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內平均每天病例新增超10萬,有時候單日新增可高達16萬,這是德爾塔病毒和拉姆達變異株雙雙襲擊下的美國疫情簡況。
至于其他國家如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單日新增病例或幾萬,或上千,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美國正進入新一輪covid19病毒大流行,并于美國時間8月12日正式批準了covid19疫苗第三針的使用,18歲或以上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可以接種。
以色列、英國、法國、泰國、印尼等國家也先后宣布或已推出第三針疫苗,讓其國民接種,
在大陸,據官方數據,從南京市開始的這一輪德爾塔變異株傳播,至今已經在大陸18個省48個市出現,全國病例連續上升超過20天,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282例,有156個地方被升級為中高風險地區,這一段時間,拉網式大排查,也成了一些地方應對疫情的重頭行動,
與此同時,隨著發達國家陸續推行放開策略,不再對疫情進行強管控,人們開始討論大陸會否面臨開放落差,是堅持動態清零還是長期來看要與病毒共存的爭論在大陸輿論上也是吵得激烈,
在這個背景下,YouMeLive科技獨家專訪了著名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專家曾光,
他告訴我們,當前大陸對疫情必須堅決清零,這是現階段必須做的事情,至于放開與否,那是后一階段的事情。
他相信,國家的決策會與時俱進,表現的更靈活和更具有彈性,為后續的調整留出了空間。在本土免疫防線筑牢之后,大陸會轉變防疫策略,選擇放開。
曾光也透露,明年的冬奧會是一個防疫策略嘗試轉變的契機,大陸正在為此進行著冷靜客觀而緊鑼密鼓的籌備。
身為資深的流行病學家,曾光研究員曾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公共衛生顧問,2020年初武漢疫情發生,他是和鐘南山、李蘭娟、高福等院士一同前往武漢調查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之一。
在專家組新聞發布會上,曾光代表專家組向公眾呼吁:為了避免春運造成大面積的病毒傳播,大家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的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之后,武漢正式封城76天,
曾光長期工作在疾病控制和應急反應的學術前沿,參與處理解決大陸重大、復雜的公共衛生事件,關鍵時刻多次向國家提出重要公共衛生對策建議。
2003年SARS疫情防控期間,他是當時國務院赴北京非典型肺炎督察組成員和北京市非典型肺炎防治顧問。
以下是專訪內容:
1,不要盲目樂觀,不要麻痹大意
YouMeLive科技:有觀點認為到8月23日,也就是一、兩周內,這一輪由南京開始的疫情就會結束,您怎么看?
曾光:我不知道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什么,是基于病毒本身的變化,還是防控漏洞沒有了?作為流行病學家,我本人向來是不做這種預測的。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要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covid19病毒變異株侵入大陸,像個新敵人,它無孔不入,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防線都抵擋不了,既便是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比如越南、大陸臺灣,都被它突破了,疫苗接種比較多的一些國家,像美國又出現第二波傳播了。而在我們周圍像日、韓等國,情況也都差不多,它進入大陸,突破了我們局部的防線,想進一步擴大推進,的確是遇到很大的阻力,因為我們的防控模式和其他國家不一樣,
不過面對這個德爾塔變種,我們也是遇見了一個比過去原始covid19病毒更為強大的對手,非常強大。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目前的形勢是兩軍對峙,戰況猶酣,沒到收兵的時候。因為現在不確定性還很多,要提醒政府怎么加強我們的防線,而不是松懈下來,要以變應變打好這一仗。
現在可以這么說,南京有南京的問題,新發現的問題,接種疫苗者被感染了,到了揚州有揚州的問題,每個地方都暴露了自身的漏洞,這都是我們說的不確定性。如果對這種不確定性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談短期內可以罷兵,盲目預測勝利,我認為不一定科學,雖然現在這個變種屬于再發現的病毒,也都是局部的問題,但這次清零確實難度比以前大多了,是沒有過的。
YouMeLive科技:您講到防控漏洞,需要警惕的最大漏洞是什么?
曾光:最大的漏洞,首要我覺得一種厭戰情緒、疲態心理,好像戰疫時間很長了,大家對清零的策略有所疑慮。現在學界開始也在討論,大家有不同看法,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但我覺得現在階段大陸要堅決清零,必須克服這種麻痹、厭戰的思想,這個要不克服,那就不是小漏洞了,是大漏洞,
2,大陸現階段的防疫任務:清零
YouMeLive科技:為什么必須堅決清零?
曾光:第一,因為過去我們清零獲得了很多紅利,我們去年是世界唯一一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國。我們對于病毒防控的興師動眾的代價,相比于GDP的發展和收獲,可以說是紅利太多了,過去的清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把經濟增長拿出十分之一來,也比清零所付出的成本高。當然,我希望以后的清零能投入小一點。我們現在也沒有理由不清零,我們還有這種能力,投入得起,只不過我們所面對的敵人更強大了,我們不能退縮,
第二,我前面講到不確定性多,在情況還不太明確的時候,我覺得該打的仗還得打,變種病毒傳播得太快,就要求我們采取的力度和頻次肯定比過去要增加,
第三,堅決清零,也是基于大陸的國情,對老百姓我們得負責啊,大陸的老年人口規模相當大,在世界上可以說是老齡人口絕對數最多的國家,我們的慢性病患者也多,這是我們的國情,
YouMeLive科技:那這個清零的度怎么掌握,怎么樣避免走入極端,過猶不及?
曾光:確實是里頭有一點難度,在某些情況緊張的時候,我個人認為可以適當擴大核酸檢測范圍和次數,擴大隔離范圍,但也不能籠統地認為是最優的,當然這個做法也是我們以前遇到其他疫情應對時經常生效的做法,但在過去的疫情中投入沒有這么大,也能把它控制住,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多總結、多交流經驗,能減少清零的成本盡量減少,老百姓也就更容易理解我們的初心。
我認為在這方面現在老百姓有些訴求也是合理的,我只是提醒一點,在清零過程中,我們也要尋找一些規律,還可以更智慧一些、更聰明些,少一點大水漫灌,多一點精確防控。這樣的話,于國于民是有利的,
YouMeLive科技:打個比方,某個上萬人的大型聚居區,因為出現一兩例陽性病例,上萬人一同被隔離,像這種做法,有必要么?
曾光:不能簡單看這一兩個病例,要知道這是傳染病,而不是慢性疾病,傳染病的傳播效率是很高的,你看到的是暴露出來的一兩個人,但你知道冰山下面有多少?不知道。
拿過去武漢covid19疫情初期來說,早期的應對也是這樣,我當時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之一,去到武漢,當時當地的病例將近三百人,我們建議封城。當時很重要的一點判斷是,這三百人是冰山上的一角,下頭也許是十倍、百倍。
傳染病流行是呈幾何增長的速度,后來國際著名的科學雜志《自然》上有一篇文章就分析,說大陸的武漢封城要是晚一周,就會擴及到三個武漢,晚兩周就擴及到七個武漢,晚三周就擴及到十個,所以我們希望早期就能管控住,早期防控力度大,比你擴散后再去應對,所付出的代價要小很多。
我覺得賬要這么算,在局部防控上,可能我們投入的兵力是多了,可能換句話說,甚至老百姓認為擾民也多了,你要從全國、全局上看,每個地方的防控投入都是為了全國大局安定的戰略服務的,就像武漢封城一樣的,那是個沒有預案的做法,武漢的老百姓受了很多苦啊,那是必然的,但它是為全國承擔的苦難,我們要理解它。
YouMeLive科技:問題是,此伏彼起,集中力量摁滅了這一頭,那一頭又起來了,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曾光:看起來是此伏彼起,但我們之前每天處理病例數最多的時候,也就三位數,放在世界上來看,這算什么數字?極低。現在美國一天增加十多萬,多的時候甚至將近二十萬病例,在不久前的東京奧運會期間,就東京市一天出現三千到五千病例,更別說整個日本了,而我們是全國病例數都很低,所以說病毒變種這次的突破在大陸是遇到了很大抵抗阻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樹立信心,
有些地方比如說至少這一輪的始發地南京市,這幾天就沒新病例了,這是很好的情況,南京那么嚴重都能做到清零,這對其他很多地方的能力提高,是有示范作用的,我認為這次也是促進地方應對能力提高的過程,
YouMeLive科技:當前關于清零還是共存的爭議很強烈,您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
曾光:每場戰役、每個時點,都有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現在的這個時點和階段,我認為不是讓你開放的問題,是要你去打殲滅戰的問題,是要你加強疫苗接種的問題,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問題,此時此刻是要做這件事,
對大陸來說,不要盲目學習外國,只能在自己的國情下做出自己的決策,
3,防控策略轉向,不能操之過急
YouMeLive科技:大陸會調整防控策略么?會放開么?
曾光:事實上我覺得大陸也會走這個路的,但我們制定政策頭腦要冷靜,不能操之過急,我本人很關注英國的放開,另外就是新加坡,他們是很慎重的,因為新加坡疫苗接種率比英國還高,他們的放開是一點一點穩步試探性地放開,他們是率先“吃螃蟹”的人。那我們就先看看他們吃得怎么樣,到底是新加坡模式還是英國模式還是以色列模式的放開,哪個更好,他們是怎么放開的,有什么教訓?我們看一看,學習一下,正反兩方面都學習,我們大陸這么多人口,我不主張大陸首先吃這個“螃蟹”。
YouMeLive科技:需要達成什么樣的前提條件,大陸才可以放開?
曾光:我們的清零到什么時候為止?我看就是到我們內功練好了,大陸免疫屏障安定了,把變種傳播控制在確實是很少有重癥病例發生了,我們社會可以承受了,對我們健康威脅不那么大了,換句話說,covid19病毒和其他傳染病相比不占優勢了,危害不大了,我們就可以改成常規防控了,現在還不到火候,
國外為什么能開放,像英國,你別看他疫苗接種率高,他自然感染率也高啊,已經建立自然免疫基礎了,再加上接種疫苗,我說它是兩個免疫覆蓋在一起了,大陸只是一個計劃免疫接種的覆蓋率在推進,自然感染的免疫覆蓋微乎其微啊,千分之一到不了,萬分之一,也就是這樣的水平,我們是免疫屏障完全靠疫苗接種。另外過去接種的疫苗是原始毒株抗原,現在變異了,流行德爾塔了,以后可能還有別的變異株,就要求我們的抗原更新得及時跟上變化,另外疫苗接種以后,幾個月后抗體下降,雖然可能還存在細胞免疫,但總的來看,接種疫苗后的再感染現象還是出現了,我覺得怎么加強免疫,打第三針,怎么打,這些大陸先打好內功,之后再開放,對老百姓得負責,
YouMeLive科技:明年就是冬奧會了,到時就是我們不想放開,那也得讓外國人進來,這怎么應對?
曾光:辦冬奧會,我認為這是一個開放的時機,到時候外國人來大陸,還要繼續像我們現在采行這種14+7的隔離期么?不可能了,因為現在為了辦好奧運會,東京就已經這樣做了:各國運動員出發前進行核酸檢測,進入日本機場再進行一次檢測,兩次顯示都是陰性,就可以進來了,雖然名義上在日本本土還有三天的觀察期,其實這三天你是管不了的,運動員們該干嘛干嘛。
當然他們有一個好的封閉管理,比如運動員們不能出奧運村,不能和外界接觸等,這一點做得基本成功。在日本疫情那么嚴重的情況下,奧運會上只發生了四、五百個相關病例,而且絕大多數不是出現在運動員身上,而是外圍的贊助商、體育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更多一些,運動員大概就是百分之十幾吧,他們發現以后馬上采取措施,確保了奧運會能辦下來,
大陸辦冬奧會的時候,也不可能采取對外隔離措施,我們的冬奧會組委會和國際奧委會要提前協商的,要達成一致,他們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國際意志,代表了大多數國家的意愿。我想這也是機會,我們調整一下,這么辦一下看怎么樣?你看從去年十一、今年五一,還有七一大慶這幾個重大節日來看,我們國家都是平安度過的。冬奧會是下一個重要節點,尤其也是在冬天,防控難度會大一些,但我們國家必須管理好,防止外國人傳給我們,防止在運動員中間相互傳播。
為了完成冬奧會,也是需要探索放開的一個過程,目前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一些重要的專家咨詢會我也參加,我覺得還是很樂觀的。現在他們籌備之細一般人無法想象的,比如這次我們冬奧會組委會派出三十多人代表團去觀摩東京奧運會的防控工作,這可能大家不知道。
我們也在向人家學習,雖然他們疫情那么糟,我們也希望從中汲取一些經驗,不是說我就堅決要清零到底,不管青紅皂白,不是這樣的,給大家的印象是大陸在這方面是有很多彈性的,也是比較客觀冷靜地在觀察。
4,還沒打疫苗的人要馬上打,別等
YouMeLive科技:現在有些國家已經推出第三針疫苗,我們國家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
曾光:大陸自己老百姓加強免疫這是必須要做的,至于怎么做,現在專家在研討,但要等最終的決策。現在第三針打什么,我認為各有優點,比如打原有滅活疫苗,有數據證明六個月后抗體水平下來后,再打第三針,抗體就上去了,老百姓也理解,我原來打這個,我第三針還打這個,我們的滅活疫苗也是比較充足的。
但是還有一種思路,講的是第三針打什么最好,而不是打什么最方便,這就需要一些數據支撐,比如是打同源的疫苗,還是異源疫苗的序貫接種?是打滅活疫苗,還是打mRNA疫苗,還是重組蛋白疫苗,還是打不通過肌肉注射而是霧化吸入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對這些問題,國家緊鑼密鼓在研究,
YouMeLive科技:我們的疫苗研發,跟得上病毒變種的步伐么?
曾光:應對疫情上,我們大陸現有的武器庫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們準備進入武器庫的,在申報的有一大批疫苗,包括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而且有的疫苗不是一個廠家,是多個廠家,各種品牌都有,我們希望這些廠家加緊推進研發速度,希望有關部門加緊批準,使我們有一個統一的部門統一來做實驗,這種實驗是很安全的,也可以比較哪種更安全,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YouMeLive科技:對于很多還沒有打疫苗的人來說,他們是該馬上就去打,還是等應對變種的新疫苗出來再去打?
曾光:還沒打疫苗的人當然是馬上就打,現有疫苗馬上就打,這還能耽誤嗎?病毒變種出來后,現有疫苗仍然是有效的,雖然可能不如新的疫苗那樣針對變種更管用,但是它已經解決了絕大多數的問題了。
沒接種的人自己算算賬看,你要是再等的話,不確定性很大,要等下一步疫苗出來,還沒有準確的推出時間,就算出來了,是不是能輪到你也不好說。比較現實的就是現在就打,現在就能夠打上的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可以接種,
YouMeLive科技: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節,病毒變種會不會又一波大流行,怎么避免?
曾光:變異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加強監測檢測,見招拆招,不要沒有信心,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新問題,就是這樣過來的,
避免變種的大流行,我認為不能只顧我們自己的疫苗接種率,還要支援那些疫苗很少的不發達國家,為什么第三針疫苗成為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有些國家要打第三針,世衛組織就勸他們不要打,勸他們先把疫苗給不發達國家,我認為世衛組織說得很有道理,傳染病不會因為你自己國家做得好就平息下來,確實是要有一個全局的觀念,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而且要真誠地幫助,
我認為,大陸決定打第三針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加大對國外不發達國家的援助,我們現在對不發達國家疫苗援助提供達到二十億劑,說明大陸有這個實力,不但要為本國老百姓打第三針,而且要為發展大陸家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