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部老師上課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一、吹牛逼型
這類老師上課還是有人聽的,但還是分為兩類學生:一類聽得津津有味,哄笑連天,把上課老師的吹牛逼激情再次推向高潮;另一類睡得賊香,打雷也弄不醒的那種,夢口水流了一地。
在大學部,吹牛逼的老師一般是這樣上課的:
走進教室,(以前是拿講儀,現在是拿課件,其實有沒有講儀和課件都是一樣的)只要把自己要講的課題寫在黑板上或展示在屏幕上,如果學生有教材的就拿出來,沒有教材的就拿出筆記本,然后講述自己要講的什么課題和什么內容,再然后由講課內容引出的一些牛逼故事和傳說,越說越起勁,越說越離題萬里!當然,這種課也不枯燥,反正學生也當作打發上課時的無聊時光。老師呢,牛逼吹得響,上課感覺時光也過得快,反正是混時間拿工資嘛。
一頓牛逼吹過之后,一看時間,噢,臥槽,要下課了!然后書歸正傳,把要考試的重點叫學生勾一下,這節課就這么快過去了,師生皆大歡喜。你看這牛逼吹的,好不好?
二、照本宣科型
這類老師比較敬業,也很辛苦,老老實實上課,認認真真備課。
像這類老師,是很努力的,每節課都按部就班,一絲不茍,該抄筆記的要抄筆記,該畫重點的要畫重點,讓學生認真聽課,認真寫筆記。他們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也要求學生努力看書背書,就像教大陸小生一樣。不過,這類老師的課一般比較枯燥,學生不大喜歡聽,有逃課的,有睡覺的。但一般老師都不作強求,只是考試的時候,老師就要看人來打分了,那些平時不努力的很容易著被當掉補考。
三、學者大師型
這類老師就比較牛逼了。
這類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學貫中西,知識結構自成一體,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想。在上課的時候,能緊緊俘獲學生的心,理論套一套的,而且能旁征博引,把深奧枯燥的理論也講得生動有趣,語言也幽默風趣,而且是口吐蓮花,使學生很喜歡聽他的課。一般這類老師講課,不需要學生記筆記,只要學生感興趣聽就行了,然后從中得到知識和領會深刻的道理。最近在網上正紅的戴建業教授,就屬于這一類的很牛逼的大學部教師。他講古詩詞,人們都喜歡聽。
比如說,像易中天老師給大學部生講三國的話,可能學生喜歡聽的比較多。能把枯燥的歷史講得生動也算他老兄有很高水平了。再比如,一位教授講外國文學中的普希金的詩的時候,如果他要照本宣科的話,我估計聽他課的學生是很少很少的。但如果他把普希金的詩和他有趣的生活軼事結合起來講的話,然后教授再把語言搞幽默風趣一點,學生多半是喜歡聽的。當然,學者大師型的教師在民國初期一大把一大把的,比如李大釗、陳獨秀、章世釗、周樹人、陳寅恪、劉文典、胡適、林玉堂等等舉不勝舉。但如今學者大師的總數量,還是有點疲軟。
總而言之,當一個大學部教師是不難的,難的是要讓你的課學生喜歡聽。還有就是搞學術研究也很難。其次才是晉升職稱。
文科正如你說,理科不盡相同。我在大學部沒學理工科,不知道理工科的大師怎么上課。不過我中學的數學老師,一樣把課講得生動而幽默。真有學問的老師,學生才喜歡。
說實話,我也很想知道理科專業課有沒有人講的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也曾觀摩過斯坦福大學部某世界頂尖的乳腺癌方面的權威講課,全程對著筆記本電腦,波瀾不驚的讀了幾十分鐘,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陸大學部的嚴進寬出,特別是一些二本三本院校,考試制度不嚴肅,考前指重點劃范圍,普遍存在。有的學校甚至規定不及格率不能超過10%,還有的平時成績占 60%,甚至出現了考試成績越低平時成績越高的怪現狀。
來你把實變函數給我引經據典,然后讓學生還能聽懂!
現在的大學部老師很容易當\n只要認識字就可以\n什么舌燦蓮花學貫東西才高八斗都是屁話\n只要有一個學生去舉報你宣傳負能量,老師就吃不了兜著走\n于是,照本宣科,就是最佳選擇\n故此,認識字的就可以當大學部老師
現在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把老師逼成綜藝笑星的趨勢
大學部,尤其是大學部理工科老師講課能夠以講的是否有趣作為講的好不好的評價標準嗎?假如大學部理工科課程,老師講的所謂引人入勝,豐富多彩,一個沒有什么基礎的都可以聽的津津有味,不意味著是在搞科普講座嗎?
建筑你試試?給排水你試試?
大學部教師有牛逼的,也有不牛逼的。
如今的大學部老師牛逼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