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業近三年來風光無限,隨著大眾理財意識的覺醒,基金出圈,基金公司在資管行業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地位也顯著提升,為持有人管理資金的基金經理也被人廣泛關注,研究基金經理的文章如今已經汗牛充棟。頭部的基金經理更是被視為頂流,成為各家公司的招牌人物。這些頂流在風光的背后,也經歷著超出常人的工作壓力與強度,
世事無常。11月2日,基金圈里突然傳出噩耗,華夏基金公告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投委會成員、基金經理蔡向陽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1歲。
這個消息震驚了行業,畢竟41歲的年齡實在太年輕了,正是完成了多年經驗積累并將積累轉化成基金收益的大好年紀,而且蔡向陽的過往業績確實相當出色,這著實令人扼腕嘆息。年輕英才的離世總是讓人悵然。
資料顯示,蔡向陽為大陸農業大學部金融學碩士,曾在天相投顧、新華資管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2007年10月加入華夏基金,曾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投資經理、投資研究部行政負責人,2014年5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先后負責華夏回報、華夏回報二號、華夏穩盛、華夏常陽等多只基金和產品的投資管理工作,
目前管理規模達635億元,規模在市場上排名非常靠前,僅在張坤、劉彥春、謝治宇、劉格菘等數名明星基金經理之后,屬于行業頂流之列。
華夏基金此前的宣傳資料
蔡向陽曾6次獲明星基金、金牛基金、金基金等獎項,截止到2021年4月底,其管理的基金累計為持有人創造超250億元收益,代表作為華夏回報基金,目前已經取代王亞偉曾經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成為華夏基金的旗艦型產品,蔡向陽自2014年5月28日接任該基金,任職7年多總回報達到167.07%,年化回報為14.12%,
資料顯示,身高近1米9的蔡向陽除了做投資,還是個愛打籃球、網球,擅長田徑、滑雪等多項體育運動的運動健身達人,不知為何突然離世。斯人已去,往事可追。在緬懷之余,我們來看一看蔡向陽這位基金業頂流的投資思路,
堅守價值風格,長期收益出色,今年業績一般
綜合蔡向陽的各只產品表現來看,業績可謂長期比較出色,短期則一般。
長期來看,管理超過7年的基金實現了164%的收益率,管理超過3年的基金也實現了近90%的累計收益,
看今年的業績的話,包括蔡向陽在內的業界頂流的業績都不算出色。代表作華夏回報混合A近一年的收益率只有1.38%。而從近六個月的收益率來看,跑輸了滬深300和同業平均水平。看一下張坤、劉彥春、謝治宇等頂流的業績,也都差不多,
華夏回報近六個月的業績表現
究其原因,包括蔡向陽在內的頂流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在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中比較吃虧。
按照投資風格來講,主要有這幾種:深度價值、成長價值、均衡風格、成長風格,深度價值、成長價值都屬于價值投資之列,比較關注股票和上市公司的性價比、估值合理性、行業地位;成長風格對估值容忍度高,更關注賽道的寬度與增長率,以及公司的成長性,
今年的行情是明顯的成長性與周期性板塊表現最佳,其他板塊來回調整,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成長板塊估值高企,而多種原因導致的原材料漲價,也使得周期股時隔多年后再次站在舞臺中央。此前被視為基金經理心頭好的消費、醫藥因為行業利空而表現一般。
頂流們大多是價值風格,對于今年的整體行情不太適應,以蔡向陽為例來看,蔡向陽總體的投資特點是“堅持價值投資,精選龍頭個股”,穩健操作,嚴控回撤。
華夏基金資料顯示,在投資中,蔡向陽立足基本面選股,看重個股的業績穩定性與所處行業的長期成長性,著眼挖掘長期牛股。基于深入研究,一旦買入則盡可能長期持有,力爭獲得超額回報,
具體策略方面,自下而上選個股,鎖定各個細分行業的龍頭股。從蔡向陽、張坤、劉彥春這一代基金經理開始,策略基本都已經切換到自下而上根據行業和公司質地選股,再早期的基金經理,如王亞偉那一代,因為處在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普遍還是自上而下根據宏觀經濟周期來選行業、選股票。2010年以后,從經濟到股市都將重心切換到消費、醫療、科技,自下而上逐漸成了主流,現在要找能有自上而下選股能力的基金經理反而不好找,
蔡向陽考量的標準主要是估值合理、高ROE、高壁壘、經營質量良好且能夠給股東創造價值,長期持有享受優秀公司成長,蔡向陽持倉個股約40只,核心持股20只附近。前十大重倉占比40%—50%之間,近年來有上升趨勢。其中白酒、金融、地產、醫藥、建材占比將近6成。換手率在1倍左右,處于較低的水平,
從華夏回報三季度末的持股來看,集中在消費、醫療賽道,只配置了少量的新能源和互聯網公司。這種配置在今年的行業中不太容易出彩,
今年業績出色的基金經理多是新人,幾乎沒有之前的頂流收益率能排在行業前列。與頂流們的風格相比,這些新人也大多是自下而上選股,但更關注的指標是行業景氣度,把所處行業的景氣度作為選股重要指標,所以基本押中了新能源這樣的熱門板塊。而頂流們繼續堅持價值風格,堅守消費、醫藥,業績相對就遜色一些,
基金投資風格沒有優劣之分,投資基金看的是長期收益,不是短期的盈虧,價值風格不適應今年的行情,不代表明后年不會積蓄發力,更不代表長期業績不行。成長風格也面臨標的估值高企后的調整風險,對基金經理來說,最重要的是堅守風格而不漂移,讓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投資有一個穩定的預期,這對行業來說非常重要。蔡向陽今年業績不算好,但基本上守住了自己的風格,
當然頂流們今年業績不好,也跟管理規模高度相關,幾百億的管理資金規模,在中小盤股中騰挪不開,只能投資大盤股。而今年的行情也是以中小盤帶動為主,也讓蔡向陽們比較吃虧,
從長期視角來看,蔡向陽業績相當出色。代表作華夏回報年化回報超過14%,帶來的復利收益是很不錯的。有人可能覺得這個業績跟一些年化相當高的基金相比還是弱了一些。但要考慮兩點因素:
時間維度,時間越長,能取得高年化收益的難度就越高。現在很多新興的基金經理其實都還沒有經歷較長周期的考驗;
倉位維度。與其他頂流股票倉位一直高達八九成不同的是,為控制回撤,蔡向陽股票倉位長期維持在40%-60%之間,蔡向陽實際上犧牲了部分收益來換回收益的穩定性。
對華夏基金影響多大?
蔡向陽的去世,對華夏基金這家老牌基金公司來說是巨大損失。600多億的管理規模,在華夏基金3700多億的“股票+混合”基金(去年底數據)中占比接近六分之一。公司需要找到合適的人來接管。目前來看華夏基金還沒有人能全盤接下來,只能由多個基金經理來接管蔡向陽的這些產品。
自王亞偉、石波、孫建冬等明星基金經理離職之后,華夏基金的主動管理類權益基金整體上在業界表現一般,沒有出現太冒尖的旗手級人物,周應波等頂流基金經理曾經在華夏基金工作過,但比較遺憾的是沒能及時發掘并留住,好不容易有了蔡向陽這樣的頂梁柱,哪知又英年早逝,
對華夏基金而言,好在陣中已經有比較出色的新生代基金經理開始涌現,比如較早挖掘新能源投資機會、如今管理規模達286億的鄭澤鴻,以及偏中小盤風格、今年業績比較出色的、管理規模超過72億的鐘帥,等等。
華夏基金作為“老十家”基金公司,積累深厚,應該能承受招牌基金經理去世帶來的損失。相比來說,影響最大、最傷心的肯定是蔡向陽的家人,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華夏基金并未透露蔡向陽英年早逝的原因。人們往往會將基金經理的健康跟基金經理的高強度工作和壓力聯系起來。確實這個行業是高薪、精英化的行業,同時也是壓力巨大、工作繁重的行業,此前也有類似的事件,
今年2月17日,南方基金董事長張海波因病去世,年僅58歲,2020年4月,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宇不幸去世,年僅55歲。
2020年2月,西部利得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總監吳江因患癌癥醫治無效,于2020年2月6日去世,年僅38歲,
2018年3月,中郵基金總經理周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45歲。
此外今年還有頂流基金經理患上抑郁癥的消息,在關注行業的收益、規模的同時,業界與從業者本身也應該也多關心一下身心健康。肯定有人會說:這些基金經理拿了高額的薪水,就要承擔相應的壓力。也會有人說,哪個行業壓力不大,此話不假,但每個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相比于不錯的基金收益率、豐厚的薪資,生命誠然更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