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壟斷一門全球生意!大陸這座小城火了

去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則令人頭禿的數據:在大陸,有超過2.5億人受到脫發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人脫發,

脫發不是病,脫起來要人命,

今天我們講一講統治全球假發產業鏈的河南小城——許昌

許昌有多牛?世界假發之都,憑一城之力承包了全球假發星人的腦袋。

把收頭發小販送上河南首富的位置,吸引總統親自談合作,酋長的兒子主動邀請開廠,對于這種牛轟轟的統治地球的“小事兒”,村口的大媽們是這么說的:“知道吧,美國總統的老婆,也戴俺們這兒的假發。”

一邊種地,一邊參與締造了全球時尚產業的許昌,今天我們拆開揉碎了說兩點:

1、許昌是誰?能治你凌晨3點在小破站熬夜禿的頭嗎?不止是你,據說能治好全世界假發星人的焦慮?

2、許昌人是怎么把這門臉盆換頭發的生意做到全世界,成為宇宙假發中心?

許昌是誰?

許昌位于河南省,上一次站在統治中心是曹操定都許縣,許昌人口約437萬,光在假發這條產業上就30萬人,全許昌有5000多家大小假發作坊,也就是說你去許昌,每14個人里就有1個人在做假發生意,為全世界的假發星人操碎了心,

2018 年大陸發制品出口 36 億美元,占全球發制品80%的份額,其中假發之都許昌一地就貢獻 了10 億美元,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每2秒鐘就能賣掉一頂假發,也就是你一眨眼的功夫,全球每10頂假發,有6頂來自假發之都許昌。

你能想到嗎?大陸假發遠銷國際的關鍵詞竟然是:黑人剛需,有錢人才用得起,

買一頂假發,你預算多少?

好一點的假發,大幾千上萬的都有,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假發~摸摸口袋,加油小伙伴們,難怪非洲同胞說三分之一的工資都拿來買了大陸許昌的假發。

2018年假發出口非洲的份額達到了出口量的37%,由于先天頭發卷曲,緊貼頭皮,難以梳理成形,生長緩慢,一頭亮麗的假發成了非洲姑娘美麗和自信的象征,

因為假發的需求量過高,非洲一些地區還滋生出了專對假發下手的搶劫團伙,非洲有位女士最近就不幸中槍。那一夜,她只是和朋友一塊出去玩,可剛一下車,一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男人就奪走了她的假發。

這….由一頂許昌假發引起的血案。

“我不能再戴著假發出門了,這很危險,”菲利普說,“以前我得保管好我的包包和行動電話,現在我竟然還必須看好自己的假發了?!”

除了治好了中年尷尬和非洲人民對于頭發永遠的痛,許昌還“引領”了美國時尚圈的發展,美國在大陸假發主要出口地中占了 39.2%,美國媒體笑稱,“整個好萊塢有一半的頭發都是假的”,甚至一度網傳碧昂斯一年要花上億從大陸批發假發,一個party一頂假發,日常款啦、夜店款啦、party主題款,甚至賣出了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定制款,

是的,這些假發大部分都來自于同一個大陸小城:許昌。

許昌,沒有天然資源,沒有地理優勢,要啥啥沒有,是如何上位的?

你沒聽說過許昌,但你一定聽說過: “收頭發辮子~收~頭發辮子~”

是不是很熟?

推著腳踏車,車后座左右兩邊掛著兩個大袋子,你可能對推著車的人已經沒印象,但是大多數人的童年記憶里一定抹不去這聲吆喝。

這一聲聲走街串巷的吆喝,開啟了許昌人跟全世界做頭發生意的路子,神奇不神奇,不經意間你也曾跟許昌人、跟這樁統治全球的大生意有過交集,

許昌人收頭發的生計,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左右,當年有位許昌商人白錫和在山東做生意,看到德國商人亨特用鋼針換農村婦女的頭發,加工后高價賣回歐洲,白錫和敏銳的發現了商機,自此,人多地少的許昌便抓住了這門生計,

外行人棄之如敝屣的頭發,在許昌人眼里是黑金,頭發販子們游走淘金。收頭發可是個技術活兒,得會看顏色、光澤、粗細、燙染程度,甚至還有濕度。好與不好,全靠收發人一雙手、一雙眼。有經驗的頭發販子,手往頭發堆里一插,就能知道個大概。碰上不懂行的賣家,一個臉盆就能換一把頭發。要是烏黑發亮的一頭大辮子,面對著會講價的主兒,忍著痛也舍得給高價。

最新報價,25厘米的原發大概能給到600元左右,35厘米的原發賣到1200+都不奇怪

最巔峰時,許昌有2萬人的頭發收購軍團,一把剪子、一把尺、一桿秤加一面鏡子,在世界各地織起了一張收發大網,每年把上千噸頭發匯聚到許昌的大小作坊加工。

從1902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80年的時間,原材料搜集、代加工上,許昌占了生產的大頭,生產——銷售——消費這條產業鏈上,韓國、日本在銷售環節卡死了,利潤分配上,許昌沒有任何話語權,

在商業世界里,沒話語權的意思就是隨時可能被替代。

用鄭有全的原話說就是:“當時找外商經銷,正所謂‘人家把你賣了,你還喊他爺’。具體的活兒我們干,人家賺的錢卻是我們的10到20倍!”

許昌,想掙大錢

搞定了上游貨源還不夠,關鍵是要吃死下游市場,而這同樣也要經歷脫一層皮的煎熬,

這里回答第二個問題,許昌如何干翻壟斷全球的日韓,逆襲上位?

1989年,小商販鄭有全被推上了許昌發制品總廠廠長的位置,想掙大錢,許昌下一步的目標是做自己的品牌。

沒有技術搞高檔假發生產,沒有資金搞研發,沒有渠道對外銷售,三座大山壓在許昌人腦門上。

也是這一年,趕上國家擴大出口政策的浪潮,許昌發制品總廠獲批了210萬的專項資金。錢有了,接著就是技術攻堅戰,發制品的中低檔加工并不十分復雜,但初始技術從何而來?國外企業捏死了搞技術封鎖,純靠人工成本下不去,產量上不去,

沒轍,只能硬造,幾經周折找到了青島韓國工廠退休的老師傅,憑印象畫三聯機的圖紙,再找機械廠做樣機,再反復調試迭代幾十次,

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設備和技術工人,銷售渠道又成了最大問題,東西再好技術再趕超,你的消費者看不著。那會兒也沒淘寶、沒李佳琦,來一波直播帶貨,幾分鐘所有女孩都知道了。

1993年,轉機出現,許昌發制品總廠與美國新亞公司合資組建了中外合資企業——瑞貝卡公司,利用新亞公司在美國當地的銷售網路,撬開一條縫,先滲透進去,再擴散,效果很明顯,瑞貝卡公司當年的出口就達到了530萬美元。

便宜能吃苦向來就不是一個持久的護城河,代加工廠向來是誰便宜用誰,可以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許昌,也可以是21世紀的東南亞,而在這場假發市場爭奪戰中,從瑞貝卡這步棋開始,許昌艱難,也一步步的立起來了,開始走出屬于大陸的高端品牌。

站在日韓的角度,怎么也想不明白,啥也沒有的大陸小城許昌怎么就把自己擠下車了,但是商業世界里就是這樣,這趟車沒坐上就追不上了。

從美國到美洲到非洲,瑞貝卡一步步在全球建立銷售網路,2003年上市,成為A股市場假發第一股;2008年,這場統治全球假發星人的生意,把不甘心一直代加工的小商販鄭有全送上了河南首富的位置。

我們理一下許昌的假發發展史,它幾乎走過了大陸企業可能經歷的每一個階段:

從山寨作坊,靠低價搶占市場,

到技術上追趕國際水平,讓產品走出去,行銷海外。

再到投入重金自主研發,挑戰世界頭部品牌,

最后靠大陸市場資金和自研的核心技術驅動,把工廠開到全世界,

世界這么大為什么偏偏是許昌?

“披荊斬棘”這四個字,更適合許昌,無論是天然資源還是地理優勢,許昌拿了一副爛牌,天然資源匱乏、沒有港口優勢、地少人多。

就是這樣的許昌,于細節中敏銳的發現商機,用腳步丈量世界,敢闖敢拼,在巴基斯坦的炮火下做頭發生意,不甘心只做代工廠,在韓日壟斷下打開局面,為了做跨境電商,40+的許昌人從音標開始一個一個學英語……

借幾句芒果臺《披荊斬棘的哥哥》文案送給披荊斬棘的許昌:

沒有燈塔,就自燃成星夜

無人擲臂,就孤絕地升起狼煙

去見荊棘,炙烈于野火燎過的荒原

披荊為冠,斬棘為袍

……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