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豬企集體血虧。其中,前養豬大王溫氏股份預虧近百億。去年同期,這家豬企盈利82.41億元。
自年初以來豬價持續下跌,養豬暴富再次成為歷史,老百姓倒是暫時能享受到“豬肉自由”,只是豬周期循環往復,也許過不了多久,還得放下筷子。
頭部豬企集體血虧
今年前三季度,5家頭部養豬企業中,除牧原股份實現盈利外,其余4家全部出現巨虧。
溫氏股份以公司加農戶模式養豬,虧損規模最大,10月15日,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預計虧損92.5億元-97.5億元,同比下降212.24%-218.30%。
另幾家養豬企業境況好不到哪兒去,正邦科技預虧69.50億元至79.50億元,同比下降227.92%-246.33%;天邦股份預虧27-29億元,同比下降195.60%-202.68%;新希望預虧59.95億元至63.95億元,同比下降217.91%-225.77%,
牧原股份以自繁自養模式養豬,去年成功登頂“豬王”寶座,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87.04億元,同比下降58.53%。
上述養豬企業發生虧損集中出現第三季度。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以及新希望,分別最低虧損8.22億元、67.5億元、55.2億元、27億元和59.95億元。
頭部5家豬企合計虧損超過200億元,第三季度儼然成了豬企們的一場比慘大賽,上市豬企業績在第三季度陡然下行,與生豬市場價格下滑密切相關,
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數據,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從年初1月5日的46.07元/公斤一路下跌,10月20日(截至下午兩點)價格已跌至20.41元/公斤。9個月時間,豬肉平均價格降幅一半以上,慘不忍睹。
據已公開數據,前三季度,溫氏股份、天邦股份生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8.70元/公斤、20.28元/公斤,同比分別下降46.09%、64%。
副業難救
2019年,在生豬供給下降和非洲豬瘟區域性發生等綜合性影響下,大陸生豬價格在當年3月開始上揚,之后進入史上超級豬周期,每頭豬賺上千元、養豬造富比比皆是,大量行外資本涉足入場,去年底至今年初生豬產能大幅釋放,給生豬市場價格帶來較大壓力。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9月份,全國養豬場(戶)虧損面已達76.7%。
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在豬價暴跌和飼料價格高漲影響下,養殖散戶賣一頭200多斤的豬,要虧損500元左右,
豬飼料龍頭海大集團中報披露,今年上半年以玉米等能量為主要原料的豬、禽飼料均價同比上漲15%左右、普水飼料價格上漲約6%,
在申港證券看來,豬價大跌除了生豬供大于求、飼料成本,還有疾病疫情、物流成本及食品安全等綜合成本因素。
養豬產業化龍頭企業牧原股份,錄得近3年來首次單季度虧損。溫氏股份、天邦股份等多家養豬企業,已準備計提減值準備,
因為豬周期風險長期存在,不少豬企早已拓展非養殖業務,對沖周期性影響,
新希望劉永好在1999年主導企業參股民生銀行,且來自民生銀行的投資收益至今仍在持續貢獻,2020年,公司實現投資收益15.25億元,其中民生銀行實現投資收益13.52億元。
養豬企業中,溫氏股份可能是最會炒股的企業,2020年,公司實現投資收益3.88億元中,炒股實現收益2.05億元。
養豬還是門好生意?
在養豬這件事上,萬達王健林放棄了,原因只有一個,豬周期的魔咒,誰也逃不過,
這沒有嚇退后來者,牧原股份逆勢加倉產能、京基智農在廣東、廣西簽下千萬頭生豬產能投資協議,它們寄望于以規模化降低邊際成本,以此減少來自豬周期的影響,
養豬企業通過盡早布局產能,理論上可以從小賺熬到大賺的年份。不過,這和現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大陸養豬網數據顯示,在生豬養殖行業,每市斤6.5元到8元,覆蓋了絕大多數養殖戶的養殖成本,一旦突破這個成本區間就會出現虧損。
本輪豬周期相比以往豬周期有著特殊性,疫情帶來的成本和飼料成本雙重疊加因素,增加企業綜合養殖成本,導致養豬企業的虧損幅度遠高于前幾輪豬周期底部,
生豬行業整體性虧損已經將近5個月,申港證券研報認為,本輪豬周期內嚴重供大于求短期難以根本緩解,企業除了降本增效別無他法,
養豬界現在活的好的,恐怕是丁磊的養豬生意,據說年出欄量2萬頭,相比牧原股份年出欄千萬頭級的出欄量,充其量只算一個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