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公司到底是軟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ID:SaaSKnight),作者:吳昊,原文標題:《SaaS創業路線圖(120)大陸SaaS公司的互聯網特性》,題圖來自:視覺大陸

前一陣我被問到:SaaS公司是軟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我后來想了想——認為自己是軟體公司的,就是軟體公司;認為自己是互聯網公司的就是互聯網公司,

—— 思路決定出路。

今天我們就聊聊,在大陸,SaaS公司有哪些區別于傳統OP(On-Premises)軟體公司的互聯網特性?

從產品到市場、銷售、實施、服務的價值鏈條,咱們倒著看。

一、服務:持續性

“SaaS的本質是續費”,

大家看看,淘寶、微信、百度……哪家典型的to C互聯網產品是只做一次性收割的生意的?

SaaS更互聯網化,我們看重續費,因此必須提供可持續的服務,

因此除了被動服務的熱線客服,我們還在組織里放置了重要的“客戶成功”部門,幫助客戶用透產品。

客戶成功崗位的KPI中,下面這項是最關鍵的:

金額續費率 = (實續金額 + 增購金額) ÷ 應續金額

所以CSM(客戶成功經理)也會努力通過1v1的服務不斷地獲取增購機會。

二、實施:各展其長的生態

我與幾位大陸頂尖SaaS公司的實施管理者交流討論下來,除了我提出的在“上游”銷售及需求環節做好控制,大家在每個步驟上也提出了更具體和精妙的設計。

例如,定制需求客戶與標準客戶的交付體系建設分開、引入行業專家先做咨詢(引導正確的需求)、售前顧問在贏單后要完成交付階段的業務藍圖設計……都是非常贊的落地實踐。

但我總感覺,我們的交付方式還是傳統了,這和以前做項目交付沒有本質差別,一個個服務大客戶,也許能做高業績,肯定也是有價值的;但沒有成為互聯網公司的機會

有沒有可能產品更輕一些?第一次實施的功能更少一些?(底線是上線的業務能閉環)

有沒有可能逐漸建立生態,把部門行業或區域的售前咨詢、銷售、實施交給合作伙伴去完成?我們SaaS公司只提供標準SaaS/PaaS產品?

這是不是更互聯網化的思路?

我在這個小群里舉了個例子:

后來,也聽說有個頭部SaaS公司已經嘗試,通過行業專家能收到前期咨詢費,這個很贊,

但我還是更喜歡“自己做專業產品,然后請生態伙伴來完成售前和交付”這樣更互聯網生態的思路,

這里面的關鍵是機制不同:我們SaaS公司里,無論如何售前與實施崗位是分離的;而在這些做咨詢+實施的小企業里,老板/合伙人是每個項目的核心,他們長期服務一批企業,更懂每個客戶、更重視每個客戶的交付成敗。

還是那句話,一個有效的機制勝過一萬遍日常管理,

三、銷售:連環刀法

SaaS的銷售與OP軟體公司也是有很多區別的。畢竟OP是一錘子買賣,而SaaS更看重將來能否續費,

最近我也在和一家非常重視服務的SaaS公司聊,是否要在銷售團隊的KPI中加入客戶使用活躍度標準?

這對很多OP軟體公司來說是匪夷所思的吧?

但SaaS公司真的看重這個:銷售代表有沒有選對客戶?有沒有引導對需求?有沒有正確銷售?

第二,SaaS公司的銷售路徑可以是這樣:

我稱之為“連環刀”銷售法:先用一個比較輕的產品(例如5萬元以下)開路,然后通過該產品在企業內的成功應用,客戶自然而然地增購坐席數(Upsell);繼而推薦新模塊(或升級到更高版本)產生交叉銷售(Cross-Sell)

輕產品的交易過程短(5萬客單價產品的平均成交周期在4~6周,1萬左右的產品為2周),交付也快(大約是1~3天 * 1~2人),甚至能電話成交、遠程交付,那效率就更高了。

而當客戶已經成功應用局部產品,再次增購的信任基礎很扎實,內部商務流程也會加快,

這也是互聯網“先快速占坑,再篩選價值客戶”的邏輯。

當然,這套“刀法”需要有層次的產品(多版本或產品組合)來配合。

四、市場

以Dropbox和Docusign的網路效應為例。

前者市場效率高的關鍵是用信箱建立賬號體系,從To C到To B有非常強的邏輯;

后者則是利用自己的先發優勢構建了網路效應,所以Adobe Sign也打不過她。

這里就引出我提出的“SaaS2C2B”的打法:B端形成病毒傳播很難,但C端做病毒傳播則有大量的機會,Slack、Zoom、Dropbox、小鵝通、酷家樂等公司通過C端的病毒傳播,反過來影響B端的采購決策。

這個巧妙的設計,讓他們的營銷效率遠超同行,

再說說內容營銷。

SaaS和OP軟體廠商的CMO,都要背“有效線索”的KPI,

你是招募一個SDR團隊拼命打陌生電話?(推式營銷,Outbond Marketing)

還是通過好的內容(公眾號、短視訊、在線課、直播)吸引目標群體主動留下聯絡資訊?(集客營銷,Inbond Marketing)

未來大的趨勢是集客營銷,這也是更互聯網的做法。

在一次AWS及險峰長青組織的交流會上,我與分布式資料庫PingCAP的CTO黃東旭哈拉。

在資料庫市場上,ORACLE已經牢牢占領了各家企業CTO的心智,作為后來者打破這個品牌認知阻力很大;PingCAP另辟蹊徑,專心經營程式員社區,因為開發者社區生態活躍、產品上手快、適用場景多,其產品深受IT工程師喜愛。如今他們的銷售額已非常可觀,公司估值也超百億,

這樣的營銷思路是否更互聯網化呢?

五、產品

互聯網公司最重視的不是銷售、不是服務、不是運營,而是產品本身。

因為直接幫到客戶的主要是產品本身,而非我們的服務同事,

CSM服務質量依賴產品。

圈里有個說法——“產品不行,服務來補”,其實大家都知道,說這話的角度是CSM同學在面對難啃的客戶時要努力、不能放棄。但誰不希望產品就能解決客戶的問題,不用咱們的CSM去賠禮道歉、用服務態度感動客戶呢?

銷售的“連環刀”(快刀—服務—增購),也依賴于產品的場景及層次設計,

我以前常說,“沒有好產品,銷售越強越是災難”。

優秀的產品自己就會說話,市場的“SaaS2C2B”、病毒傳播、網路效應,這些互聯網特性的玩法,主要還是依賴產品支持,

所以,說到底是不是互聯網公司,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產品有沒有互聯網特點,

有句名言,“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市場、銷售、實施、客戶成功,很多工作都是戰術層面的。產品戰略是最重要的戰略。CEO和CPO需要多花時間去想清楚。

最近,我有幸被大陸幾個大行業里最頂尖的企業邀請,去與他們的科技子公司做轉型SaaS的交流,在每個交流會現場,我首先強調的是:只把OP軟體的功能搬到云上,對客戶沒有價值

SaaS之所以能按PS(市銷率)估值,PS倍數還這么高(2019年還是8~15倍,2021年最有前景的公司已經按30~40倍PS估值了),理由肯定不是簡單重復了OP的能力,而是展現了互聯網特性:連接互聯網資源、訂閱制、通過客戶沉淀的數據為其增值,乃至形成網路效應、提供平臺價值,

六、組織:面向未來

在產品優秀的前提下,組織能力非常關鍵。

SaaS公司是服務新時代企業的,因此SaaS公司自己也要采用面向未來的組織形式:

開放、透明、平等、關,鼓勵創新和嘗試,不要官僚主義、不要一言堂、不要沒有獨立思考的烏合之眾……

對組織發展感興趣的同學有空可以看看這三本書:

第一本《未來的組織》由復旦大學部的章永宏老師與紛享銷客創始人羅旭合著;

第二本講的是著名的“楊三角”——從宏碁、騰訊的人力資源實踐中總結出的著名HR理論;

第三本《不拘一格(No-Rules Rules)》由Netflix創始人斯廷斯與HR方面的專業研究者合著。

我最近是三本書參照著讀的,挺有收獲。

七、總結

總而言之,SaaS模式是充滿互聯網特性的,也只有互聯網公司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在線工具、數據增值,以及產業互聯網改造等競爭中勝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ID:SaaSKnight),作者:吳昊

<!---->SaaS公司到底是軟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src=”https://tp.youmelive.com/uploads/2021/09/23/319330062342217.jpeg” /></p>

<!-- Quick Adsense WordPress Plugin: http://quickadsense.com/ -->
<div class=

4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互聯網公司絕對不能開發軟體,然后軟體公司絕對不能碰互聯網?

  2. saas最大的收益來自于用戶數據

  3. 學習了,謝謝作者

  4. 感謝分享,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