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龍之前的食物鏈霸主:高8米體重1000公斤

臺北時間9月1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眾所周知,在恐龍統治末期,像霸王龍這樣的標志性暴龍處于食物鏈頂端,但事實上它們并沒有一直占據榜首,

目前,《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最新研究報告稱,鯊齒龍屬(Carcharodontosauria)是最新發現一支恐龍種群,它們是中型至大型的食肉恐龍,在霸王龍統治地球之前,它們是最頂級的“捕食霸主”。

這種新恐龍被命名為烏魯伯格龍(Ulughbegsaurus uzbekistanensis),該恐龍骨骼化石是在烏茲別克斯坦孜勒庫姆沙漠發現的,其歷史可追溯至大約9000萬年前的下白堊紀,兩項獨立的進化分析研究表明,烏魯伯格龍是中亞白堊紀的第一種鯊齒龍物種。

依據一塊單獨的骨骼化石,即左上頜骨,描述了這個新的恐龍物種,在獸腳亞目恐龍中,上頜骨的大小可用于估計該動物的體型,因為它與股骨長度有關,而股骨長度是一種公認的體型指標。因此,我們能估計出烏魯伯格龍的體重超過1000公斤,體高大約7.5-8米,比一頭成年非洲象更大。

該體型超過了貝斯克提地層(Bissekty Formation)發現的其他食肉動物,包括在同一地層挖掘發現的小型暴龍帖木兒龍(Timurlengia)。因此,這種新命名的恐龍物種很可能是白堊紀早期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霸主,

烏魯伯格龍的名字命名源自15世紀數學家、天文學家烏魯·伯格,在白堊紀晚期之前,像烏魯伯格龍這樣的鯊齒龍從包括中亞在內的古大陸上消失了,這種消失被認為與暴龍的崛起有關,但由于相關化石證據缺乏,人們對這種轉變仍然知之甚少。

烏魯伯格龍的發現填補了化石記錄的一個重要空白,揭示了鯊齒龍廣泛分布在從歐洲至東亞的大陸上,作為勞亞古大陸最后幸存的鯊齒龍,這種大型掠食者與一種體型較小的暴龍共存,揭示了白堊紀晚期頂端掠食者生態位過渡的重要制約因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