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正在開始一場對貨幣的革命,區塊鏈應該是具有比特特性的流動性,而不再是貨幣特性,
區塊鏈通過token來標記價值,所有資產都能夠被極簡易的在區塊鏈上表達,資產交易所的構造和邊際成本趨于零。毛球科技技術研究部認為,這是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之一,它所帶來的是在零邊際成本場景下,流動性的爆發。
只有流動性才是區塊鏈價值的傳導機制
貨幣的流動性通俗來講是指貨幣在流通過程中不發生損失的情況下迅速變現的能力。而隨著資訊化進程加劇,要求貨幣更具有簡便、快速的交易,紙幣現在流動性的變現形式已經遠低于電子貨幣。
互聯網金融時代下,“流動性”完全可以解釋為“超越紙幣形式表現價值的資訊流”。
我們都知道,中央銀行體質離開了對價值背后的資訊流的控制就無法生存。因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質,就是控制價值資訊流,或干脆說否定“資訊流”,這也是幾年來通貨膨脹加劇的原因之一。
而電子貨幣之所以逐漸強于紙幣的流動性特征在于,紙幣價值在互聯網昌盛之前,是因為它能夠提供高于像黃金、白銀等資訊流價值。所以,電子貨幣的實質也就是直接的價值交換,形式載體是數字信號通過網路交換的資訊。這與“流動性”的特征也就完全相符合,
雖然在上個世紀無從得知區塊鏈的情況,但是基于流動性分析,還是準確把握了貨幣后世的價值特征,而現在對于區塊鏈,人們大多數談的都是它的技術方面,很少觸及到價值內容方面,
但是,如果各央行“量化寬松被區塊鏈追蹤到利益的流向,技術馬上就會“現形”為利益。
區塊鏈是分布式的一般等價物,還是分布式的具體使用價值
區塊鏈雖然形式上與貨幣相比,去中心化了,但它處理的流動性,仍然是基于一般等價物,
我們都知道區塊鏈的出現基于日益嚴重的中心化問題,從一般等價物理論來看,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是因為現存價值形式的等價物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交換需要,所以需要一種新的等價物出現,來補足現存等價物的缺點。
當然,根據大陸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姜奇平“區塊鏈與貨幣哲學”的觀點,區塊鏈現在僅僅是被設計為一般等價物的分布式系統,如果未來不再是一般等價物特征唱主角,那么未來的流動性將需要在利用、使用、服務應用中體現價值,所以毛球科技技術研究部認為,未來區塊鏈不應該只在技術上體現分布不分布,更應該體現在具體價值應用上面。
海德格爾在他的巨著《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了哲學概念:此在。這里用來形容區塊鏈再好不過,即上帝不會甘于作記帳手段,他要活在當下與此在的目的中。意思是,區塊鏈要長久的發展,那么就必須發展出一種情境化使用的功能,作為此在存在者,而不是曇花一現,
區塊鏈如果不再是一般等價物,如何看待流動性
從姜奇平流動性的觀點看,貝殼、貨幣、區塊鏈是流動性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價值邏輯下的不同載體。貨幣作為流動性,忽略掉價值的使用特征,這種使用特征從來是具體的、本地的、當下的,因而只能是分布式的,
毛球科技技術研究部認為,區塊鏈在抓住貨幣這種流動性的分布式特征時,雖然早期會把它當一般等價物的記帳薄應用,但最終必然要對其進行否定之否定,發展出一種對應服務的估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