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賺深圳一套房?價格暴漲20倍 其實還改變過世界

無論你是不是相關行業從業人員,這大半年相信差友們都有所耳聞,那就是國際海運的價格真的是貴上了天。

就這么說吧,從前從上海運輸一個 40 英尺的集裝箱到美國,大概需要 1500 美元。而在前段時間,價格已經標價快 3 萬美元左右,整整漲了 20 倍。

反映了世界主要航線即期運費的 BDI 指數

而與此同時,集裝箱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40 英尺的集裝箱價格相比去年漲了 2.5 倍多,最貴的時候賣到 5 萬多人民幣一箱,

差評君一打開新聞,也常常能看到什么 “ 因為集裝箱暴漲,躺賺了深圳一套房 ” 、 “ 月入十幾萬輕輕松松 ” 之類的新聞。

但是呢,人類的悲歡往往并不相通,

在少數人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整個世界迎來的卻是一場航運危機。

對于大陸的一些出口商來說,暴漲的運費成本讓人苦不堪言。

有些商品總共也才值個 2 萬美元,運個集裝箱費卻要花去快 3 萬,停工反而更賺錢,,,據說為了不違約,甚至還有商家倒貼了兩百多萬的運費,讓貨物按期抵達國外,

而缺貨的歐美則是另外一幅景象,因為航運危機等因素,咱們給過去的貨物不足,老百姓們已經提前兩個月搶購圣誕禮物了,

可以說集裝箱和集裝箱運費的上漲,讓整個世界都在上演著各種 “ 悲喜劇 ” ,或暴富、或成本暴漲、或缺貨搶購,活脫脫一幅航運危機下的眾生相,

集裝箱價格變動為啥對國際航運的威力這么大,航運危機是怎么產生的?

而今天呢,差評君就準備和大家聊一聊這場危機下的主角——集裝箱,并談談集裝箱背后暴漲的一些原因。

“ 改變世界 ” 這個詞在很多人的眼里,可能只屬于科學發現,或者是互聯網科技發明們。

然而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的是,集裝箱這個看起來完全沒啥技術含量的鐵疙瘩,也深深地改變了整個世界,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個鐵盒子的重要性,那就是:沒有集裝箱,就沒有全球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從廣東陸運到了上海的一大批貨物,它的運費通常要比從廣東海運往洛杉磯的高,。,而這,就是集裝箱帶來的海運革命,

在集裝箱出現之前,其實貨物的運輸是相當得昂貴的,特別是海運。

那時有些東西跨越半個國家運輸都不劃算,更不用說如今的跨越半個地球了,

就拿從芝加哥運輸藥物到法國為例,在集裝箱沒普及的 1960 年,這一趟快遞需要花去近 2400 美元( 約相當于如今的 2 萬美元,約 12 萬人民幣左右 ),占到了貨物成本的四分之一。

要是出口鋼材這類的便宜東西的話,則要花去鋼材成本的 60 % 左右,在當時跨洋的鋼鐵運輸一般都是劃不來的,

其中最昂貴的部分就是海運的港口支出,占到了近 50% 的物流成本,這里面就包括了裝卸費用、碼頭租金、保險費用等等,,,

而集裝箱的出現,就逆轉了當時的現狀,它以一己之力讓海運變成了最省錢的運輸方式。

一個名叫麥克萊恩的卡車公司老板,便是如今集裝箱的發明者,

上世紀 60 年代的他,開始用大小完全一致的箱子裝運貨物,并且用懸臂起重機來替代工人,從而削減巨額的人力成本,

效果也很明顯,他用 3 艘船,裝下了原來需要 6 艘船的貨物,

雖然隨后這個老頭因為一些瞎操作,把自己整破產了,但集裝箱這個東西卻留了下來。

而這個鐵疙瘩也引發一場運輸革命。

集裝箱因為效率高、需要的人力少等原因,無論貨物多大,它們的形狀差異有多大,最后大家都希望把它放到集裝箱里來運輸,

在十多年后,美國和歐洲之間的集裝箱數據就已經超過 100 多萬個,貨物的總運載量也翻了近 20 倍。

除了海運外,公路、鐵路等等運輸方式也開始和集裝箱相匹配了起來。

反過來鐵路運輸要求集裝箱不能太寬、太高( 畢竟要過隧道之類的 )、卡車運輸又要求集裝箱不能太長( 不好拐彎 ),國際通用的集裝箱尺寸標準也就產生了。

所以說運輸革命之下,集裝箱的普及更是一場標準化的革命,它讓全世界的船舶和港口都使用一套標準,不同運輸方式之間頻繁的裝卸不再必要,讓船舶、倉庫、公路、火車等系統之間的多式聯運成為可能,

很快人們發現,集裝箱和其配套標準化設施,讓海運成本降低了 90 % ,

這么說吧,如今路程更長的中美航線,一雙鞋不遠萬里,漂洋過海的運輸成本也才兩塊人民幣左右,而家樓下的快遞柜超時個幾天,或許就得要你個兩三塊。。。

而跨國資本們也開始發現,與其讓當地的工人組裝行動電話,還不如把零件裝到集裝箱里,運到大陸組裝好后再送回來來得劃算,

在運輸成本幾乎大減的情況下,國際分工形成了,各國也能因此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入局這一場全球化運動。

咱們大陸,就可以算是全球化的獲利者,集裝箱革命某種程度上讓世界工廠成為了可能,

而撬動這些這一切、塑造了如今世界格局的,就是集裝箱這個在大伙們眼中科技含量不高的 “ 鐵疙瘩 ” 。

當然,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能讓世界物流車同軌、書同文的 “ 標準化 ” 運動。

而自疫情以來,集裝箱這個改變了世界的玩意兒的價格變動,又引發了世界航運的一場腥風血雨。

背后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咱們疫情中的復產復工做得太好,他們太拉了,

大量的船從大陸把貨物運到歐美之后,發現那邊因為疫情原因無貨可拉,為了趕時間再從大陸來貨,這些船直接空船回來了。,,

這就讓空箱被堆在了歐美港口,其中溫哥華港口的容量就即將用盡,相反,大陸的集裝箱卻相當緊俏,甚至價格翻倍,

另外禍不單行的是,今年上半年臺灣省的長榮海運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而這條路影響了中歐直接六成的貨物貿易。

五月份深圳的疫情,還導致鹽田港停擺過一段時間,而這個大陸大三大港口承擔了中美之間四分之一的貿易量,

另外美國的瘋狂印鈔,讓老美的消費需求旺盛,中美航線成了最熱的線路,

因為太多船進港,港口出現了堵塞,,。這也讓本就不咋好受的國際航運雪上加霜。

而最近呢,海運的價格開始有所回落,有些航線的運費甚至直接腰斬。

只不過,國際供應鏈緊張的局面,似乎還是沒有得到緩解。。,

什么政策分析、經濟形勢的差評君并不是很懂,

最后我只希望一切都趕快回歸理性,畢竟全球化讓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再 “ 堵 ” 下去的話,老美可能要把明年的圣誕禮物都事先采購好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