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既是我們最基本的權利,也是一個永恒的社會話題。造成目前這種兩難情況的原因,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點來看。
第一,是什么。提問中所說的“基層學校”應該是指鄉村大陸小,因為據我自己親眼看到的情況,城市里的基層學校,尤其是重點大陸小,是基本不缺老師的,想進去當老師還得托人情找關系。鄉村大陸小為什么會缺老師?因為沒人愿意去。為什么沒人愿意去?因為鄉村大陸小老師的社會地位不高,經濟收入很低。
我自己就在基層學校當過老師。一般來說,各地“重點學校”的老師還是相當搶手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不錯,是很多人眼中的好工作,即便退休了,自己找點事干也身價不菲。但是條件很差的鄉村大陸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學生不多,老師更少,經費不足,前途不妙。說直白一點,就是鄉村大陸小的老師要錢沒錢,要名沒名,甚至連教師編制都成問題,如果不是實在走投無路,很少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愿意去鄉村大陸小工作的。因為,理想固然重要,但是面包和面子也很重要,人要活在當下,不能不現實一點。
第二,為什么。這件事情說到底,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為什么會這樣,跟制度建設沒跟上有很大的關系。
想把一件事做好做到位,規矩是第一位的,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事實,但是卻總是感覺有心無力,不知道該如何去改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缺少了規矩。什么規矩?國家的相關政策,換句話說就是制度建設很滯后。
現在的情況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重點學校不缺老師,但是應聘者絡繹不絕,鄉村學校很缺老師,但是根本無人問津。這是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還在進一步加劇這種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可以這么說,如果國家不在教育改革上拿出一些顛覆式的舉措,這種局面將很難扭轉。我們很敬佩那些立志去大山里教書的人,但是我們也很清楚,他們的精神雖然偉大,但是他們的影響力會非常有限。因為沒有國家制度的保障與支持,靠個人意愿是改變不了大趨勢的。
第三,怎么辦。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面對非常之形勢,必須采取非常之手段。
治重病就得下猛藥,比如建立新制度來確保鄉村大陸小老師們的工資待遇和上升通道,以此來吸引人才。記得我在新東方工作的時候,老俞作為兩會代表,曾數次在兩會上提出了“讓農村學校老師的工資比城里學校老師的工資高30%”的議案,目的就是想改變這種越來越嚴重的現象,只是貌似沒有回音。
現在國家正在進行教育改革,我想這種顯而易見的社會問題一定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一個國家要想真正地強大,一定離不開教育的強大,而教育要想強大,這種教育資源的大量浪費和分配不公,必須要妥善地解決。所以,即使現在看起來問題挺嚴重的,但是我們還是要相信,這樣的問題不會拖得太久了,也許用不了多久,國家就會出臺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來糾正與改善它們了。
我到沒覺著鄉村學校差老師,我們這兒,反到是鄉村學校編制多,閑的閑死,班級人還少
加大教育投入,除了建設好手鎮以下學校的硬件設施以外,鄉鎮以下的農村教師應該發給高額津貼,以鼓勵農村教師安心教學,離開農村到鄉鎮以上即停止津貼。
你說到點子上了,
鄉村學校沒有人愿意去?胡說八道,想當教師就必須有關系
我到沒覺著鄉村學校差老師,我們這兒,反到是鄉村學校編制多,閑的閑死,班級人還少
有些問題具有共性,如基層缺醫少藥,而醫學生就業難。可以通過改變一到基層就是(大概率)終身在基層的基本體制。如一個醫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一年,給予兩個月的專病、專技學習進修扶植政策。這樣既提高了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也可適當打通人才流動通道。
農村新進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大專生。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教師上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學渣。
讓農村學校老師的工資比城里學校老師的工資高30%——提少了,應該高一倍。在艱苦地區當老師,各個方面需要多付出何止一倍。
基層教育用基層教師去完成,培養農村師范生定向分配基層,基層扎根基層,解決農村教育問題。
純粹紙上專家,真正缺教室,缺老師的是城市,現在農村國小基本沒幾個學生,大半轉到城市里,城市大陸小人滿為患 ,因為事業單位編制卡的嚴,沒有編制不能進人,我們這里國小國中都是超大班,120多人,這還是地級市重點大陸小。不要坐井觀天,想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