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 DAO:資金規模半年增長逾 5 倍,但參與者動機仍不足

原文標題:《數據透視 DAO:資金半年增長 523%,風投類 DAO 增速顯著》

作者:Carol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顧名思義,是指通過代碼執行的自動化程式來實現與現實世界中的公司或組織一樣的功能。DAO 無需分層級管理,人人皆可參與,其最終愿景是提供一種取代傳統經濟和社會協調機制的方式。

去年底,隨著 DeFi 的火爆,與 DeFi 治理有關的 DAO 也開始備受市場關注。在這些治理型 DAO 中,持有相關項目代幣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項目資金支出、機制改革等決策。不過,如果僅僅把 DAO 理解為上層治理協議,那就錯了。

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少應用型的 DAO,這些 DAO 大多是去中心化的投資基金,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基金的托管和退出等管理目標,也有部分 DAO 開始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比如提供類似于中心化交易所推出的 DeFi 挖礦服務,

流動性挖礦(Farming)已經展示了 DeFi 在協調和分配全球資本方面的潛力,DAO 或將深化這一點。PAData 時隔半年再次回顧 DAO 的資金、提案和用戶數據后發現(點擊 《100 個投票人能實現去中心化治理嗎?從數據看 DAO 的困境》 閱讀此前分析):

1)最近半年,DAO 內資金規模增長了 523.63%,參與地址增長了 533.53%,提案總數增長了 55.97%,投票地址增長了 96.00%,但 DAO 的實際治理活躍度沒有同步增長,投票參與率下降了 26.35%,

2)從微觀層面來看,最近半年內新上線的 DAO 資金規模增長快、平均提案數多、投票率高,這展示了新興 DAO 的快速發展,

3)治理型 DAO 面臨兩極困境,即一方面,當投票者人數和提案數很少時,不能實現有效治理,當前除了復合治理型的 DXdao 有較多提案和投票地址以外,其他 DAO 的提案數和投票地址都不多;另一方面,當所有人都參與治理時,用戶的資金多少與決策權重直接掛鉤。

4)應用型 DAO 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規模效應與安全風險的互相制約,以及政策法規的合規性這兩方面,當前除了 PieDAO 以外的資管規模和參與人數較多以外,其他 DAO 的資管規模和參與人數都較少,且分化明顯,

5)就治理型 DAO 的投票機制而言,當前已經出現了信念投票、二次投票和信譽系統等多種創新模式,但是新的解決方案都沒有在提供和增加個人動機方面做出努力,

DAO 內資金規模超 10 億美元,新興 DAO 發展迅速

截至 5 月 6 日,Deep DAO 共收錄了 108 個 DAO 的數據,較去年 11 月 4 日新增收錄了 23 個。各項數據顯示,最近半年 DAO 的發展十分迅速,

首先,從資金規模來看,當前所有 DAO 內的資金規模已經達到了 10.06 億美元,最近半年增長了 523.63%,擴張明顯。其次,從基本運行情況來看,當前參與 DAO 活動的地址數(持有 DAO 代幣的地址數)約為 6.58 萬人,最近半年增長了 533.53%,提案數累計達到 7819 個,最近半年增長了 55.97%,另外,從用戶活躍度來看,當前所有 DAO 的投票地址總數約為 1911 個,最近半年增長了 96.00%,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每個 DAO 的投票率卻下降了 26.35%。這意味著,參與地址的增速超過了投票地址的增速,DAO 的整體活躍度被拉低了,更多資金和用戶涌入的目的或不在于治理,

從更微觀的層面來看,最近半年 DAO 內資金規模增長超 5500 萬美元的有 5 個,這 5 個 DAO 的資金增長量占 DAO 總增長量的 36% 左右,是既有 DAO 中的主要增量來源,其中,復合型治理協議 DXdao 內的資金增長了 6352.80 萬美元,增量最大,

另外,在最近半年內新上線的 DAO 中,API3 DAO 的資金規模已經達到了約 2.37 億美元,是當前統計范圍內,資金規模最大的 DAO,另外,BarnBridge Governance 內的資金規模也超過了 1 億美元。但其他新上線的 DAO 的資金則都不足 5000 萬美元,規模較小。

從提案數來看,最近半年累計提案數增長最快的 10 個 DAO 都增長了 30 個提案以上,其中,累計提案總數增長超過 100 個的只有 3 個 DAO,另外,累計提案總數增長超過 50 個的 DAO 還有 5 個。提案數增長最多的是 PieDAO 和 BerezkafLezDAO,分別增長了 329 個和 299 個,相當于日均增長 1.6 個以上。

數據說明:

提案數中既包括治理型 DAO 的治理提案,也包括應用型 DAO 的交互提案,后者將用戶每次存取視為一次提案,因此提案數多少比參與地址(持幣地址)更能準確地反應 DAO 活動的基本情況,

在最近半年新上線的 DAO 中,累計提案數最多的是 DAOhaus Second Story CCO,達到了 382 個,其次還有 6 個 DAO 的累計提案數也超過了 100 個。從平均值來看,最近半年,10 個累計提案最多的新 DAO,平均提案數約為 145.1 個,高于既有(上線時間超過半年) DAO 平均 120.4 個提案數,這顯示了新上線的 DAO 更高的活躍度和較快的發展速度。

最近半年,只有 10 個既有 DAO 的投票率呈現正增長態勢,其中,mStable 的投票率增長最多,增長了 10 個百分點以上,其余 75 個 DAO 的投票率均為負增長,這意味著,對于大多數發展時間超過半年的 DAO 而言,真實活躍度并沒有提高,

而在新上線的 DAO 中,有 7 個 DAO 的投票率都超過了 50%,其中 Odyssy 和 0x117 達到了 100%,當然,這可能受到上線初期 DAO 規模較小,有利于動員用戶參與活動有關,但從總體上而言,新上線的 DAO 的活躍度提升更快。

治理型 DAO 面臨兩極困境,應用型 DAO 面對規模和安全考驗

當前,DAO 可以分為治理型和應用型,前者主要指 DeFi 治理協議,其中又可進一步分為復合項目治理型和單一項目治理型,前者主要指多個項目共用一個治理 DAO,如 DXdao,后者主要指專門治理一個項目的 DAO,如 BarnBridge Governance、Decentraland DAO、Aavegotchi 等,在這些 DAO 中,持有相關項目代幣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項目資金支出、機制改革等決策,

但是,治理型的 DAO 面臨兩極困境,一方面,當投票者人數和提案數很少時,不能實現有效治理,在當前資金規模最大的 16 個 DAO 中,有 9 個屬于治理型 DAO,截至 5 月 6 月,在這些 DAO 中,只有復合治理型的 DXdao 的提案數最多,達到了 463 個以外,其他單一治理型的 DAO 的提案數都遠遠小于這個數字,除了 Aragon Network Budget、Airalab、Decentraland DAO 的提案總數超過 100 個以外,其余 5 個都不足 100 個,最低的甚至只有個位數。

同樣的,總體而言,這些治理型 DAO 的投票地址都不多,而且分化嚴重。其中,除了 Aavegotchi 的投票地址達到了 600 個,DXdao 的投票地址達到 114 個以外,其余 DAO 的投票地址都沒有超過 100 個,多數甚至只有個位數。資金規模較大的治理型 DAO 尚且不夠活躍,更遑論資金規模更小的 DAO。

但是,另一方面,當所有人都參與治理時,用戶的資金多少與決策權重直接掛鉤,決策結果體現的很可能不是民主共識,而是資本共識。從本質上看,治理型 DAO 在投票參與率與決策的民主程度之間存在一定的制約,這要求治理型 DAO 在機制設計方面尋找平衡,

對于應用型 DAO 而言,主要的挑戰則來自規模效應與安全風險的互相制約,以及政策法規的合規性這兩方面,

當前應用型 DAO 主要以投資基金和流動性做市這兩種為主,DAO 內的資金越多,相當于基金的規模越大,越容易產生規模效應,但反過來,資金規模越大的 DAO 也越容易被黑客盯上,這需要應用型 DAO 做好平衡和防范,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應用型 DAO 的資金規模仍然不大,在資金規模最大的 16 個 DAO 中,有 7 個屬于應用型 DAO。其中,除了 PieDAO 內的資金超過了 1.20 億美元以外,其余 6 個 DAO 的資金規模都在 1000 萬美元至 3000 萬美元之間,而且認繳資金的地址數(參與人數)也不多,且分化嚴重。僅 PieDAO、NFTX 和 Stacker Ventures 的參與地址數超過 1000 個,最多的 PieDao 也僅不到 5000 個,其余 4 個 DAO 的參與地址數都在 150 個以下,最少的僅有 8 個,當前,資金規模較大的應用型 DAO 尚且不足以形成規模效應,資金規模較小的應用型 DAO 可能更難以形成。

另一方面,應用型 DAO 面臨的合規性問題在最近浮現了曙光。4 月 25 日,美國懷俄明州議會已批準 DAO 法案,允許 DAO 在該州正式注冊,有限責任公司也可轉型為 DAO。該法案已經過州長簽署,將于 7 月 1 日生效,如此,DAO 已經可以可以與一般商事主體享受同樣的法律地位,這對 DAO 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參與者動機仍然不足,信念投票、二次投票、信譽投票等新模型上線

DAO 發展至今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投票機制,試圖平衡治理型 DAO 面臨的兩極困境,其中信念投票、二次投票和信譽投票已經有了一些應用,

信念投票(Conviction voting)是一個通過使用衰減曲線來定義信念積累和減少的決策機制,用戶對某項提議的偏愛時間越長,這個桶里裝滿的信念就越多,信念會根據半衰期衰減曲線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偏好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如果用戶決定換一個新的桶(新的提議),信念會根據衰減函數從之前的提議中流出,流入新的提議,再根據衰減函數積累。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直到信念積累到某一限度,決策得以通過,目前,1Hive 采用了這種模式,

二次投票(Quadratic voting)是一個集體決策過程,指個人通過分配選票(在 DAO 中代幣即選票)來表達自己偏好的程度,而不僅僅表達偏好的方向,「二次」主要指用戶可以購買額外的選票來表達支持,如此,人們購買選票的行為與意見偏好強度成正比,因此,由于每額外投票的邊際成本隨投票數線性增加,所以對一個給定問題的投票總數就是投票人的偏好強度的總和。這有助于解決投票悖論和多數決定原則的問題。但是,邊際成本相對于選票數量的增長小于或大于線性增長,則可能導致利益集團主導選票和多數人「暴政」的問題。目前,Gitcoin 實際上就采用了這種模式,

信譽系統主要是指將治理代幣授予參與去中心化網路或協議的實際用戶,當網路或協議被廣泛使用時,代幣持有者可以將經濟權利和可轉讓性添加到代幣中。去年興起的 DeFi 流動性挖礦本質上就是使用了這一模式,通過賦予實際用戶經濟權利來完成治理,

不過,這些新的解決方案都沒有在提供和增加個人動機方面做出努力,社會動員領域的多項研究表明,個人動機是實現人員動員具有重要作用。各種投票機制發揮作用的一個前提是,需要有一定規模的用戶參與其中,即使是應用型 DAO,也需要通過用戶規模的擴大來實現規模擴張,因此,在未來 DAO 的發展過程中,也許除了計算機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的努力以外,社會學家也不該缺位,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