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我們早已習慣了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人類物種,但縱觀我們的進化史,就在不久之前,還有多種不同的人類盤踞在不同的地形之上,舊石器時代的環境充滿變數,各個人類種群一直在四處遷移,與彼此互動,有時甚至會進行混種繁殖。隨著考古技術越來越發達,如今我們可以在“觀察”這些人類種群的生活時,發現更多的細微差別,舊石器時代也變得越來越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而不是博物館中凝固不動的布景。
那么,地球上究竟有過多少種不同的人類呢?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人類學家至今仍未就答案達成一致。
這些爭論的原因之一在于,人類學家可以研究的樣本非常有限。想象一下現代人類的體型有多么豐富多樣,再想象一下用寥寥幾具人體骨骼復原出所有人類的體型——這是多么艱巨的任務,研究人員目前總共發掘了6000具人類化石,而其中能提供遺傳證據的只有少數而已,
研究人員想弄清,這些骸骨中究竟哪些來自之前尚未發現過的人類物種。有時他們只能根據一枚頭骨、或一根手指進行推斷,這項工作既困難重重,又容易招致爭議,
每種生物的科學命名都包括“屬”和“種”,在人類家族樹上,“人屬”最早可追溯至約300萬年前,包含十幾種已得到命名的人族物種(其中也包括現代人類,即智人),而延伸版的人族(包括地猿屬)則可以追溯到600萬年前,
本文將為你介紹五個對人類進化史有所貢獻的人族物種,可以感受一下,古代人類的構成是多么豐富多樣,
1、魯道夫人
要說通過有限的化石證據描述物種存在哪些缺陷,魯道夫人可謂是一個絕佳的例子。科學家曾在肯尼亞科比福拉化石遺址發現了一枚大約190萬年前的頭骨(名為KNM-ER 1470)。一開始,科學家以為這枚頭骨屬于已知最早的人屬之一——能人,但這一判斷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這枚頭骨的腦殼很大;其它能人的大腦體積約為500立方厘米,而魯道夫人的顱骨足可容納約700立方厘米的大腦,此外,魯道夫人的牙齒更大,并且眉骨比此前發現的其它能人頭骨要低。
人類學家最終得出結論:即使將性別差異考慮在內,同一物種的個體差異也不足以解釋這些區別,最終,KNM-ER 1470在1986年被劃分為一個單獨的物種,
2、先驅人
位于西班牙阿塔普爾卡的Gran Dolina巖洞是一處規模很大的考古遺址,其中埋藏的沉積物最深可達地下20米,時間距今超過50萬年,其中最古老的沉積物甚至可追溯至78萬年前,包括一些由先驅人留下的遺骸,
先驅人命名于1997年。其身上既有現代人類的特征,又有一些原始特征,其中有些與尼安德特人和德尼索瓦人頗為相似,有些則更接近智人。最近針對從阿塔普爾卡巖洞化石的牙釉質中提取的蛋白質開展的一項研究證實,先驅人其實是與現代人類、尼安德特人和德尼索瓦人親緣關系非常近的一支“姐妹世系”,這些人種都擁有一位共同的祖先。
3、弗洛勒斯人
目前已知唯一的弗洛勒斯人化石來自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上的Liang Bua巖洞,最早發現于2003年。由于體型較小,他們又被人類學家親切地稱呼為“霍比特人”。他們站立時的身高只有90厘米多一點兒。
弗洛勒斯人的大腦較小,只有400立方厘米左右,但用來在島上捕獵的工具卻與大腦大得多的直立人十分相似。這也許是由一種叫做“島嶼矮態”的現象引起的,
在島嶼這樣資源有限的環境中,體型和大腦體積一般較大的物種往往會朝體重更低、大腦更小的方向進化。弗洛勒斯島上曾經還生活著一種名叫婆羅洲侏儒象的物種(現已滅絕),也是這種進化過程的一個例子,
4、呂宋人
呂宋人是近年來發現的另一個生活在島嶼上的人族物種,約5萬至6萬年前生活在菲律賓的呂宋島上。科學家僅憑13塊骨頭就確定了它們屬于一個全新的物種,包括牙齒、指骨、趾骨和股骨,這些骨頭分別屬于至少三個人,
2019年,人類學家確定了這些骨頭與直立人和弗洛勒斯人之間的差異足夠大,可以算作一個新的物種類型。呂宋人的指骨和趾骨尤其有意思:這些骨頭稍微帶一點弧度,而現存的所有樹棲靈長類動物都具有這一特征,說明呂宋人可能也有在樹上生活的經歷,
5、龍人
最近提出的一個人族物種來自大陸,就在今年六月,科學家剛剛給該物種的一枚頭骨起了個綽號——“龍人”。這枚頭骨雖然早在上世紀30年代便已被人發現,但直到最近才被送到科學家手中進行分析。它來自14.6萬年前,屬于智人的一支“早已失傳的姐妹世系”。
這枚頭骨的眼窩很大,臼齒很大(比你我的大得多),眉骨更是大得驚人,這些都是比較“原始”的特征。但大腦體積卻與現代人類差不多,這次新發現再次提醒我們,根據區區一件樣本確定一個新的物種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這個所謂的“龍人”也許其實只是個德尼索瓦人,但沒有遺傳證據可以確定這一點,無論這枚頭骨的所有人在人類家族樹上位于哪個位置,都足以說明,人類的過去紛繁復雜、糾葛甚多,而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