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實錄:DeFi大陸力量正在何處 ,去往何方?

文 | 鄒正東

點擊查看視訊回放

精華觀點:

dForce楊民道

1.從人才方面來講,公鏈方面主要是由工程師驅動的,DeFi需要金融人才,因為DeFi跟傳統金融有很大關系。

2.DeFi上面的所有產品,借貸、貨幣市場、穩定幣互換、聚合交易、分層債券,都是從傳統金融復制。這也讓DeFi商業模式看起來相對簡單,哪些是傳統金融上有的,搬到DeFi上去就好了。

3.將來很多公鏈可能會扮演layer2角色。

4.DeFi市值現在還不到幣圈的5%市值,我個人認為合理范圍是50%甚至是60%,如果監管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天花板應該會很高,

5.現在已經過了拼工程代碼的階段,達成的共識是借貸就通過分層的模式來做,做固定利率。交易的話就是AMM或者調調曲線,從底層系統方面來看,趨同性越來越強,后面就是拼商業運營和流量轉化能力,整個行業來講,最大的瓶頸還是在于資產,

路印jay

1.大陸機會很大,把投資人、交易所組織起來就有機會,最主要的是把量做起來。互聯網早期是美國那邊比較大,但移動互聯網就是大陸的天下,我們完全有機會后發制人,只要把量做起來就可以超越國外,

2.二層現在還很早期,真正的DeFi競爭還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看到layer 2規模

YFII島島

1.西方就是抱團,東方就是各自為政,每人一個項目。大陸DeFi社區不缺人才、技術和資本,只不過現在還沒什么人知道,

DODO代代

1.我預測至少在DEX領域2021年第一季度,會有諸侯爭霸場面,因為很多DEX都會推出自己的新產品,

2.每個領域競爭最激烈,就證明著這個領域一定是被驗證過了,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在DEX和借貸領域是選手最多的賽道,因為有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對于DEX來說,只要你有足夠的流量就有很可觀的利潤回報,對于借貸來說,只要你有足夠大的資金沉淀,那每天的利差收益也是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

3.交易挖礦以后可能會變成一個營銷工具,當產品需要做推廣,就可以來做補貼來增長,去留存,

DeFiner Jason Wu

1.DeFi借貸就扮演了一個現代銀行基礎設施,把大家的錢連接起來,通過互相拆借,形成金融市場最基礎層。它不是追求高收益,而是在你沒有投資機會和收益的情況下,去留存和儲蓄它,

2.先解決監管上的問題,DeFi的資產每年以10倍數量級增長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以下為全文內容整理(推薦細讀)

鄒正東 :首先請大家做下簡單的自我介紹

楊民道

大家好我是楊民道,很高興能來火星視訊直播來分享DeFi,dForce在大陸算是最早做DeFi的項目,在19年開始成立團隊做DeFi協議,跟其他項目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做了協議矩陣,所以在去年7月份發布了第一個資產協議USDx,另外還有借貸協議、穩定幣余額市場,包括聚合交易,目前來說,樂高積木搭建的差不多了,年底可能上線更新版的借貸協議,支持比較多的功能和特點。非常高興能來分享觀察和看法,

代代

我是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ODO聯合創始人代代,我算是大陸最早關注DeFi的小朋友之一,17年開始最早做DEX和DeFi布道,公眾號是DeFi實驗室,相信很多了解DeFi的都是從這些科普文章里知道的,今年春天我和同事開始了新項目,基于AMM更創新的算法PMM,然后基于PMM創立了去中心化平臺DODO,8月中旬正式上線,目前12月底會有新版本(V1.5),明年2月份也會有新版本(V2.0),期待大家多多關注,

JAY

我是路印的jay,之前是在互聯網行業工作,目前是路印COO,同時也是數字貨幣的早期投資者,路印協議是以太坊上第一個二層網路落地的技術,通過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ZKrollup,將以太坊吞吐量從15筆提升到3000-4000筆每秒,并且已經落地了高性能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和免費的轉賬系統loopringpay,我個人比較看好ZKRollup,未來以太坊和Rollup是重中之重,

Jason

我是18年初創建的DeFiner,一開始做DeFi借貸,接下來也會專注于此,稍微擴展一點也會銀行業務,這是我們一直想做的債券融資市場,所以圍繞著借貸。我們基本花了1年左右時間做了點對點借貸系統,發現用戶體驗不是特別好,所以上線了基于資金池的借貸模式,和其他區別在于我們加入了機槍池模式,優化現有的資金,其他DeFi借貸協議更像貨幣市場基金,我們是數字加密銀行,我們做無風險的,追求穩定收益的用戶,提供一個家,它的利率要比貨幣市場基金模式的高,我們也在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接下來年底還會推出圍繞數字銀行和借貸的業務,

島島

我是二姨夫社區的開發者小島,二姨夫是大陸最大的DeFi聚合器。我是17年就在以太坊上開發DeFi,18年在EOS開發amm產品,19年做了大陸的社交代幣平臺,目前又做了在以太坊和幣安智能鏈上跑的amm產品unisave,一方面是是自己的社交代幣會放到這里面,第二方面,unisave和Uniswap不同的地方是,會把閑置的資金投入到二姨夫機槍池里面去挖礦。

第一問:今年6月份流動性挖礦引爆市場情緒,DeFi板塊迅速走紅,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這些DeFi的明星項目,比如Maker、Compound、LINK、SNX、AAVE、Unisawp等大都出自國外團隊的之手,有的甚至早已耕耘多年,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除了今天到場的幾位嘉賓外,大陸項目好像沒有多大聲量,大陸的DeFi似乎被西方甩了一大截,在各位嘉賓看來,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大陸DeFi在哪些方面會比西方更有優勢?

首先我很想聽聽楊民道楊總的觀點,之前我注意到3個月前,楊總總結西方強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抱團發展以及國外風險資本的耐心和遠見,不知道現在是否有新的觀點補充說明,

楊民道

我進幣圈很早,在13年就進了,主要做比特幣,后來以太坊ICO也參加了,也陸陸續續參加了不少項目,我自己從傳統金融出來的,所以我對DeFi的體會 是,西方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長期主義會更多一點,整個DeFi如果按紅酒年份來分的話,分兩屆。在17年之前的項目,以及1819年兩類,都比大陸項目早一年半左右。我們現在很多主流的協議都做了幾年時間,比如Compound做了3年時間,沒發幣,資本本身很耐心,創業者而言,主流的創業團隊都是來自金融背景比如Compound創始人以前是做利率研究的,dydx是做交易的,UMA創始人是高盛的,所以從人才方面來講,公鏈方面主要是由工程師驅動的,DeFi需要金融人才,因為DeFi跟傳統金融有很大關系,借貸、分級債券等等在傳統金融玩得很好的,所以我們(大陸)創業團隊還是比較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導致大陸很多項目模仿和分叉,當然我們也看到有新的交易端的項目出來,包括DODO,對大陸來講,需要時間來追趕,不過也跟大陸創新環境有很大關系,

jay

我很認同民道兄的觀點,這個行業都是技術驅動,后續要把生態做大,需要多元化人才。我們也看到非技術背景的人進來推出項目,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說到國外DeFi比大陸強,我有不同觀點,其實早在17年大陸就有DeFi項目,但當時沒有DeFi這個詞,DeFi一詞是在18年左右才造出來的,當時還有不同的叫法,一個叫open finance和decentralized finance,最后大家還是選擇了后者,可能是比較順口。1718年就有大陸在做DeFi,名字卻被國外取出來,給人感覺像是國外先出來,導致大家目光都放到國外,大陸國外其實差距不大。我要幫大陸項目做個解釋,大陸機會很大,把投資人、交易所組織起來就有機會,最主要的是把量做起來,互聯網早期是美國那邊比較大,但移動互聯網就是大陸的天下。我們完全有機會后發制人,只要把量做起來就可以超越國外,

鄒正東

那我想追問下,大陸DeFi要趕超國外大概需要多久呢?

jay

只要夠團結就沒問題,一年左右,

島島

我覺得大家夸大了DeFi中西方的差距,比如大陸就有一些優秀的DeFi項目,而且技術也很優秀,從觀感上為什么西方的社區會更大些,我覺得他們會比較團結,抱團。這點我們在做二姨夫的時候感受非常明顯,剛開始分叉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代幣沒辦法上balancer和metamask,balancer還給我們社區補助。一些項目比如黃瓜出現問題之后,大姨夫就把他收購了,變相合并,西方就是抱團,東方就是各自為政,每人一個項目,大陸DeFi社區不缺人才、技術和資本,只不過現在還沒什么人知道。

代代

民道老師講的很清楚,基本上也是圈內的共識,主要是開發者氛圍和一級市場的資金支持,不過我覺得17-19年,算是DeFi的1.0,主要是產品和技術方面的比拼,這個階段還沒涉及到商業層面的競爭。產品和技術上稍微做的好一些,就很容易把優勢體現出來。比如matcha比1inch做的UI好一點就一下趕超了它,下一個階段,今年開始,DeFi會快速推進到2.0時期,除了軟硬實力的比拼,能不能做到自己領域第一很重要。軟實力指的是商業運營,比如能提供什么樣的商業服務,對于流量的認知,對于不同層級的流量運營,這些都非常重要,我預測至少在DEX領域2021年第一季度,會有諸侯爭霸場面,因為很多DEX都會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包括DODO也會Q1推出v2版本,各DEX也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shushi會在資金管理,所以會做借貸,做IDO,Uniswap會側重如何做更好的基礎設施,充當預言機,比如在layer 2上面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我們的側重點在項目端的資產發行,如何提供更好的0成本資產發行和做市工具,所以這一階段,DEX開始流量戰爭,爭奪錢包入口,以及上下沉流量捕獲。商業層面運維國外不如大陸,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商業氛圍,天然給了創業者商業意識,所以大陸創業者是有機會把DeFi推到2.0階段,我自己也是非常有信心不僅是在技術上,做到完全創新,完全不copy其他代碼,商業層面也正在搭建運維團隊,

鄒正東

我自己也在DODO上挖礦,ETH、LINK和SNX全都放在上面挖,我注意到DODO獲得了很多頂尖風投的支持,比如coinbase、framework等,確實獲得了不少機構認可,明年uniswap會上線V3版本,競爭會很激烈,上演一個群雄爭霸的場面。

代代

這點我蠻興奮,大家都在努力的推進行業,每個領域競爭最激烈,就證明著這個領域一定是被驗證過了,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在DEX和借貸領域是選手最多的賽道,因為有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對于DEX來說,只要你有足夠的流量就有很可觀的利潤回報,對于借貸來說,只要你有足夠大的資金沉淀,那每天的利差收益也是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聰明的人都在這兩個領域聚集,大家都不缺錢,融資了很多,都不懶,很聰明,最終什么樣的產品和團隊勝出,這個時候不是誰代碼寫得好這樣簡單的答案,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實力加運氣都很重要,

Jason

我覺得大家都講的很好,關于這個問題我想超出區塊鏈來談,因為人類傳播途徑都從西方或美國出來的,真正拼的是基礎設施和體系,美國體系很完備,從一個概念或者高效的技術,如何把它轉化成大眾所接受的產品,是有非常完善的流程。剛才民道老師提到的為什么海外的都有金融背景,這不是必然的,而是系統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美國那邊篩選完之后,又控制著一個主流傳播推廣渠道,而且這個渠道不論是區塊鏈還是當年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創新主導權大部分還是在美國,DeFi也是。比如你去年如果也搞出了comp,效果也不會那么好,別人也不會認可,全球就是這樣的現實狀況,反而大陸創始團隊,已經走到了前列。體系沒辦法改變,機會明顯,如何在概念已經被引領起來,讓全球人都形成共識的情況下,如何依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北上廣這種城市的年輕人優勢,從流量端和應用端去大量快速推廣,如果能做得好,非常有機會去引領全球,區塊鏈是全球化的,社區、用戶也是,我們站在全球視角去競爭,別人的優勢我們學習,未來的市場這塊應該沒問題。他們(西方)從基礎設施、VC、媒體到科學家,咱們都不會有,這個我們天然劣勢,沒辦法比。這是我從另外一個維度來談談這個觀點.

第二問:我們也看到像COMP和AAVE瘋狂崛起,尤其是AAVE新興的這類借貸協議。在上次大幅度暴跌后,如今又報復性反彈,幾乎已經是借貸的龍頭項目,這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借貸被投資者看好,我們火星也推出了自己的火星閃貸,借USDT低至月化1%,滿3個月,首月0息,借貸業務為何成為DeFi的三大核心之一?是否在走民間金融創新的老路?(創新性)

楊民道

我個人覺得在DeFi領域最創新和里程碑的事件是comp上貨幣市場的推出,雖然我們跟他有競爭關系,但我對他評價非常非常高。如果大家對傳統金融了解的話,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馬上做借貸協議,其實也是基于對傳統金融的理解,大家可以看到整個傳統行業最基礎的所謂的貨幣創造,就來自于借貸,沒有借貸,整個傳統金融基礎設施其實就不存在,comp借貸協議最有意思的結果是導致穩定幣在區塊鏈流通,有利息有利率市場。我們知道傳統金融利率市場,也是上百萬美金的,為什么它很重要,如果沒有利率市場,我的資本、機會成本是沒有補償 的地方,大家人民幣存到余額寶、銀行,2013—2014年的時候沒有穩定幣,要用的錢的時候怎么辦,每次賣一點比特幣,存到銀行,需要時用,有了穩定幣,有了利率市場,可以存到DeFi協議里生息,意味著穩定幣是聯系DeFi和傳統世界的。穩定幣能夠讓資金沉淀在區塊鏈這個系統里面,而不需要出到傳統金融里套利了。無論是做挖礦還是交易,最終沉淀的資金都在借貸。DeFi在某種程度是把傳統金融設施做一個重構,把它搬到區塊鏈上。當然也有一些在傳統世界上市沒有的,比如說彈性貨幣,比如說AMM這種交易模式還有閃電貸。DeFi上面的所有產品,借貸、貨幣市場、穩定幣互換、聚合交易、分層債券,都是從傳統金融復制,這也讓DeFi商業模式看起來相對簡單,哪些是傳統金融上有的,搬到DeFi上去就好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堅持在DeFi借貸協議,DeFi所有沉淀的資金最后還是會到借貸上獲得利息。

剛才提到的中西方我還想說,也不要太高估中西方之間的差距,比如comp被盜事件就是很低級的錯誤,負債75%是來自于dai。

Jason

我覺得現在現在這個市場還非常小。央行借給商業銀行的錢,你認為央行和商業銀行是做借貸的嗎?都不是,整個市場還小,大家也有很多不是很了解借貸,為什么說借貸重要呢?因為這是不同資金流動的基礎設施,市場與市場之間的資金流動不是靠交易完成的,而是靠拆借完成。傳統金融拆借也好,債券也好,占了整個金融市場很大一部分,遠遠大于上市、交易融資,大概有100萬億美金這樣的規模。從業者會比較清楚借貸這一點。

之前民道老師談到的,有了借貸后我們的資金不必再出圈了,以前這個市場比較原始。DeFi之前,就像百年前有紙幣和金子,沒有存到銀行,而是藏在床下。之前的區塊鏈就處于這么一個原始階段。沒有跟任何人連接起來,DeFi借貸就扮演了一個現代銀行基礎設施,把大家的錢連接起來,通過互相拆借,形成金融市場最基礎層。

它不是追求高收益,而是在你沒有投資機會和收益的情況下,去留存和儲蓄它,如果理解這一點的話,就很好理解了。借貸就承載了整個資金蓄水池的作用,沒有借貸的存在,就沒有金融市場的底層的支撐。

第三問:某種程度上來說,流動性挖礦對于DeFi的引爆可謂是功不可沒,通俗來說相當于花錢來激勵用戶提供資產流動性,以太坊創始人V神曾表示長期而言,這種高收益模式不可持續。但有人說這個概念很不錯,會持續下去,各位是如何看待流動性挖礦?是否會長期持續下去?

島島

既可以把它認為激勵方式,也可以認為是嶄新的分發代幣方式,二姨夫就是代表,通過流動性挖礦分發出去。

順帶談及剛才的借貸,這方面也是整個行業的基石,

鄒正東

我注意到路印錢包現在就要存幣挖礦活動,然后也在DODO上挖過礦,所以想請jay來談談

jay

我個人非常支持流動性挖礦,大家diss流動性挖礦可能是因為,uniswap給了這么多獎勵到資金池,然后讓資金池充值這么高,但實際利用率很低。uniswap大池子的滑點大,uniswap是不是還需要空投那么多給LP?但總的來說,它對于新項目來說可以快速完成冷啟動,如果還像之前的AMM,可能也會有穩定增長,但可能不會短期快速爆炸性發展。

代代

這個問題還挺簡單的,因為代幣也是錢。如果這周能帶來多少沉淀和用戶,交易量、交易地址數(一個地址代表一個用戶)、TVL(沉淀資金)這三個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自己的算法(PMM)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資金利用率,減少滑點,不需要uniswap那樣消耗大量uni代幣來補貼TVL,我們有uniswap十分之一的量級,就可以達到跟他一樣好的交易滑點,對于DODO來說,如果你是LP。最好的選擇是USDT-USDC,提高萬分之三的手續費,去抵押挖礦就好了,純賺手續費。交易挖礦以后可能會變成一個營銷工具,當產品需要做推廣,就可以來做補貼來增長,去留存。

鄒正東

現在普通用戶參與流動性挖礦仍然面臨操作復雜、手續費高的問題,如果線上觀眾有流動性挖礦的需求,可以打開YouMeLive官網,在右側欄就有火星DeFi礦池,零gas費,高收益,一鍵直通DeFi挖礦,有興趣可以試試,

第四問:目前大多數的DeFi項目主要搭建在以太坊網路之上,受制于以太坊的性能瓶頸,DeFi項目將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預計以太坊2.0主網在12月1日正式啟動,是否會帶來DeFi的第二波爆發?還是說會在以太坊1.5階段真正解決可拓展性難題后迎來爆發?其實我也聽到很多各類觀點,有人說是可拓展性、有人說是監管,有人說跨鏈傳輸協議、鏈上鏈下數據一致性問題,這些確實是整個行業都亟需解決的問題,但哪個是最重要的呢?

楊民道

我覺得擴容和監管。以太坊2.0本身倒不是最關鍵的。我從14投以太坊ICO開始,記得13年開始就有人提POS(權益證明),到現在已經7年了,這么多年,再等個10年問題好像也不大,V神的觀點也在變,傾向于Layer2 ,比如Optimism、ZKRollup和offchain,目前來看,layer2是目前以太坊能唯一走出擴容的最現實選擇。Optimism、Rollup現在獲得資本機構、項目方下了大賭注,目前是有一定的共識,擴容不簡單,因為DeFi需要可組合性。layer2有點像在雄安建一座城市,為什么去?總得有個理由,不能學校沒有、醫院沒有。這樣開個面粉館可能也沒人來,

動力問題很好解決。挖礦最關鍵的點,V神diss挖礦可能是對經濟或金融不太了解,所以沒有diss到點上。如果沒有瘋狂挖礦補貼的話,實際上我們DeFi協議在此之前都是孤島,都沒有連接起來,之后才有修路修橋,挖礦本身就是在打通layer1、layer2很關鍵的點,將來layer2會遷移過去。現在gas費用特別高,高頻小額交易再layer1上面沒法做,僅僅靠大額交易是沒辦法支撐DeFi的,因為還是有很多場景是屬于小額交易或非金融交易,所以必須得有layer2,現在阻礙DeFi產品創新的也是layer2.這也是我們dForce去幣安智能鏈上去部署協議,將來很多公鏈可能會扮演layer2角色,

還有最大的阻礙在監管,美國財長在離任前就對托管錢包提出KYC要求,這就對DeFi產生非常大影響。以前在coinbase提幣到其他地址,是不需要這個地址的KYC資訊,如果法令通過,意味著很多錢包都得KYC,這會直接影響主流資金進入crypto里面來,雖然現在DeFi本身也無監管可言,不過合規這條路還是得走,DeFi市值現在還不到幣圈的5%市值,我個人認為合理范圍是50%甚至是60%,如果監管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天花板應該會很高。

所以暫時就這兩點,擴容我不是很擔心。如果上面2點能解決,DeFi到上千億美金市值是很容易的,

島島

對于DeFi大戶來說,他們不怎么care手續費。但如果想get更廣闊的用戶,目前手續費是不行的。

jay

說實話,我覺得v神可能自己也沒有信心,目前以太坊團隊是分布式的,所以他也一直在社區里推所以2層的方案技術。2層現在還很早期,真正的DeFi競爭還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看到layer 2規模,一部分大的DEX跟借貸就可以把大部分流量吸引到layer 2.路印希望通過opt和zkrollup來先吸引一部分用戶過來。

Jason

從比特幣來看,當時想搞原子互換、閃電網路,搞了很多年,基本上沒有搞成功,layer2想成功還是很難,跨鏈做橋接成功性比較大,USDT,WBTC就已經是一種跨鏈形式,通過資產互相配置,就能友好解決跨鏈和做橋,這個方面我比較認可,現在問題是既不能性能高,又去中心化,所以解決跨鏈很重要。要研究不同層級,如何有效開放的連接起來,這個我比較認可。包括央行發的也都可以接進來,

擴容肯定是一大難題,但最大的難題還是監管這塊,就像民道老師說的那樣。DeFi觸及的是金融最敏感的一塊業務,所以如何合法合規反而比技術上實現擴容更難。

第五問:優秀的DeFi基礎設施,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必須條件?

代代

底層密碼學的優化,這也是底層公鏈為什么走得緩慢的一個原因,工程上新設計,比如波卡。還有就是幣安智能鏈這種,不會有遷移成本,鏈上原生優質資產也是很重要,幣安智能鏈也就相當于layer 2的解決方案。還有我覺得資產可能是下一個爆點,比如maker往實體資產去延伸,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說,就是關注好自己的產品,把服務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要對大的商業環境變化做到敏感。

第六問:大家對于DeFi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監管趨勢有什么樣的看法?

楊民道

在已經過了拼工程代碼的階段,達成的共識是借貸就通過分層的模式來做,做固定利率。交易的話就是AMM或者調調曲線,從底層系統方面來看,趨同性越來越強,后面就是拼商業運營和流量轉化能力,整個行業來講,最大的瓶頸還是在于資產。多少資產能夠在鏈上,在DeFi這個體系,如果要把DeFi發展起來,很有必要要往資產端這邊擴展,黃金類的,大宗商品類的這種標準化的這種代幣可能會成為很好的資產擴展標的。NFT這方面我不太看好藝術類的,玩藝術類還是比較小眾,但我看好現金流類的NFT,比如說房產現金流類的token化。這種固收類的體量是非常非常大,屬于百萬億美金級別的,這是將來資產上鏈很有可能的方向。也會催生出一堆中間服務商,怎么去把線下的資產標準化,再token化放到鏈上,將來的借貸協議會去做無抵押借貸協議,如何借給一個沒有抵押物的人,也需要更多中心商來做,

功能協議這塊,已經不缺了,缺的是資產這塊,所以也是瓶頸。

鄒正東

資產上鏈這塊確實非常重要,有趣的是在2016年開始,就一直在談,但現在好像又沒有聲音了,

楊民道

但是我們如果把穩定幣理解為資產上鏈,資產上鏈其實不是偽命題,穩定幣現在有200億美元市值,99%是屬于有銀行存款的,所以你可以認為穩定幣就是把國家信用——現金上鏈了,這是最大的資產上鏈類別,為什么穩定幣先走出來呢,因為它是互換性超強的資產,我們最近看到FTX最近把亞馬遜、特斯拉的股票全部放到他交易所。所以我覺得像股票這塊市場也特別大,

Jason

剛民道老師說的差不多了,拼的是資產規模,我們要做的是把更多的資產放到DeFi里來,從目前來看,DeFi的基礎設施還支撐不了這么大體量,剛才談的幾點很好,比如技術上擴容,還有監管,這兩塊解決了,資產進來的速度就會非常非常快,但增長的方向一定是從標準化資產到非標準話資產,所以NFT現在不看好,未來肯定會有,但要很久吧。債券類、合成資產類的也是標準化比較強的,可能是下一步方向,不過也要先解決監管上的問題,DeFi的資產每年以10倍數量級增長是沒有太大問題的,首先是把資產搬到DeFi上來,這個已經算是非常宏偉的目標。DeFi如何與cefi更好的融合,把一些資產搬到DeFi上來,把這個底層做好,很重要,

鄒正東

我注意到在10月份的火星DeFi大會上,jason也他談到了NFT和合成資產,合成資產會在NFT之前爆發,

Jason

如果能解決合成資產發行方的去中心化,我覺得擴容問題也就很快解決了,

島島

在DeFi之后,有別于傳統的,我看好DAO領域。

代代

大家都在做縫合怪,馬上要回到模塊化創新。這一波DeFi價值發現已經差不多了,下一波新高,底層的block需要做一些優化,創新。新的工具會激發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力又會激發新的block組合,就會有第二波浪潮,

必須關注這些底層,這些非常難的創新,不然很難到達下一個新高,

資產這塊我剛也講了,商業環境這塊,監管不確定還是挺大的,需要格外注意。之后的市場我覺得會不斷的細分,符合遵守當地的規則。大陸的市場也要發揮本土的優勢。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