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IMF:將加密資產作為本國貨幣?步伐邁大了!》
今年6月初,南美國家薩爾瓦多 (EI Salvador) 的國會以“絕對多數”贊成的投票結果通過《比特幣法》,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依舊沒有對加密貨幣產生興趣。IMF 的知名經濟學家 Tobias Adrian 和 Rhoda Weeks-Brown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作為本國貨幣可能導致宏觀經濟不穩定,以下為 IMF 于 7 月 26 日發布的文章譯文:
新的數字貨幣形式有潛力提供更便宜、更快的支付,增強金融包容性,提高支付提供商之間的彈性和競爭力,并促進跨境轉賬。
但實現起來并不簡單,這需要大量的投資,也需要做出艱難的政策選擇,比如澄清公共和私營部門在提供和監管數字貨幣方面的作用。
一些國家可能會受到一條捷徑的誘惑:采用加密資產作為本國貨幣,許多加密資產確實是安全的,易于獲取且交易成本低廉。然而,我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風險和成本大于潛在的好處,
加密資產是基于加密技術的、由私人發行的 Tokens (代幣),以其自身的記賬單位計價。它們的價值可能極不穩定,以比特幣為例,它在 4 月份達到了 6.5 萬美元的峰值,兩個月后跌至不到這個價格的一半,
然而,比特幣繼續存在,對一些人來說,它代表了一個以匿名的方式進行交易的機會,無論目的好壞;對于另一些人而言,它代表了一種多樣化投資組合和持有一種投機性資產的方式,可能帶來財富,但也可能帶來重大損失,
因此,加密資產從根本上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數字貨幣。比如,各國央行正在考慮發行數字貨幣,即以央行債務形式發行的數字貨幣。私營企業也在開拓新領域,使用可以通過移動行動電話進行發送的貨幣 (這在東非和大陸很受歡迎),以及穩定幣 (其價值取決于其支撐性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
加密資產作為法定貨幣?
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在很大程度上仍處于金融和支付領域的邊緣,但一些國家正在積極考慮授予加密資產法定貨幣的地位,甚至將其作為第二種 (或可能是唯一的) 本國貨幣。
如果一種加密資產被授予法定貨幣的地位,它將必須被債權人接受,用于支付包括稅收在內的貨幣義務,類似于央行發行的紙幣和硬幣 (貨幣),
一些國家甚至可能更進一步,通過立法鼓勵將加密資產作為本國貨幣使用,即作為官方貨幣單位 (承擔貨幣義務),以及日常購買的強制性支付手段。
但在通脹和匯率穩定、機構可靠的國家,加密資產不太可能流行起來。家庭和企業幾乎沒有動力為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進行定價或者將之進行儲蓄,即使它被授予法定貨幣或貨幣的地位,它們的價值太不穩定,而且與實體經濟無關,
即使在相對不太穩定的經濟體,使用美元或歐元等全球公認的儲備貨幣也可能比采用加密資產更有吸引力,
加密資產可能會成為無銀行賬戶的人進行支付的工具,而不是作為存儲價值的工具,他們會在收到后立即將之兌換成真正的貨幣,
但真正的貨幣可能并不總是唾手可得,也不容易轉移。此外,在一些國家,法律禁止或限制使用其他形式的貨幣進行支付,這可能會推動加密資產的廣泛使用。
謹慎行事
廣泛采用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最直接成本是對宏觀經濟穩定的影響,如果商品和服務同時以真正的貨幣和加密資產定價,家庭和企業將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來選擇持有哪種貨幣,而不是從事生產活動。同樣,如果稅收是預先以加密資產的形式報價,而政府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以當地貨幣計價,那政府收入將面臨兌換率風險,反之亦然,
此外,貨幣政策將失去效力。中央銀行無法設定外國貨幣的利率,通常,當一個國家采用一種外國貨幣作為自己的貨幣時,它“進口”了外國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并希望將其經濟–以及利率–與外國商業周期保持一致,但在廣泛采用加密資產的情況下,這兩種情況都不可能實現。
其結果是,大陸物價有可能變得非常不穩定,即使所有的價格都以某種加密資產 (比如比特幣) 定價,但進口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仍然會隨著市場估值的變化而大幅波動,
財政方面的穩健性也可能受到影響,由于沒有強有力的反洗錢和打擊恐怖主義融資措施,加密資產可能被用于洗錢、資助恐怖主義和逃稅。這可能對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財政平衡、與外國和代理銀行的關系構成風險,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為如何監管虛擬資產和相關服務提供商制定了標準,以限制財政穩健性風險。但該標準在各國的執行還不一致,考慮到跨境活動的可能性,這可能會帶來問題。
這還會產生進一步的法律問題,法定貨幣的地位要求某種支付手段的廣泛使用,然而,在許多國家,轉移加密資產所需的互聯網接入和技術仍然稀缺,引發了有關公平和金融包容性的問題。此外,官方貨幣單位的價值必須足夠穩定,以便將其承擔中長期的貨幣義務。而要改變一個國家的法定貨幣地位和貨幣單位,通常需要對貨幣法進行復雜而廣泛的修改,以避免創建一個脫節的法律體系,
此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能會受到加密資產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如果加密資產 (例如比特幣) 獲得法定貨幣地位,針對銀行外匯或風險資產敞口的審慎監管是否可以維持。
此外,加密資產的廣泛使用將破壞對消費者的保護。家庭和企業可能會因其價值大幅波動、欺詐或網路攻擊而損失財富。雖然加密資產的底層技術已經被證明非常穩健,但技術故障可能會發生,就比特幣而言,由于沒有合法的發行者,追索權很難實現,
最后,挖礦加密資產 (如比特幣) 需要大量電力來驅動驗證交易的計算機網路,采用這些加密資產作為本國貨幣帶來的生態影響可能是嚴重的。
找到一種平衡
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作為本國貨幣,對宏觀金融穩定、金融完整性、消費者保護和環境都存在重大風險,它們的底層技術的優勢,包括更廉價和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務的潛力,不應被忽視;而各國政府需要加強提供這些服務,并利用新的數字貨幣形式,同時保持穩定、效率、平等和環境可持續性。試圖讓加密資產成為本國貨幣是不可取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