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寶,大貓熊幾乎是人見人愛,大陸外都是如此,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是黑白的,樣子很萌。大自然中的動物往往會進化出更接近環境的色彩,黑白這種對比強烈的顏色確實難以理解,現在中外科學家總算研究清楚為啥了,
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部、大陸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部的研究團隊最近在《科學報告》雜志上公布了有關大貓熊顏色的研究論文,
在此之前,有關大貓熊黑白配色的問題有多種解釋,有一種說法是黑白顏色就像是大貓熊的指紋一樣,每只貓熊都是不同的,這樣可以區分彼此,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種對比強烈的黑白色是大貓熊進化出來的警戒色,可以讓捕食者望風而逃,
現在的研究結果有更充分的解釋,他們解釋了大貓熊的黑白配色在捕食者可能的顏色意義,
據學術經緯報道,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的對象是15張于2007-2014年間,在陜西省佛坪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大貓熊在野外活動的罕見照片。
這些照片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背景——從積雪覆蓋的冬季到陽光充足的夏季,拍照地點距離大貓熊5-150米不等。
在計算機模擬中,當研究團隊分別將這些照片呈現在貓科動物、犬科動物的視覺模式中時,他們發現,大貓熊的黑白色塊在自然背景中并不醒目,
相反,這兩種顏色幫助它們與背景中的不同元素相融合:黑色的毛發與樹干、陰影“融為一體”,白色與樹葉以及冬季的雪地背景顏色相近,
而巖石因光照不同而形成的陰陽面,更是分別與大貓熊的兩種顏色相符,由于大貓熊生存的環境在不同季節中色調不同,因此黑白色塊可以看作是對這種季節性變化的折衷。
簡單來說就是,大貓熊的黑白配色組合在一起就起到了額外的偽裝效果,捕食者眼中的可能不是一只完整的大貓熊,而是幾個深色和淺色的色塊。在遠距離時,這一點尤其明顯,
研究模型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捕食者眼里,當距離超過55米時,大貓熊的輪廓將不再清晰,
總之一句話,貓熊的黑白配色也是大自然進化出來的,人類看著好玩、賣萌,但人家的初衷可不是如此,依然是為了防御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