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星投研梅寧航
Web 2.0下平臺壟斷無解
平臺壟斷現在人人喊打,阿里出了182億,騰訊已經躲在桌下瑟瑟發抖,但重拳出擊之下真能制得住這種趨勢嗎,至少美國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此路不通,
1890年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出臺,開刀向當時的全美石油寡頭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開刀,在1908年老羅斯福總統的強力推動下,一分為34家石油公司,經過百年發展,現在全球是殼牌、英國石油、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的四大巨頭并立的局面。
如果說拆分標準石油還有情可原,那拆分貝爾公司就真的是功過難論了,1982年AT&T被一分為七,人稱貝爾七兄弟,還直接導致貝爾實驗室——這個貢獻了9枚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科學圣地自此一蹶不振。
也在此之后,美國人吸取了教訓,對大型科技巨頭采取“罰款為主”的反壟斷規制格局,微軟、谷歌都遭受過反壟斷調查,但事實是,1982年后美國再無拆分過大型科技巨頭的切實舉動。
為什么拆分甚至會造成科技競爭力下降的問題,這就要提到平臺經濟和平臺壟斷這個概念:
- 平臺:是指通過網路資訊技術,使相互依賴的多邊主體在特定載體提供的規則和撮合下交互,以此共同創造價值的商業組織形態。
- 平臺經濟:平臺經濟,是指由互聯網平臺協調組織資源配置的一種經濟形態,
- 市場支配地位認定條件:
- (一)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
- (二)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
- (三)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
其中,平臺壟斷是一種最終認定結果,而推斷其是否進行平臺壟斷要看是否符合平臺經濟定義的經營方式,以及是否利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相關經濟活動,市場總局對于阿里的壟斷行為的認定是“二選一”,具體依據參考此篇文章。
縱觀中美科技發展史,在互聯網這一波浪潮中,平臺經濟是不可避免的,而平臺經濟走向壟斷已經不是孤立不證的美國特色了,有必要按照對待客觀經濟規律的態度對其進行解析,
- 平臺壟斷危害表現在于侵犯隱私和割裂生態,甚至會雙向剝削價值,最典型的就是滴滴對司機和乘客的雙向榨取利潤。
- 而經濟原因在于現有的互聯網企業高度依賴廣告模式,在一個互聯網企業的擴張階段通常采取免費模式,這促使平臺擴張而無法獲取穩定的現金流,每個互聯網企業都只有到達未來才能支撐現在的投資,隨后只能繼續擴張現有規模,最終就是惡性循環,每個賽道達到壟斷格局后開始拼命塞廣告,
- 唯一走出這種路徑的是工具類應用,比如Amazon的AWS,但是工具類應用最終也是贏家通吃,不足以改變整個互聯網依靠廣告的格局,
Web 3.0雛形顯現
這是因為在2.0之下,基礎協議和應用之間價值分成的天然不平衡,最上層的應用拿走了大部分利潤,而支撐起整個互聯網運作的基礎協議無力對抗,
圖源:華為官網
無論是TCP/IP協議,還是HTTP協議,都是我們溝通、交流的日常使用工具,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為之付費,甚至于Google Chrome、Edge瀏覽器工具也是免費開放給所有用戶,免費的同時就是最貴的,最后就是把我們資訊作價賣給廣告商,而為了更高效的占領市場,個人淺層資訊不足用,最后侵犯隱私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現在我們定位到了Web 2.0下的問題,分別是:
- 基礎協議不產生價值
- 應用層被大公司平臺壟斷,個人完全沒有平等議價能力
如果Web 3.0要解決平臺壟斷的問題,那么要做到基礎協議產生價值和以用戶為中心這兩點,更細化一點,我們對Web 3.0的期許:在確保應用體驗順暢的同時,把隱私數據、經濟價值的控制權還給用戶,在這方面,絲綢之路創始人Ross Ulbricht身在大牢,心系天下,勾勒了藍圖,提出了一種去中心化社交協議( DSP)的設想,總體上由三部分要點構成,
- 用戶是DSP社交的中心
- 用戶掌控自己的數據和隱私,并將會產生經濟價值
- 用戶利用可組合性和協議、應用進行交互
去中心社交可以做,其他的也可以,Mirror搞寫作,Audius搞音樂,但目前做的還遠遠不夠,
因為這些應用目前還是要和現在的Web 2.0產生聯系,比如你連接到Mirror還是要經過IP協議,另一方面,這些Web 3.0應用之間的組合性遠未被徹底激活,比如Audius是建立在Solona公鏈上,與其他公鏈上如何進行進行交互還是個問題,
但至少我們可以暢想下Web 3.0時代:
- 存儲:IPFS/Filecoin、Arweave、Storj、Crust Network
- 大數據:BDP
- 云基礎設施:Ankr Network
- 網關:Deeper Network
- 域名:ENS、Handshake、Unstoppable Domains
- 流媒體:Livepeer、Theta
- 預測市場樞紐和生態系統:Zeitgeist
- 中間件:Pocket Network
- 去中心化身份識別(DID):ION
- 內容創作平臺:Mirror
- 去中心化流媒體平臺:Audius
- 去中心化API服務:API3
目前看來,在具體應用上基本做到了全場景替代,甚至其中吸引了微軟這樣的重量級玩家,他們開發了ION,但缺的是組合和真正堪用的產品,換句話說,我們缺Web 3.0的加密貓。
設想一下,Web 3.0世界中所有的流程都是去中心化的,用戶可以直接跟多種協議交互,帶著數據價值去沖浪,并在期間產生經濟價值,大體上,Web 1.0~3.0會遵循以下規律進行演化:
- 技術區別:HTML——AJAX——AI/AR/VR,代表應用:瀏覽器——社交媒體——語義網;
- 內容獲取:個人獲取——平臺分發——去中心化傳播,尤其是UGC內容創作歸屬權問題會得到解決,Web 2.0時代UGC內容是為平臺打工,3.0時代內容是在用戶-用戶間傳播。
- 經濟價值:Web 1.0撥號上網,對用戶技能和經濟門檻的要求極高,Web 2.0時代通過廣告模式引入了免費模式,Web 3.0時代有望重回付費模式,但是去中心化的經濟價值的分配不存在平臺截取的問題。
我們今后會繼續跟進Web 3.0的話題,目前還處于極早期的拓荒時代,至少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本文主要探討Web 3.0應用組合起來足夠實現對Web 2.0時代的全場景替代,但是用戶做好了為之付費的思想準備嗎,以及用戶具備和多種協議、應用進行交互的能力嗎?
火星投研關注區塊鏈投融資機會,關注加密經濟的投資邏輯以及投后價值創建,但我們不推薦項目,因此本文所有對項目的描述不建議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火星投研已發起財富密碼群,實時交流加密世界的投研資訊,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添加微信daqihezip,暗號“火星投研財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