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100%全面屏智能行動電話,智能行動電話廠商和供應商們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實現屏下指紋技術和屏下攝像頭技術,但唯獨Apple仍舊使用劉海屏設計,
自從iPhone X采用“劉海屏”設計以來,消費者對這種外觀設計的吐槽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而面對已經成熟的屏下技術,蘋果為什么無動于衷,堅持使用劉海屏設計呢?難道蘋果不追求100%全面屏嗎?
實際上蘋果并非不追求100%全面屏,也不是對新技術保持觀望,只是從功能性和安全性出發,Face ID仍舊無可取代,
眾所周知,蘋果是一家極其重視資訊安全的科技巨頭,蘋果CEO庫克·蒂姆甚至常常因為用戶隱私問題和臉書CEO馬克·扎克伯格隔空互懟,
因此在Apple看來,產品安全性的優先級要大于產品美觀度和功能性,
為什么說Face ID更加安全?
人臉識別并非是多么高大上的技術,早已經大范圍普及,但是在iPhone X出現以前,智能行動電話上的人臉識別安全性極其低下,甚至一張照片就可以解鎖行動電話。
傳統人臉識別技術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RGB人臉識別,依靠行動電話前置攝像頭獲取人臉圖像。
并通過與處理器中存放的人臉資訊進行比對來解鎖行動電話,優勢是成本低,劣勢是容易被照片、視訊、面具所欺騙,并且夜間環境幾乎失效,目前許多前置單攝安卓行動電話都采用了這種識別技術。
另一種是紅外人臉識別技術,原理上和RGB識別技術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是增加了獨立紅外相機和紅外補光元件。
靠紅外鏡頭捕捉人臉反射的紅外光生成圖像,再與存于安全區域的面部資訊進行匹配。
在安全性上,紅外人臉識別技術相比RGB識別技術要更好一些,因為真實的人臉和紙片、屏幕、面具等對紅外光的反射特性差別較大,因此成像也有很大區別。
另外,紅外光和可見光不同,即使在暗光場景下,紅外人臉識別也能正常運作,由于940nm波段的紅外光并不可見,無需打開閃光燈也能在夜間人臉解鎖。
但盡管如此,紅外人臉識別依然處于2D人臉識別范疇,無需人臉3D資訊即可解鎖行動電話,因此也有幾率被視訊、照片“欺騙”。
相比RGB識別和紅外識別,蘋果的Face ID則要復雜許多,需要用到的元器件有ToF距離感應器、紅外鏡頭、泛光照明元件和點陣投影器,這些元器件共同運作收集用戶人臉3D資訊,其采集的資訊量要遠大于另外兩種識別技術。
首先,ToF距離傳感器用于判斷用戶人臉與iPhone的距離,只有當ToF檢測到人臉處于最適合進行識別的距離內,Face ID系統才會開始運作,避免頻繁開啟導致行動電話續航下降,
其次,紅外鏡頭收集人臉2D資訊,點陣投影器收集人臉3D資訊,泛光照明元件幫助紅外鏡頭和點陣投影器能夠收集到更精準的人臉圖像資訊,
這樣一套復雜的人臉識別系統相比紅外、RGB人臉識別技術都要更進一步,2D資訊、3D資訊交替匹配,大大提升了安全性,根據官網宣傳所示,Face ID的誤識率僅為百萬分之一,
為了實現精準的識別率,Face ID的軟體、硬件構成都十分復雜,成本花費極大,因此很少有行動電話廠商跟進,
雖然Face ID的安全性值得夸耀,但是在疫情期間,只支持Face ID的iPhone給戴口罩的用戶還是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于是有用戶開始抱怨iPhone為什么不支持屏下指紋解鎖,
那么,到底為什么iPhone不支持屏下指紋解鎖呢?
這是因為,屏下指紋解鎖的安全性同樣不如Face ID,
目前實現屏下指紋解鎖的方案有兩種,一種是光電感應方案,另一種是超聲波感應方案。
光電感應方案是目前最主流的指紋解鎖方式,優點是識別速度快,濕手也可解鎖;缺點是屏幕下的CMOS無法記錄立體資訊,易被欺騙,導致整體安全性不足,
超聲波感應方案主要被三星旗艦機型所采用,優點是更加安全,但缺點也很明顯,解鎖速度慢、濕手無法識別,
兩種屏下指紋解鎖方案目前都有較大的缺點,但真正不被蘋果采納的原因是缺少活體資訊檢測,安全性遠低于Face ID。
作為全球前三大智能行動電話廠商,Apple的用戶規模一定是非常龐大的,因此用戶需求也是非常豐富的。
有的用戶更加在乎Face ID的安全性,也有的用戶希望蘋果取消劉海屏設計,讓iPhone更美觀。那么有沒有一種設計能夠滿足所有用戶?答案是有的,
蘋果的最終解決方案:屏下Face ID
8月23日,知名蘋果爆料人同時也是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 再次強調iPhone 13不會采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并透露了Apple的長期目標:屏下Face ID傳感器,
古爾曼表示:“雖然蘋果已經為下一代旗艦iPhone測試了屏下Touch ID,但今年不會成功(推出)。
我相信蘋果將會在其高端iPhone 上全力支持 Face ID,而其長期目標則是在實現屏下Face ID。”
筆者了解到,蘋果在今年年初申請了一項新的專利,可將Face ID使用的傳感器組件放入屏下,
不僅如此,根據專利描述,還可以將指紋識別裝置內置的光電傳感器陣列也隱藏在屏幕下,讓iPhone同時支持屏下指紋識別和屏下3D人臉識別兩種解鎖方式。
對于消費者而言,擁有兩套“生物識別系統”無疑將會帶來更大的便利,如果還能隱藏這些生物識別傳感器,那么也算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但從一紙專利到實際應用,其中還有大量復雜測試工作要做,因此筆者預計沒有劉海的iPhone還要多等幾年才會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