關機臨界點掙扎。這個時候這個歷史上最龐大的傳銷盤子出世,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他開始投了10個比特幣,結果驚喜的發現一個月不到賺了好幾倍,這個時候,致命的事情來了:他的朋友(上線)又來了,一晚上吃喝玩樂,高高興興,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傳銷普拉斯,托肯全入場,他,他把200個比特幣,全部家當都砸了進去,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普拉斯案件的最終結果是國庫多了32萬個比特幣,10幾個頭目坐牢。而他的礦場資金鏈斷裂,全部倒閉,如果比特幣再漲10倍,他的損失就是6億。這也是個悲慘的故事。

普拉斯案件給世人的啟發是深刻的,很多礦工,風起于青萍之末,慢慢起家,快速做到很大,但管理跟不上來,不規范,這也是大陸大量中小企業的通病,2018年他的規模已經是200個比特幣了(幾千臺比特幣礦機),董事長、CEO、財務一個人說了算,這是公司制度不規范的結果,所以才會發生“酒后一沖動,全部普拉斯”,這個礦工沒有反省到這一點,至今還認為,他總結的結果是:區塊鏈這行業太坑了,不能碰。現在行情這么好,但他已經沒有任何熱情再東山再起,重新挖礦,無論同行怎么鼓勵他讓他振作,都沒有用。他現在轉行做京東站點承包,一代大礦工,退隱江湖,成了傳統行業的打工者。

我肉眼認識的礦工不多(網上認識的不算),所有的都死了,4年來,只有一個活下來,

他應該是湖北省最大的礦工,他怎么活下來的呢?他精通技術,從小混網咖出身,在幾乎全球都關機的那幾個月,他沒有關機,還能做到單機保持營收保本,開支正常,只是日子苦哈哈,2018年最慘的時候,身家也沒多少了,現在大牛市來臨,身家重新暴漲幾十倍,再度逼近億萬富翁行列,這些奇跡沒有僥幸,他做到了礦業的價值投資行為:聚焦、專注,他幾乎從不炒幣,到今天為止,持有的幣還是占資產的小部分,全是主流幣,大部分的資產是礦機,

“很多項目我用鼻子一聞就能知道它是個什么貨色。”他說。時間是2018年初,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幾乎都是在一天時間的研究下,就能準確判斷出如下這些項目是傳銷,比如Plus Token、貝爾鏈、各種模式幣錢包、FT、相當一部分的IEO、前迅雷三劍客陳運某做的游娛寶盒……全盛時期的盤圈,估計有多達8000個以上的殺豬盤在大陸的上空徘徊,多少人的血淚,

區塊鏈產業有準金融特性,所以傳統傳銷行業從業人員發現這塊寶地后如獲至寶,全力投入。而懂得技術的人才能很好的避免這些坑,技術改變的不止是世界,還有頭腦,金融特征明顯的區塊鏈產業,很容易行動電話一滑就墮落進投機的深淵,短線炒作在幣圈是放大的,自由程度遠遠超過股市,所以一般人很難避免受到投機的誘惑。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真正深刻的理解和精通區塊鏈技術,懂互聯網,才能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傳銷勢力大舉入侵幣圈的時代,做出清醒的精準的判斷。才能在未來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認清現實,因為傳銷的本質永遠不變,而包裝的形式,永遠“創新”,這也是巴菲特也被騙倒了的原因——巴菲特從投機者炒作的方向上研究觀察比特幣,得到的結論顯然就是傳銷的結論,這就跟盲人摸象是一樣的,巴菲特摸到的比特幣不是比特幣,是比特幣衍生出來的亂象的一部分。

5.技術因素

有人說比特幣(我們有時候把比特幣這三個字當做區塊鏈的代稱)是30%的科技,30%的金融,40%的宗教,這是非常有道理的,這是一個美國人提出的觀點。深刻說明了比特幣的復雜性。三者缺一不可,缺損一個,你我就賺不到比特幣的錢,某一個點沒有深刻進入你的骨髓,你就會在某個時間點出錯。礦工是這樣,投資者是這樣,投機者也是這樣。

就科技這塊,我個人早早就放棄了對比特幣區塊鏈的技術性方面的研究,因為比特幣技術太復雜,過于深奧,文科思維重的話,學起來非常痛苦,但我知道沒有技術認知,在區塊鏈會永遠迷失,我逐步總結到,普通人應該是能有辦法理解區塊鏈理解比特幣,要學會去相信、認識和跟隨那些真正懂技術的人。這就跟我們知道馬斯克上火星不是科幻小說的原理是一樣的(相信馬斯克的特斯拉和比特幣包括狗狗幣的人都發了財,相信巴菲特的局限性偏激錯誤比特幣言論的人都拍斷了人生大腿),

有時候我們會相信馬斯克,有時候我們又覺得巴菲特是對的,全球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在比特幣12年來每次暴跌50%以上的時候都會拋出“歸零論”,而在創新高的時候又大肆報道搜索指數的上升和爆倉人員的凄慘(這說明資訊來源非常高端多元的媒體人在高科技面前也會犯迷糊),總之,我們在暴漲的時候喜歡馬斯克,在暴跌的時候想親吻巴菲特。最終我們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認不清整個區塊鏈產業各種生態之間的關系,從而影響自己和他人的投資決策。

讓我再重復一遍,大約在2017年前后,大陸的區塊鏈產業,應該是世界第一,現在,是世界第二,原因何在?我以上講的5個總結反思里,科技的這一塊應該是核心,

我們知道,純粹的科技吃不飽飯,比特幣不可能誕生在任何一個國家級實驗室里,因為他具有革命和顛覆的特征,這種科技自帶金融屬性,是為了讓從業者吃飯,是為了讓參與者有錢花,有錢投資,從而促進生態發展,鏈上有幣,幣上有鏈,生生不息。每個國家都喜歡它的科技屬性,知道它很迷人,而當金融屬性快速裂變侵犯到傳統既得利益的時候,矛盾爆發,行業形成強周期,大起大落,外加傳銷人員的加油添醋,這個時候產生了“宗教”,當然,宗教是個調侃性比喻,中本聰是教父,教父一直失蹤,王興2013年買了比特幣,至今不賣,他算是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他手里的比特幣浮利比例肯定超過美團,前陣子他信誓旦旦:中本聰已經是理論上的世界首富,

不,中本聰太偉大了,他沒用過一分比特幣的錢,高風亮節,他避嫌,他用生命踐行去中心化,我們的有生之年,區塊鏈從業者的最大愿望是能知道中本聰是誰,誰都希望他長命百歲,有朝一日出來成為馬斯克那種KOL,向世界重新傳一遍比特幣的原始教義,正本清源,把宗教體系這一塊,發揚光大,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