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故事
關于物質獎勵的危害,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老人非常喜歡清凈,但是附近有幾個頑皮的孩子,每天都在老人的房子周圍玩耍,老人想盡了各種辦法要阻止這些孩子,但效果都非常不好。
后來老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
有一天,他對所有的孩子說:“非常感謝,你們能來我院子里玩耍,為了表示感謝,我愿意給你們每人兩美元作為獎勵。”
這些孩子當然不了解這個老人的意圖是什么,第二天仍然過來玩耍,但這次老人只給了這些孩子一美元。
雖然這次拿到的獎勵和上次相比少了一美元,但是孩子還能夠接受,第三天他們又來了,但這次老人只給他們了5美分,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已經表現出了不滿意,但孩子還是勉強的接受了老人的獎勵。
第4天這些孩子又來到了老人的院子進行玩耍,但是老人對他們說:“最近我的經濟狀況太糟糕了,我現在沒有錢給你們了。”
這些孩子聽過之后,非常氣憤的離開了院子。
2.一個實驗
心理學家德西也承受過一個事件,發現金錢等外部強力會削弱人類的行動動機。
德西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邀請了兩組學生在不同的房間里玩立體積木拼圖,每個房間都擺放有娛樂雜志。
然后要求這兩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用積木拼出制定的圖案。
并且在實驗之前對第一組學生說,如果拼圖能夠拼正確則會有金錢獎勵,而對另外一組學生沒有告知任何獎勵。
實驗經過10分鐘之后,他告訴了這些學生,你們現在可以自由活動,但是他在離開房間之后,通過鏡子觀察,這兩組學生的不同反應。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一般會放下積木,去翻看雜志,而另外一組學生則在繼續研究拼圖。
3.物質獎勵為什么會有副作用?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不恰當的激勵,會削弱一個人的內部動機。
有很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認為,孩子本來就充滿好奇心,充滿探索的欲望,即便是沒有任何外在的獎勵和懲罰,在興趣、內在滿足等因素的驅動下,他們也愿意做一些事情,因為這些行為能夠給他們帶來快樂和成就,從而讓他們感到滿足。
如果學生在做某件事情時,家長沒有分清楚,孩子是受內部因素驅動還是受外部因素驅動?
孩子做某件事情,可能只是覺得做這件事情有意思,做這件事情能夠給自己帶來成就感,但家長和老師錯誤的認為,孩子做這件事情是為了獲得獎勵,為了獲得表揚這種錯誤的表揚和獎勵,往往會改變孩子原來的認知結構,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歸因方式。
舉個簡單例子,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有些家長的做法是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你下次考試成績進步,你進步一個名次,我就直接獎勵你100塊錢,這些錢你可以自由支配。”
讓這樣的做法看似是在激勵孩子,但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你就會發覺孩子的想法可能和你是不一樣的。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有信心,覺得自己能夠把這些獎勵拿到手,那么他在考試,甚至學習的過程中,每天都是在盤算,我這些錢拿到手之后,我應該買什么呢?我應該怎么花這些錢呢?如果他的心思都不在學習上,學習成績怎么可能取得進步呢?
再或者,你給孩子設定的目標可能有點高,此時孩子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既然這些獎勵我也得不到,還不如現在玩一會兒。
并且父母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學習是比較苦的,正是因為你比較苦,所以我才會給你獎勵。
物質獎勵有這么多的弊端,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那么物質獎勵,是不是就不可用了?
答案是建議慎重選擇物質獎勵,如果非要用物質獎勵的話,主要是要把物質獎勵和孩子的內在動機聯系起來,嘗試把外在驅動轉化為內在驅動。
4.如何把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
通過前面的分析,不難發現,要想讓激勵產生應有的效果,最關鍵的是要讓激勵和目標相一致。
-
第一,表揚和獎勵盡量以過程為導向。
家長在表揚或者獎勵孩子的過程中常見有三種評價。
第一種是整體性的判斷,指向的是孩子自身,比如你真聰明,你真是個好孩子。
第二種表揚和獎勵方式,是以結果為導向進行判斷。比如你這次考試成績非常好,下次繼續努力;你的作業和上次相比整潔了很多。
第三種是以過程為取向的表揚和獎勵。表揚者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會重點關注孩子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行動,付出了哪些努力,有哪些是值得孩子堅持的?
當然最有效的激勵方式是第三種,在獎勵或者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孩子為達成目標付出的努力,或者是采取的策略。
比如,你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寫作業,并且你知道孩子特別喜歡看動畫片,那么這時候你就不要給孩子說:“你好好寫作業,寫完作業之后,你就可以看20分鐘的動畫片。”
而是應該給孩子說:“讀課文、做作業是一種學習,你看動畫片也能夠從里面學到很多內容,上次你看的那個動畫片,里面有很多歷史、地理、文化方面的知識,我自己也沒聽說過,你寫完作業之后,咱們一起看。”
當你這樣告訴孩子時,孩子就會明白,我看動畫片并不是為了逃避學習,看動畫片和讀課文都是為了獲得知識,并且我還能夠知道一些爸爸、媽媽不知道的事情,這會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
第二,把外部激勵轉化為內在激勵。
人類在幾千年的進化過程中,大腦已經形成了一種內在的獎勵機制,一個人完成一項有挑戰性的任務,或者是學會一個新的知識之后,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產生一種愉悅感。
而這種愉悅感主要是來自于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和內啡肽。
多巴胺會讓人產生快感,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而內啡肽不僅會讓人產生抑郁感,而且會有止痛的作用。
因此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或者是想做某件事情時,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
比如,在做家庭作業時,可以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決定什么時間寫什么作業,以及什么時候開始寫作業,只要孩子設定的目標,能夠保障按時的完成任務,不至于產生太大的問題,父母盡量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再比如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特別差,不愧自己制定的目標,這時候你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制定一個目標,然后爸爸媽、媽給他提供一些建議,再或者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制定目標。
-
第三,給孩子設定合理的目標,讓孩子有成就感,進而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能夠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雖然孩子天生就充滿著好奇心,充滿著探索的欲望,但是這種好奇心和挑戰的欲望是非常薄弱的,父母要注意引導和保護。
比如,在給孩子設定學習目標時,盡量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設定的目標要讓孩子跳一跳,能夠夠得著。
一般情況下,設定比孩子的實際能力高30%左右的目標,既能夠激發孩子的挑戰欲望,同時又不至于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另外,動機和興趣愛好之類的本身就帶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往往會把對老師或者是對父母的感情,直接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如果孩子從父母那里得不到任何情感上的支持,那么即便是你用盡各種辦法,甚至威逼或者利誘,孩子的行為仍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好文章,看到了遲了[捂臉]
說的太對了,太好了。只不過自己的孩子上高一了,是不是有點兒晚了?
我覺得這個事兒,放到玩行動電話上,不好使
寫的真真的[贊][贊]非常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