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不能碰涼水、抱孩子、走路多,會落下“月子病”,一個老人一個“月子寶典”;我們大陸傳統是要“坐月子”的,可在西方國家就沒有“坐月子”的習慣,咱們坐月子,坐就坐唄,反正已經約定成俗,如果不聽老人言,以后落下“月子病”,不要賴我們沒有說嗷,于是可把大陸“小媳婦”嚇住了。什么產褥熱、血栓形成、產后中暑、感染、甚至產后抑郁也來了。那么究竟月子里誰說了算呢?我們說肯定是身體說了算,那么老人的話哪些該聽了做,而哪些話聽聽而已呢?
月子里能不能洗冷水?
產褥期還是盡量不要接觸過冷的水,其原因是:
1、由于產后關節腔松弛,如果洗冷水會出現一定的關節反應,以后可能引起慢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等關節疾病。
2、我們知道,整個孕期孕婦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體內激素水平像云霄飛車似的,在孕期驟升、分娩后驟降,加之分娩時出血多、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子宮、腸蠕動、腹直肌及盆腔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如若冷水侵入將會將寒氣逼入身體,導致機體各項機能下降,影響整個身體機能的恢復,甚至引發全身不適及疼痛。
中醫認為:分娩后,產婦一般都會氣血不足,元氣也有所虧損。如果我們腠理不密,風寒涼氣容易入侵你的身體,造成氣血運行不暢,甚至導致產后身體哪哪都會疼痛。中醫學上所說的腠理,指的是皮膚、肌肉、臟腑的紋理,以及皮膚、肌肉間隙交接處的結締組織,你的身體要靠它來抵御外邪內侵。
俗話說“月子病”是指:出現四肢或關節酸楚、疼痛、麻木,中醫上稱作“產后身痛”,是月子病的表現之一。這種不適往往跟產褥期產婦的生活起居不夠注意、感受了風寒、環境潮濕、陰冷等有關。因此,坐月子還是要盡量避免風寒、注意保暖。
那么,究竟什么時候可以洗冷水?經過調研:基于產后恢復期的規律,一般是過了產褥期,即產后42天可以慢慢接觸涼水。
月子里能不能抱孩子?
過去老人常說:生完孩子不要抱寶寶,小心胳膊落下關節痛的毛病,有道理嗎?這當然也是有道理的,不抱寶寶是不可能的,只是要適可而止:
其實,坐月子對于產后的媽媽也未必能輕松,很多事還真得媽媽親歷親為,比如抱寶寶喂奶;這可是體力活,一天喂7、8次奶,每次喂奶至少30分鐘,就這車轱轆轉,尤其晚上,媽媽的休息就難以保證。再加上換尿布、哄睡等等,時間久了產婦得不到休息。
由于產后韌帶松弛,雙手雙臂酸痛,腰酸背痛等等問題接踵而至;對產后身體恢復極不利。長期抱著孩子,非常容易引起關節勞損,導致媽媽手、脊椎、腰椎盤突出等疾病。所以,月子里,盡量要讓產婦放松和休息,喂奶哄孩子時,也可以借用哺乳枕,減輕手部壓力。
月子里不能多走動?
實踐證明:月子里不走路是不可以的,反而會引起足跟痛。
老人還說:坐月子不要老下地走,小心以后腳后跟痛。呵,這有道理嗎?產后足跟痛是一種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一般表現為腳后跟酸痛、麻木并且可能伴隨著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癥狀。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走路多引起的嗎?今天我們就把這事說道說道:
產后不運動: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月子期間,習慣性地都說要讓產婦不能劇烈活動、不能受涼受風,那么,大部分產婦產后坐月子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好些媽媽說,哎呀,這月子坐的跟坐牢似的——難熬啊。
我們平常人的足跟下都有堅韌的脂肪墊組織,對于體重壓力及運動震動產生的壓力可起到緩沖作用。月子期間長時間的臥床,活動減少,導致足跟脂肪墊發生退化,反而使其變得薄弱,對于體重的支持和運動時震動的緩沖力大大減弱。長時間不走路,足跟脂肪墊不適應會充血、水腫等非特異性的炎癥改變,從而引起足跟疼痛。
而且產后為了利于子宮、盆腔、腹直肌、盆底肌等的恢復,避免靜脈回流受阻,預防血栓形成,產婦應該早早下床活動。
我用了冷水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