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么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讀書人的出路只有一條——考科舉,做官老爺。能不能做成官老爺,那就要看你有沒有本事通過科舉考試了。

科舉制度的緣起和發展

科舉考試起源于隋朝,發展于唐朝,完備于宋朝,式微于元朝,輝煌于明清,結束于清朝。從隋朝西元605年持續到到清朝西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來無數讀書人的命運。就像今天的聯考一樣,科舉考試也是一座獨木橋。

相對而言,通過了科舉考試就能夠有官老爺可做,其實惠和難度自然非今日之聯考可比,也許比今天的博士考試還要難。

在沒有科舉制度以前,朝廷是怎么選派官員的呢?隋朝以前,漢朝采用的是“察舉選官制度”,就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因為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因此產生了很多弊端。比如一個人即使沒有什么品德和才華,卻很有可能因為和推薦者的關系而得到任用。真正有能力有才華的人,由于缺少背景,往往隱居鄉野,郁郁不得志。

由于找不到一種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官員選拔方式,薦官制度一直持續到魏晉時期,演變成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員劃分為九個等級,分別由地方或者不同部門推薦人選。楊堅建立隋朝,統一大陸,到了隋煬帝楊廣,西元587年敕令全國州府“歲貢三人”,應考“秀才”,這就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后來增設“進士”和“明經”兩項名目,沿襲千年。

相對于把隋朝給弄滅亡了,隋煬帝首創的科舉制度對封建大陸政治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就像今日之聯考一樣,科舉制度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但是因為它是在一定標準下實施人才選拔,更加公平合理,所以歷朝歷代,雖然皇帝換了,朝代換了,但是科舉制度卻一直延續下來,成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的一柄利器。

通過科舉考試能做什么官?

科舉制度經過不斷的發展,到了宋朝,幾乎已經接近于完善。一系列的考場規則出臺,而且官方出版教材,確定一定范圍內的考試范疇。為了防止作弊,還發明了試卷糊名和鎖院制度。

有宋以來,科舉制度一般上分為四級考試,即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通過不同級別的考試,即獲得不同級別的頭銜,即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一、初階:秀才

按照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凡是要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在取得院試取得秀才資格前,都統一稱為童生。古代沒有畢業的說法,什么時候考中了秀才,什么時候摘掉童生的帽子。有的人,可能到了六七十歲,還是個童生。

要考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考秀才需要經過三重考試,就是到縣里、府里還有省里的提督學政(相當于現在的省級教育廳廳長)三個地方參加考試,只有這三場考試都過了,才具備秀才的資格。秀才錄取率30%左右,也沒有那么容易。

在古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秀才雖然不是一個官,但是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連妻子都被人尊稱為“秀才娘子”。秀才見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樣下跪,做揖就可以了。因為秀才已經有了功名,具備了成為官員的潛力。

二、中階:舉人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但是卻可以免除差徭。考完了秀才,就要考舉人了。在政府指定專門的學校學習之后,就可以參加地方州府主持的考試,取得“舉人”的頭銜。

舉人在地方上,尤其受人尊敬。考中舉人就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可以被人尊稱為老爺了。一些舉人會受到王宮大臣的賞識,收歸門下,逐漸走入仕途。

舉人相當于今天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干部,錄用為領導干部或后備干部。舉人如果不再參加考試,可以被授予縣府教宜、主簿一類的末流佐官,也有擔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在地方上,學歷最高的就是舉人。考中舉人,即使是不做官也是一縣名流,幾乎能夠與縣令平起平坐。

三、高階:貢士

中舉之后,接下來就是參加朝廷在京師舉行的會試了。會試是又朝廷禮部,也就是國家人事部門主持的官員選拔考試,在京城內的貢院舉行,考試內容更加全面和完善,考試規定也更加繁瑣和嚴格。通過會試,就能夠取得貢士頭銜,幾乎等同于進入了官場。

會試相當于今天的博士畢業考試,難度之大,錄取率之低,只有5%左右。全國各地,一年錄取的人數少的時候不到一百個人,多的時候也只有三四百人。

因為會試是在為國家挑選治理朝政的官員,全國官員只有幾萬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缺,因此會試的錄取人數就少很多。

貢士其實已經是預備官員了,但是還是需要再參加一場考試,也就是所謂的殿試。

四、超階:進士

通過會試,一個月之后,所有取得貢士頭銜的人都要參加最后一場考試,也就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段位,相當于今天的博士后。

殿試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發明,目的是為了對貢士的知識水平進行再次確認,預防那些只是在一場考試中發揮超常,或者通過營私舞弊取得貢士資格的人,在進入官場帶來不良的影響。

殿試的錄取率是100%的,只要參加了殿試,就一定能通過,取得“進士”的資格。但是進士卻分為三甲,第一甲的叫“進士及第”,只有三個人,即“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的叫“進士出身”,大概百十來人,算是正式錄取的人,能力水平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第三甲的叫“賜同進士出身”,相當于一個安慰獎,就是說你水平不行,但是能夠通過前面的考試也不容易,給你給“像進士一樣”的頭銜。

通過殿試,就可以回家等待朝廷禮部安排職位了。進士,就等于是正經的官老爺了。第一甲三人,殿試后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考試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官職。

唐宋時期,科舉制度還相對靈活,考試的內容主要集中于詩詞歌賦和策論,到了明清時期,統治者出于思想控制的需要發展出了八股取士,科舉制度就出現了畸形演變,雖然還是讀書做官的唯一途徑,卻對讀書人毒害得不輕。

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今天的聯考,應試教育同樣也對學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響。

作者:博文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舉人進士是功名,現在本碩博只是學歷,平頭老百姓,根本沒法比的

  2. 現在985還比不上秀才,清華畢業的,在深圳只能做國小老師,回到老家,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知道,以前的秀才十里八鄉都注重你

  3. 十年寒窗書不離,九載用腦費心機,一日高中龍凰榜,脫掉蘭衣換紫衣!

  4. 廩生是屬于哪個層次

  5. 最后這一句很贊同: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今天的聯考,應試教育同樣也對學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響。

  6. 秀才可以當幕僚 舉人能當縣一級所有的官 進士最次當知縣

  7. 中了進士授予知州很少,大都是知縣,說書唱戲講,狀元才被朝庭封八府巡按,或招為附馬

  8. 院考難度相當于考211,鄉考難度相當于考985,會考難度相當于考清華北大,殿試難度相當于本碩博都是清華北大。

  9. 請問考取秀才就可以領工資了嗎?

  10. 請問太學生是什么級別,再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