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密貨幣最慘一周中我們能得到的5大教訓

來自 | Decrypt,編譯 | PANews

對于加密貨幣行業來說,過去一周仿佛坐了一次云霄飛車,

5月13日,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出于比特幣對環境影響擔憂,特斯拉暫停比特幣付款,加密貨幣是個很棒的想法,我們相信它的前途很光明,但這不能以巨大的環境成本為代價。特斯拉不會出售BTC,一旦它的采礦方式過渡為可持續能源,我們將繼續使用它來進行交易,目前也正在考慮使用能源消耗更低的加密貨幣(<1%的比特幣能源消耗),”

5月18日,大陸互聯網金融協會、大陸銀行業協會、大陸支付清算協會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5月22日,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會議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

結果顯而易見,對政策變化異常敏感的比特幣迅速做出反應,其價格很快就出現暴跌——據Coingecko數據顯示,本文撰寫時比特幣已經將至3.5萬美元下方,單周跌幅高達25.6%,市值也縮水至6400億美元左右。

許多人不禁要問,加密貨幣市場怎么會這樣呢?首先要明確一點,比特幣不會永遠上漲,從伊隆·馬斯克的滑稽言論開始到過度的杠桿交易,一系列事件疊加在一起之后才導致了價格重挫,對于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如何從這次暴跌中得到什么經驗教訓。

1、加密貨幣仍然極不穩定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加密貨幣市場很容易看到價格突然暴漲、隨后又快速暴跌的情況。2013年,比特幣價格首次達到1000美元之后出現暴跌;2018年初,首次代幣發行泡沫破裂后加密貨幣行業進入漫長的熊市;2020年3月12日“黑色星期四”,比特幣價格又從高位跌至3,000美元。雖然本周加密貨幣市場暴跌沒有去年三月疫情大流行期間那么嚴重,但毫無疑問,40%的暴跌依然有些“難堪”。所以,我們要學到的第一個教訓就是:波動性是加密貨幣的一部分,所以要習慣它,

2、許多主流媒體對加密貨幣仍然懷有敵意

多年以來,主流媒體一直“不太喜歡”比特幣,也時常會嘲笑加密社區,上周,不少主流媒體發文抨擊比特幣,包括《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發文稱比特幣一文不值、《華爾街日報》知名財經作家Greg Ip把比特幣比作“芬太尼”、老牌政論雜志《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則發文稱伊隆·馬斯克的“背叛”會導致加密貨幣市場下挫,正是由于這些媒體的報道,讓本已緊張不堪的加密市場恐慌進一步加劇,

3、比特幣依然存在聲譽問題

從網路攻擊到勒索軟體,許多犯罪分子都喜歡使用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與此同時,越來越多人發現比特幣挖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雖然這些言論似乎被放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比特幣誕生至今已有12年時間,但它仍然存在聲譽問題,部分原因是大多數人無知和根深蒂固的“頑固”態度,部分原因是加密社區的自身問題,到目前為止,加密貨幣領域里尚未出現一個擁有好聲譽、好形象的“大使”并幫助整個行業走向成熟。

4、Coinbase讓所有人失望

在加密貨幣市場遭受重創的時候,Coinbase竟然宕機了。根雖然Coinbase 之后稱已經查到用戶在登入、查詢余額和交易時遇到問題的原因且資金是安全的,但系統崩潰肯定會影響用戶信心,更不需要為技術失敗是尋找任何借口和理由,另一方面,自登陸納斯達克之后,Coinbase的股價表現一直不佳,如果按照上周五(5月21日)收盤價224.35美元計算,目前相較于上市時股價已下跌36%。

5、加密貨幣基本面仍然穩健

過去一周的確非常艱難,然而與此前加密貨幣市場的“虛假繁榮”不同的是,如今許多加密項目正在積極構建基礎設施,諸如Dfinity和Uniswap等加密協議都取得了巨大飛躍。可以說,“加密”已經不再是一種對未來的抽象賭注,而是可以在現實中真正應用的一種創新技術,該技術是真實的,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令人興奮,

總結

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在課堂上問自己的學生:“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擁有比特幣?”結果許多人都回答說自己持有比特幣,如今,從這所美國最負盛名的大學部畢業的學生們紛紛走進更廣闊的金融世界,而這位教授加里·根斯勒則已成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

回望過去,你會發現我們其實已經走出了一條很長的道路。所以,雖然這周很慘,但不必失去信心,而是要更堅定地走下去。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