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幼稚園教師,曾在北京一家雙語幼稚園工作過兩年,現在在美國中部一所10分的公立國小教pre-kindergarten和kindergarten(對象是4-6歲的孩子,類似于大陸幼稚園老師),同時也在北京一所國際幼稚園做教育顧問。我家老大4歲,也正在上幼稚園。
所為老師和家長,我認為自己對這個行業還是比較了解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議:
1。幼稚園的教育理念沒有好壞,但一定要和孩子的性格相合。
教育理念在國際上有一百多種,但粗略分下來也就是兩個大范疇:play-based(玩耍模式)和academic-based(學術模式)。
玩耍模式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基本上玩到哪兒教到哪兒,像大陸很火的蒙氏,瑞吉歐以及美國很多私立幼稚園都是這樣的模式。而學術模式,老師有明確的教學大綱,會主導孩子們玩的過程,是中美公立學校的普遍模式。
兩種模式好的地方就不夸了,主要說說問題:
玩耍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幼小銜接,因為這種模式出來的孩子容易隨性,而且知識積累一般比學術模式出來的孩子稍差些,所以剛進國小時一方面不適應學校嚴格的規矩,一方面又跟不上上課的進度,很容易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我接觸的孩子中,有很多都能在幾個月內適應環境,并很快趕上同齡人,但也有一部分會消沉下來,并產生厭學的情緒,從此惡性循環。
學術模式最大的問題是情感忽視,因為老師每天都有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所以她們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完成任務”上,至于照顧孩子情緒這種“非任務”,優先級是很靠后的。對于“會哭”的孩子來說,影響應該不算太大,但對于不善表達的孩子來說,這種忽視應該是非常負面的。
對于教學模式,我一般給家長的建議是:
如果孩子性格內向敏感,或者語言發育略遲緩,優先推薦玩耍模式,但同時家長自己也要注意對孩子定力和“規矩”的培養。
如果孩子個性很強,且父母計劃讓孩子接受完全的中式教育(公立大陸小+中聯考),優先推薦學術模式。剛入園時孩子可能會有些不適應,但這種不適應比拖到國小再解決要好很多。同時,家長也要多長個心眼,一定要考察孩子是否因為性格被老師/同學孤立。
對于其他孩子,我覺得哪種模式都挺好的,看家長的經濟實力和幼稚園遠近了吧。
2。想知道老師對孩子好不好,看孩子的肢體語言。
人類幼崽趨利避害的本能是非常強大的。作為一名幼稚園老師,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孩子性格不是特別敏感害羞,且對老師沒有負面情緒的話,是不會回避和老師對視的,更不會回避和老師的身體接觸(如擁抱或者拉手)。當然,如果孩子喜歡老師的話,他會主動尋求機會去和老師身體接觸。作為參考,我的學生都是騎在我肩膀上或者吊在我脖子上聽課的(我覺得我的頸椎病是公傷,哎對不起跑題了)
如果孩子突然開始回避老師的視線,拒絕老師的擁抱,作為家長可能多要注意了。當然,大部分情況是孩子做錯事被老師批評了心情不好,但如果這種狀態持續超過三天,就應該不是挨罵之類的小事了,因為孩子們的忘性很大,如果一件事情能介懷超過三天,應該是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傷害(或依舊在持續傷害),這時也請家長及時介入調查。
這個道理還是我從我同事那里得知的,她去幼稚園開放日,發現每次老師想拉她女兒的手時,她女兒都拒絕了,一直堅持拉著老師的衣襟。她自己也是幼師,有點警覺就調查了一下,才發現老師一直對她女兒有言語打擊。當然這只是個案,判斷方法也算不上通用,但還是希望家長能在這方面多上點心。
3。幼稚園師幼比,過高和過低都不好。
我目前教的班級師幼比是1:11,美國公立校幼稚園師幼比從1:9到1:13都很普遍,私立一般會高一些,但也絕不是某些營銷號吹捧的什么1:3精英教學。師幼比高,孩子能受到更好的照顧,個性也能得到更好的尊重,但同時,孩子們的自理和自控能力一般會偏弱,幼小銜接時會比較痛苦。另外,很多游戲是需要人多才能發揮作用的(最明顯的就是記憶游戲),如果人數太少,這些游戲的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
我個人推薦的師幼比范圍是1:7到1:15。如果低于1:15,孩子受到忽視的風險還是不小的,如果條件限制必須要上的話,家長一定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幼稚園里的情況,確保孩子得到了充分的照顧。對于一般家庭,我個人不推薦師幼比高于1:7的學校,但如果您和孩子屬于下列情況:
a)孩子在語言方面發育遲緩(同齡人的后25%或以下),或性格極其敏感內向的。
b)孩子語言能力或邏輯能力超于常人(一般指同齡人前5%),或有特殊特長,且父母希望支持和發展孩子這方面優勢的。
c)父母對孩子有海外留學的計劃,且希望孩子在幼稚園形成雙語習慣的(注意是形成語言習慣!并不能提高英語考試成績!這條下面會更仔細的說)。
如果是這三條的某一種,那就不要管師幼比的上限了,越高越好。
4。一個幼稚園的上限,一般是在家長開放日當天。一個幼稚園的下限,一般是在12月的某一個大雨(雪)的周一早上。
家長開放日我就不多說了,老師和園方都會提前很長一段時間做準備,當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態度一定是優于平時的,如果家長想考察這所幼稚園的話,開放日是不能作為參考的。
下限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這是幼稚園老師在一年中最忙碌,最艱難,也情緒波動最大的時段。
冬季氣溫低,天亮得晚,孩子容易鬧覺,再加上天氣不好,交通不通暢,孩子又冷又困,還憋著一股火氣,基本上到了幼稚園都是哭鬧不講理的。老師的心情本身就會受一些天氣的影響,再加上要照顧十幾二十個哭成一片的孩子,很容易著急上火。這時候老師的素質差別的就顯現出來了:
一等老師,會管理自己,也會管理孩子。不僅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有效安撫孩子,讓他們迅速平靜下來。
二等老師,會管理自己,不會管理孩子。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但無法在短時間內安撫住孩子,只好等他們自己平靜下來(比如說哭累了或注意力轉移)。
三等老師,不會管理自己,但不會把自己的情緒加于孩子身上。這類老師情緒失控,基本表現為發呆、哭泣,或沖其他同事發脾氣。但還保有最基本的理智,不會波及到孩子。
四等老師,不會管理自己,且情緒釋放不分對象。
我個人的標準是,一等老師合格,二等老師如果資歷尚淺,還處于學習期的話,勉強合格,如果工作已超過三年,不合格,三等老師不合格,四等老師壓根不配當老師。
說了這么多,作為總結和補充,如果家長想考察一家幼稚園,我個人的建議是:
考察月份:11月底-1月初 > 其他月份的平常工作日 > 家長開放日
考察時間:大清早 > 午覺起床 > 放學時段
教師素質:一等教師 > 一等教師 + 二等年輕教師 > 一等教師 + 二等老教師 > 一等教師 + 三等年輕教師(不能超過一名)
5。混齡幼稚園,對小孩子(四歲半以下)來說,上限高下限低。對大孩子(四歲半以上),下限高上限低。
先說小孩子:
上限高,是因為小孩子接觸到的語言環境和邏輯環境是超前的。大孩子雖然不會刻意教導小孩子,但他們在與小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會采用很多超前的詞匯和邏輯,讓他們無意中扮演了“老師”的角色。我現在帶的pre-k 4歲班有很多混齡轉來的孩子,就我個人觀察而言,4歲的混齡娃普遍語言表達能力會強一些,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會快一些。
下限低,是因為大孩子對于小孩子不僅是老師,也是潛在的威脅。大孩子身體更強壯,在玩耍時很容易誤傷到小孩子,更不用說還存在故意欺侮的可能性。雖然混齡幼稚園極少出現惡性傷害事件,但小孩子被絆倒推倒之類的“小事故”基本上是頻繁發生的。另外,因為老師對小孩子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確保不受傷”這件事上,對小孩子情感方面的關注也會少很多。
再說大孩子:
下限高,因為大孩子在幼稚園很少遇到極其負面的情況。大孩子在幼稚園很少受傷,也很少被孤立。一個大孩子,即使無法融入到同齡群體中,也能輕而易舉的找到愿意和他玩的小孩子(小孩子大多沒有分辨交友的能力,一般誰找他玩就跟誰玩)。另外,如果遇到惡劣的老師,對孩子有辱罵、體罰等行為,受害者一般是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小孩子,因為他們即使受到欺侮也和家長說不清楚。大孩子“會告狀”,在有小孩子的情況下,這類老師是不會選擇大孩子的。(老師辱罵孩子只是個例,不代表普遍現狀,請家長們不要過度驚慌)
上限低,因為大孩子接觸到的語言環境和邏輯環境是滯后的。混齡園的很多活動,由于考慮到小孩子的存在,設計時都偏低齡化。在玩耍時,大孩子與小孩子接觸過多,也會阻礙他們的語言和邏輯發展。這使得混齡娃在幼小銜接面臨的挑戰更大。一方面混齡娃的知識積累和能力不及同齡園的同學,剛上國小時可能會跟不上課堂進度,另一方面混齡娃因為年齡優勢,在幼稚園時都是“領導者”或者“榜樣”的定位,一上國小發現自己不僅不優秀,甚至連平均水平都達不到,這種心理落差容易對孩子(以及部分望子成龍的父母)產生很負面的影響。
單從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來說,混齡幼稚園的優勢是逐年下降的。孩子最小時是峰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優勢會逐漸演變成劣勢。對于要不要上混齡園,我的建議是:
a)孩子性格外向,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在幼年時就獲得某些優勢的,推薦混齡到4歲轉同齡園或幼小銜接。這是美國中產虎媽的普遍操作,讓孩子在混齡園建立優勢之后,轉入同齡環境,一方面避免了混齡園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4歲的混齡娃轉到同齡班大多是前25%的存在),培養孩子在同齡人中的領導能力。當然,轉園對孩子是不小的挑戰,孩子會失去熟悉的環境和朋友,所以這種方法是好是壞還是因孩子而異吧。
b)孩子性格膽小敏感,父母希望孩子能在幼稚園放開自己,提升自信的,推薦同齡園到4歲轉混齡。如果不希望孩子轉園的話,也可以家長自己帶孩子到4歲上混齡。但是家長一定要額外鍛煉孩子的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讓他經常和年齡更大的孩子一起玩)。
c)至于其他孩子,我個人不推薦混齡幼稚園。我完全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能在幼稚園中無憂無慮的玩耍,但是作為老師,我見過了太多孩子幼小銜接時的痛苦了。如果父母沒有能力讓孩子一直處于一個低壓力低競爭的環境中(如國際大陸小+出國留學),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讓壓力在保護消失的那一刻加倍回到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