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碳足跡,應該如何參考對比才合理?

最近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是區塊鏈生態系統的碳足跡。工作量證明系統在確保交易安全、防止欺詐和串通方面非常成功,但它們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目前估計,一筆比特幣交易的碳足跡超過 350 公斤(772 磅),一筆以太坊交易的碳足跡約為 39 公斤。

與中心化交易處理系統相比,這些系統的效率要低上百倍,以太坊單筆交易同樣的碳足跡將在中心化信用卡支付網路上支付 8 萬多筆交易,如果希望用區塊鏈取代所有銀行系統和小額支付,我們就有麻煩了。即使在轉向權益證明模式后,這也是如此,這種模式效率提高了 99%。在我看來,區塊鏈不太可能取代目前大多數的銀行和信用卡交易。因此,碳足跡的比較也沒有意義,正如我之前所指出的,區塊鏈交易與大多數簡單的消費者交易(甚至許多較小的企業交易,如工資)相比,沒有任何好處,而且有很多成本,

有種情況基于區塊鏈的交易與其他交易相比具有令人信服的優勢,就是當它們被置于作為更大業務流程的一部分,要求復雜的多方交易的總碳背景中時,在這些情況下,替代方案不是高效的信用卡交易,而是讓人參與其中的成本和復雜性,以及所涉及的工作時間的碳成本。

我擁有的最好的例子是一個典型的業務采購訂單。有很多估計,但平均來說,似乎大型企業通常花費 50 到 100 美元來籌集一個購買訂單或支付一個發票,這些幾乎都與資訊技術成本無關。相反,最大的驅動因素是驗證采購訂單或發票是否符合公司的付款規則和任何現有合同所需的人力時間成本,換句話說,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勞動力。以目前專業和商業服務的平均速度,我們說的是一到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因此,真正的比較不是在以太坊交易和信用卡交易之間,而是在以太坊交易和一小時勞動之間,在美國,一個普通的員工每年需要大約 4000 公斤的碳來覆蓋辦公室空間和通勤,將這一數據計算在 2000 個工作小時內,意味著我們在加利福尼亞這里的每個工作小時可以分配約 2 公斤的碳,

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高度推測性的。碳足跡的估計是建立在 SWAGs 上的,相乘后再放大。在這些類型的預測中,錯誤和不正確的假設會被放大,從而導致與現實相去甚遠的結果。一些大問題,比如混合能源中有多少是可再生能源,都不容易回答,因為這些問題變化很大,而且很少有權威的數據來源。轉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減少這些系統的足跡,

最重要的是不可能給出一個精確的答案,但是這個小小的思考練習表明,僅僅根據系統來比較一個交易和另一個交易是沒有用的。你不能將具有共享規則和多個參與者的業務購買訂單與信用卡交易進行比較。

從人類時間或計算的角度來看,可信的數據代價高昂。我們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來減少工業世界的碳足跡,同時消除操作的復雜性和冗余的人力工作,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