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炒幣

從去年到今年,DeFi可謂是火出了天際,

身處這樣的浪潮之中,你是否好奇過,看上去似乎人人都在談論DeFi,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參與其中呢?

下面兩組數據或許可以給出答案:

  • 谷歌擴展數據顯示,3月22日,MetaMask(小狐貍錢包)下載量突破200萬
  • Dune Analytics的統計,3月21日,DeFi的獨立地址數已經突破167萬個

考慮到每個用戶通常擁有多個地址,所以鑒叔估計DeFi的真實用戶量可能僅有10-30萬左右。

那么這又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炒幣?

用數據說話

▌美國:Coinbase 認證用戶5600萬

作為第一個登陸“傳統“資本市場的交易所,今年Coinbase上市被認為是幣圈的一大里程碑事件。

根據Coinbase上市前向SEC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Coinbase認證用戶總數達4300萬,較2019年底增長34.4%,

然而Coinbase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截止3月31日,認證用戶已經達到5600萬,也就是3個月增長了30%

Coinbase是美國最大的交易所,所以其大部分的認證用戶都來自美國。

因此可以計算出,現在美國總人口的17%都參與了加密貨幣投資,

▌英國:總人口5%持有加密資產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估算,截止2019年底,3.86%的英國人口持有加密資產。

考慮到英美兩國的相似性,假設它們的增速相同,那么截止2020年底,英國的持幣人口預計已經超過5% ,也就是大概340萬左右,

▌韓國:夸張的泡菜溢價

最近,大家應該都頻繁聽到了一個詞——“泡菜溢價”,

比如4月5日, 韓國 Bithumb 交易所上面的比特幣價格就超過了6.6萬美金,這比同時間段Coinbase的價格要高出整整 15%。

泡菜溢價指的就是加密貨幣在韓國交易所與其它交易所之間的價差。

上一輪牛市,溢價最高的時候甚至有50%。

如此夸張的溢價,正說明了韓國人對加密貨幣的瘋狂,

根據韓國互聯網市場調查機構Koreanclick的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1月,韓國使用數字貨幣服務的用戶總量達到509萬,是同期股民總量的2/3

也就是說,當時韓國的炒幣人口就達到了其總人口的9.8% 。(值得注意的是,這比例可是三年前的數據)

用“創新擴散曲線”看幣圈發展

以上介紹了各國的炒幣情況,那么通過“持幣者占比”這個數據,你覺得幣圈現在發展到了什么階段呢?還處于早期嗎?

下面這張圖被稱為“創新擴散曲線”,或者叫做“技術采用的生命周期”

最早是由羅杰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當時別說智能行動電話了,連民用的互聯網都沒有普及。但是后來很多互聯網產品的發展、以及思想、概念、技術的傳播卻都符合這個理論。

創新擴散曲線解釋了新事物從出現到傳播,在人群屬性上,會按照創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落后者的順序依次滲透,

而根據數據分析,前面三個國家持幣人口占比早已超過2.5%,都已邁過了創新者階段,

其中,英國已經進入“早期采用者”階段;而美國和韓國甚至已經處于“早期大眾”階段

鑒叔認為監管的開放是用戶增長的關鍵,畢竟法律法規上有相應的支持,大眾才能能更容易地了解、購買加密貨幣,

比如美國用戶可以在合規交易所 Coinbase、Gemini,也可以在券商Robinhood、Webull甚至Paypal等多個平臺購買加密貨幣,

又比如在韓國,Bithumb、Upbit、Coinone等交易所都有官方的銀行合作伙伴,因為韓國監管機構為了確保KYC和“反洗錢”,明確要求銀行向交易所提供公平的服務,

所以這些國家的持幣人口占比處于一個領先的地位,

但是當跳出某個具體的國家,從全球視野來看,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現在全世界總人口78億,全球互聯網總人口是50.53億,假設目前全球總持幣人數是1個億(應該還未到),那么加密貨幣在互聯網用戶中的滲透率為1.9%,在全球人口的滲透率為1.2% 。

加密世界看起來風起云涌,但真正隨之涌動的,依然是少數人。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們仍處于創新者階段。

拐點何時來臨?

創新擴散的關鍵,其實是來自于“早期采用者”向“早期大眾”的跨越,

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眾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如果能跨越鴻溝,即意味著能夠迅速從“早期市場”邁向“主流市場”。

所以16%(創新者2.5%+早期采用者13.5%)是一個重要的拐點,那么對于全球來說,加密貨幣的這個拐點何時來臨呢?

世界是一個復雜的體系,要預測新事物演化的速度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對比,來獲取一些粗糙的答案。

如果我們把創新擴散曲線的接受人數累加起來,就會得到一條“S曲線”。

在整個20世紀,被大眾普遍接受的技術或者說產品都呈現出某種形態的S曲線。即都是經歷緩慢增長——高速起飛——增速放緩的過程。

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S曲線變得越來越緊湊,比如你看,早期的電話和電力高速起飛階段長達四五十年;而90年代的行動電話和互聯網高速爆發只有十幾二十年。

那與加密貨幣發展最為類似的,就是互聯網了。

現在全世界大約有50.53億互聯網用戶,占全球總人口的64%

2010年,全世界30%的互聯網用戶;2005年,全世界16%的互聯網用戶。

再往前追溯,你會發現在1995年,全世界只有不到4千萬的互聯網用戶,連1%都不到,

從不到1%,到突破16%,互聯網花了10年左右的時間。

前面已經提到:假設目前全球總持幣人數是1個億,那么加密貨幣在互聯網用戶中的滲透率為1.9%。

如果我們希望10年內可以達到16%,那意味著年平均增長為24%。而目前來看,這并不是一個難以實現的數字,

鑒叔總結

所有顛覆式的創新在早期看來都非常不靠譜,加密貨幣也如此。

但是當年的遙想,正在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比特幣的受眾已經從極客走向普通大眾,走向機構,未來早晚還會吸引主權國家進行配置,

鑒叔雖然無法確定加密貨幣的拐點何時能出現,但是對于能否跨越拐點卻保持著高度樂觀。

創新擴散曲線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那就是短期的牛熊周期固然要把握;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應該盡早入局,保持不掉隊,然后等待拐點的出現和趨勢的爆發,

如此,才能夠享受行業成長的泡沫,以及很長很長的紅利。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