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1月10日援引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筑波大學部客座教授青山道夫日前在福島大學部主辦的國際研討會上發布研究結果稱,2011年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質銫137抵達美國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經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約7至8年后回流至日本東北沿岸,
2017年,在白令海和穿越白令海峽的北冰洋邊緣的楚科奇海,檢測出微量源自福島核事故的銫137,含量大幅低于標準值,但青山稱“從動向考慮,銫137應該已擴大到了北部的北冰洋”。
青山在北太平洋761處地點采集了表層海水,調查銫137和銫134的放射性活度,并收集共同研究和各國政府的監測等觀測數據,使用模型計算,分析了動向,他查出了銫137繞北太平洋南側回流至日本的路線,以及進一步從日本海穿越津輕海峽回到太平洋的路線,
青山分析稱,是從白令海沿堪察加半島南下回流的銫137產生了影響。他稱,通過此次研究,“有關源自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銫,查明了北太平洋全域十年間的較大動向”。
即便有上述影響,但是依然不能左右日本的決定,因為按照日本媒體的說法,該國已經正式決定,將上百萬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廢水排入海洋,日本政府這一決定引發各界強烈質疑和反對。
日本福島縣磐城市議會議員佐藤和良曾表示:最大的問題是關于排核廢水入海的計劃,并沒有充分協商,這是一種暴行,
日本全國漁業工會聯合會會長岸宏發表聲明表示強烈抗議,強調今后仍毫不動搖堅決反對排放核廢水入海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