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管*
連接于導氣式武器身管上的管筒,內有活塞,活塞桿的一端連于活動機件上,發射時,彈頭在堂內通過導氣孔,火藥氣體由此孔逸出,推動活塞完成自動循環動作。
*導氣孔*
導氣式武器槍管上開的小孔,火藥氣體經由此孔流入導氣管,推動活塞完成各種動作。
*機械瞄準具*
泛指機械上用的金屬瞄準具,如表尺,準星和規孔等。英語術語字面是“鐵錨具”,是相對與光學瞄準具而言的。
*硯孔瞄準具*
一種金屬制瞄準具,通常這種瞄準具的表尺上有一小圓硯孔,通過它和準星配合瞄向目標。
*光學瞄準具*
又稱光學瞄準鏡,利用光學原理制成的瞄準裝置,又鏡頭,鏡體和照明裝置組成。
*紅外線瞄準鏡*
用近紅外光源照射目標,目標反射紅外光,使光電變換成像而進行夜間瞄準的儀器。由紅外線探照燈,光電變壓器,瞄準鏡和電源等組成。
*槍用高射瞄準具*
一種環形縮形瞄準具,主要用于對空中目標射擊,由機坐和前后照準器組成。
*微光夜間瞄準器*
以像增強器為核心器件的夜間外瞄準具,其工作時不用紅外探照燈照明目標,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標所反射的光線通過像增強器在熒光屏上增強為人眼可感受的可見圖像來觀察和瞄準目標。
*照門式瞄準器*
由照門和準星構成,射擊時用于瞄準。照門有不同形狀:半圓形,矩形,三角形等。準星也有矩形,三角形等不同結構形式。
*瞄準盤*
一個硬質圓片,中間是靶心,靶心上有一小孔,然后掛于木樁上,供訓練瞄準時使用。
*缺口*
又名“照門“,瞄準裝置的一部分,通常位于表尺上,有方形,三角形,半圓形,圓孔形數種。與準星相互構成瞄準基線,用以瞄準。
*準星*
瞄準裝置的一部分。通常位于槍口上端。有圓柱形,三角形,長方形等數種。與表尺缺口相輔,構成瞄準基線。有的可以方向和高低移動,以便修正。
*常用表尺*
與表尺“3”相同的表尺分劃。在表尺鈑上通常用“II”或“D”表示。在戰斗中來不及測定距離和更換表尺分化時,可直接用常用表尺瞄準目標下部實施射擊。
*瞄準桿*
一種作為輔助瞄準點的標桿,以此來確定火炮正確的方向角和高低角。這個術語用于炮兵射擊中。
*光電測距儀*
亦稱光速測距儀,用調制的光波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測程可達25公里左右,也能用于夜間作業。
*紅外測距儀*
用調制的紅外光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測程一般為1-5公里。
*激光測距儀*
以激光為光源的精密測距儀器。若激光是連續發射的,測程可達40公里左右,并可晝夜進行作業。若激光是脈沖發射的,一般絕對精度較低,但用于遠距離測量,可以達到很好的相對精度。
*微波測距儀*
利用微波作載波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操作簡便,測距精度較高,測程10公里以上。
*擊錘*
用以打擊針尾端使之前進擊發槍彈底火的一個零件。擊錘有回轉式的和直動式的兩種。
*擊錘軸*
把擊錘固定在武器得一定位置上的軸銷,擊錘可在其上轉動。
*擊錘扳手*
外露擊錘上的扳手狀實耳,為一小杠桿,便于用手搬動擊錘待擊。
*擊錘支座*
擊發機構的一個部件,用以支撐擊錘。
槍衣—-用皮革,帆布,處理過的布料,塑膠布或其他防風雨,防日曬的材料制成的罩子,套在槍上,以防塵土,風沙,日曬,雨林。
槍柜—-一種存放輕武器或展覽用的柜子。
槍架—-用于存放槍支或展覽用的架子。
槍管壽命—-一般指武器在喪失其彈道性能以前所能發射的彈藥數量。槍管壽命的衡量標準通常有下述三大陸法:
1.散布圓半徑增長量—-一般規定在100米的射擊距離上包含總彈著數50%的圓半徑為開始射擊時的2-2.5倍時,則槍管壽命告終。
2.彈著點橢圓孔的數量—-在對100米距離上的主靶射擊時,靶上彈孔長軸與短軸之比大于1.2時即可認為是橢圓孔。當小口徑槍械橢圓孔達20%,大口徑槍械達50%時,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
3.初速下降量超過允許值—-一般允許值,小口徑槍械為50%,大口徑槍械為10%,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
槍管鍍鉻——從槍管的坡膛開始,在內表面上鍍以35–440微米的鉻層,溫升愈高,鍍鉻層應愈厚。這是目前提高槍管壽命的主要方法。
槍管外型——在槍管外型上常根據需要結合一些其他零部件。如準星座、表尺座、刺刀座、導氣箍、氣套、提把等。為了便于加工和控制壁厚差,以及避免外型上有不規則的突起,常將槍管外型設計成一個回轉體。
槍管尾部——通常與機匣或節套相連接,尾端面的形狀與閉鎖機構和退殼機構的型式有關。槍管的尾端面和槍膛軸線是槍膛的主要設計基準。為了承受槍機的撞擊,并在減小彈膛部分外徑后仍能保證發射時的強度和減小進彈膛口部的磨損,常將槍管尾部進行局部淬火。
槍口形狀——槍口形狀對武器的射擊精度有很大的影響,槍口的幾何形狀必須規則、對稱,端面應垂直于槍膛軸線,并且在勤務使用中不易碰傷 。
射程—由彈道起點到火身口水平面落點的水平距離。分為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亦稱有效射擊距離,武器對各種目標射擊時能獲得可*射擊效果的距離。各種武器的有效射程依其性能和目標種類而定。
最大射程——射彈所能飛行的最大距離。是武器戰術技術性能之一
最大射程角——能獲得最大水平射程的射角。真空彈道的最大射程角是45度,而空氣彈道的最大射程角隨武器和彈藥不同有差異。
射速——射擊武器在1分鐘內發射的彈數。分為戰斗射速和理論射速。
戰斗射速——亦稱實際射速,戰斗中射擊武器在1分鐘內發射的彈數。計算時,包括瞄準、擊發、重新裝彈和轉移射向等動作所需時間。
理論射速——亦稱射擊頻率,射擊武器通過計算和試驗而得出的1分鐘內能連續發射的彈數。計算時,只考慮活動機件一個工作循環所需要的時間,不考慮裝彈、瞄準時間,也不考慮自然條件對射擊的影響等因素。
初速——彈頭脫離槍(炮)口瞬間的運動速度。相同的彈頭,初速大的,射程遠,侵徹力大,反之則小。
戰斗重量——亦稱戰斗全重,乘員滿額,彈藥、油料、冷卻液裝足,隨車工具、備件和附品配齊時,戰斗車輛的總重量。根據戰斗重量,可以計算車輛能否通過橋梁與合理地組織運載。
侵徹力——亦稱貫穿力,彈頭鉆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其大小主要決定于彈頭質量、彈頭活力的大小和物質的性質。通常以侵徹一定物體的深度來表示。
射擊故障——通常由于彈藥和武器弊病等原因造成的射擊中斷。
射效矯正——通過試槍檢查,對不符合預期射擊效果的武器進行矯正和修理。
維護保養——對武器器材的檢查、試驗、修理、配裝、分級、回收等。
膛口裝置——安裝在武器膛口,利用彈頭出膛時火藥氣體向外噴射對其產生作用而達到一定效果的裝置,如制退器、減震器、消焰器等裝置。
制退器——安裝在膛口,一方面減少火藥氣體經中心彈孔向前的流量,從而減少對武器的后坐力;另一方面自測孔道流出改變氣流方向和大小,向側后方噴射,從而又給武器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裝置膛口制退器,由于減少了發射時的后坐沖量,從而提高了武器射擊穩定性,并可減輕武器重量。
助退器——槍管退式武器中利用它加速槍管的后坐運動,有利于可*地完成自動動作,從而提高武器的射擊頻率。
減震器——用以改變膛口流出的部分氣流方向,以減少射擊時槍口的跳動,提高手持式武器的連發精度的裝置。
消焰器——發射時減少膛口火光的裝置。膛口安裝消焰器后,一部分沒燃盡的火藥微粒在流入消焰器內得到燃燒,因此減少了一次焰;同時氧化不完全的氣體在消焰器內,使二次焰在消焰器內部形成,不致暴露在外界,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
消音器——用于減弱射擊噪音的裝置。一般消音器只能達到減弱聲音,盡可能做到微聲。
準星金屬插片——一種可更換的準星組桿上的金屬片,以便在不同的射條件下選用最合適的準星,通常用于射擊比賽用槍上。
膛壓——火藥氣體燃燒時在槍(炮)身管內產生的壓力。
———————END——————
來源:特戰之家新版
圖片|網路
文章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號觀點
輕武講堂&墨將點兵,
業界小鋼炮!喜歡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