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度還沒空調的夏天:大陸古人如何納涼?真大智慧

雖然立秋了,但三伏天的太陽仍舊馬力十足地維持高溫模式。

酷熱之下,人類一邊吹著冷風吃著冰棍,一邊吶喊:發明這些的人都是神仙!

那么,古時候沒有現代這些避暑神器,人們是怎么度過炎炎夏日的?

首先,別以為古代的夏天沒有現在熱,

根據《續天津縣志》記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農歷五月的天津熱到泥土石頭都被烤焦了,很多人都被熱死了。

在《大陸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卷三)》中也有所記錄:1743年清朝乾隆時期,7月下旬華北地區下午均溫高于40攝氏度,峰值最高時達44.4攝氏度。


大陸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氣候變化研究首席專家張德二研究換算

面對這能把人熱死的夏天,古人納涼避暑的智慧體現在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先說吃冰納涼,這件事在大陸很久之前就出現了,并非現代人專屬,

起初,舌尖上的降暑是帝王高官們的專享,早先人們沒有掌握夏季制冰的方法,所以需要家中有地下冰窖,隆冬時節把冰塊放入儲備,來年盛夏啟用,


芒碭山西漢梁王墓中冰窖

直到唐朝末期,人們發明了硝石入水吸熱制冰,這個發現,讓反季節造冰變成現實,冰沙開始走進街頭巷尾,走進尋常百姓家。


圖源:@東家

宋朝時,小攤販吆喝的冰沙中已經添有水果、果醬了,

牛奶冰淇淋的問世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發現,在牛奶中加入冰塊,冰會凝成像沙泥一樣,入口即化,口感很好,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淇淋原型。

現在用來儲存雪糕的冰柜,古人也早早就用上了。

別看古代不通電,但是古人確實是有“冰柜”的,這個看著就很有年代感的文物,名為冰鑒,作用就是古代的小冰柜,

目前為止,考古勘探發現的距今年代最久遠的冰鑒,出土于戰國時期,

冰鑒降溫利用的是內部的雙層設計,它的內部有一枚缶,夏季,在鑒與缶之間裝入冰塊,然后再往缶內倒入液體,就可通過外部冰塊傳遞溫度,起到降溫的作用,

冰鑒是王侯貴族使用的高端家庭用具,但到了清末,普通市民的家里都有了功能類似現代冰柜的冰桶。冰桶內采用導熱性很弱的鉛和錫,延長冰塊使用時間,

除了吃東西可以降溫,古人們對環境中的物理降溫也很有追求。

這里還要提到一位皇帝——雍正,正是因為他的挑剔,從而有了早期人力機械風扇,

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雜活作》記載: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帝下令做風扇一把,

雍正設計風扇示意圖之所以有這個提案,是因為雍正嫌扇扇子的奴才身上汗味嚴重。

為了讓出汗的仆人離自己遠一些,他提出在扇柄上增加一根拉繩,然后在屋子的北墻開一個口子,讓拉繩沿洞口伸出屋外。

這樣,宮女太監就可以在外面通過拽動繩子扇風,原理類似老式電影放映機,

除了扇子,古人還為自己做了別致的“空調房”,他們利用冷水循環,水車送風,

這種以水降溫的涼殿,便是皇宮中另一種消夏方式,

根據《唐語林》記載,唐玄宗有一座為夏日避暑專設的涼殿,玄宗座位后方立著一輪水車,通過水車轉動,將清涼的水送往屋檐,水流順勢而下,形成一道人造的水簾。人們借水汽送來涼意,驅逐悶熱。

而平民百姓想要享有涼殿不太現實,于是,老百姓們發明了涼棚。

涼棚納涼的原理是避免太陽直射,

人們用席子做棚頂蓋在竹竿上,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蓋出一個高高的遮陽罩,把屋頂和院子罩起來,不讓盛夏的陽光直射到墻壁上,這樣外墻不容易曬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會很快升溫。

涼棚的棚頂是可活動的,到了晚上,可以拉動繩子打開頂棚,實現透光透風,

時至今日,還有一個近乎零成本的消夏方式被傳承了下來,那就是——“心靜自然涼”。

如果一直浮躁著冷靜不下來,那可以試試給自己來幾個冷笑話聽聽,沒準連空調錢都省了呢。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