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時間2021年10月4日17時30分許,美國生理學家戴維·朱利葉斯(David Julius)和美國分子生物學家阿爾代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獲得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也是今年首個諾獎,
據悉,戴維·朱利葉斯是美國加州大學部舊金山分校教授,阿德姆·帕塔博蒂安是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朱利葉斯識別出皮膚神經末梢中存在對熱有反應的“感受器”、辣椒素特異性受體分子TRPV1,帕塔博蒂安在皮膚和內部器官中找到“新型感受器”,能對機械刺激做出反應。
兩人的獨立發現解答了人類是如何與周圍世界互動,為溫度感知和機械感知提供了分子和神經基礎,為與觸覺相關的生理疾病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人民幣736.6萬元)。
據報道,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至今已經120年),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么呢?
根據諾貝爾遺囑,其留下的3100萬克朗其實并不直接用于獎金,而是用于投資理財,其中每年90%的收益會用于評獎事宜,在諾貝爾基金會成立初期,為避免有風險的投資,基金會將資金完全投資于銀行存款和公債上,但是由于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50多年后基金會資產流失了將近60%,
1953年,諾貝爾基金會開始投資股市和不動產,股票牛市盛行以及房地產的大熱,使得諾貝爾基金快速增值,截至2019年,諾貝爾基金會投資市值已超過49億瑞典克朗,獎金數額也隨著基金會的投資收益不斷變化。
1901年,諾貝爾獎最初的獎金數額約為15萬瑞典克朗,到了202年,其數額已達到1000萬克朗,
按照諾貝爾的意愿,諾貝爾獎的獎金金額應保證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繼續從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