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
趙愛利,福建醫科大學部,營養與食品專業博士研究所
王文祥,福建醫科大學部教授,營養與食品專業博士生導師
芋頭,是天南星科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早在水稻種植前,芋頭就作為“主食”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了,咸甜皆宜,可蒸、煮、煎和炸,
現在,很多人也喜歡吃軟軟糯糯的蒸芋頭,
殊不知,網路上紛紛流傳一種說法:芋頭,號稱植物界的“河豚”,全身都是毒!
近年來,常有誤食“野芋頭”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案例。
新聞截圖
芋頭真的全身都是毒?如何區分有毒的芋頭呢?今天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吃芋頭,好處多多?
芋頭,別名芋艿,芋苗等,按分蘗(bò)方式分為多子芋、魁芋和多頭芋;按品種分為紅芋、白芋、九頭芋和香芋(又稱檳榔芋和荔浦芋)等。
芋頭,品類繁多,芋質細軟,多為粘質和粉質,富含多種營養素,
1.提供能量的優質薯類
每100 g芋頭含大約25g碳水化合物,且淀粉顆粒較細,只有馬鈴薯淀粉的1/10,因此易消化,對改善脾胃功能有益,
芋頭脂肪含量很低,蛋白質氨基酸種類齊全,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6等多種維生素和鈣、鐵、鉀等多種礦物質,因此是一種優質的粗糧。
2.增強免疫力
芋頭,含豐富的黏液蛋白,在機體內能轉化為免疫球蛋白,從而增加人體的免疫力,可作為輔助治療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
3.保護牙齒
氟元素能清潔人體的牙齒,而芋頭所含的礦物質中氟含量較高,可潔齒防齲,保護牙齒,
4.促進腸胃蠕動
芋頭中含大量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
芋頭中的粘多糖和膳食纖維共同作用,增加飽腹感,幫助減少熱量的攝入,成為很多減肥人士的鐘愛。
為什么說芋頭全身都是毒?
其實,并非所有的“芋頭”均可食用,
人工培育的芋頭是可以食用的,但在野外,很多類似芋頭的植物是不可以食用的,毒性很強,
野芋頭,如大野芋、野芋和海芋(又名滴水觀音),這三種長相相似,且全株有毒,以莖干內的生物堿毒性最大。
此外,還含有蛋白酶和皂角苷,接觸后會引起皮膚瘙癢;接觸眼睛可能會引起失明;誤食后,嘴巴麻木流涎,喉嚨刺痛腫脹,嚴重者會窒息,心臟麻痹,心率失常,可危及生命,一旦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催吐送醫。
如何區分有毒的芋頭?
以“海芋”為例:
看葉片
芋頭一般在2米以下,葉片為長圓形、心形或卵狀心形,顏色較淺,呈綠中帶灰;
而野生海芋可長到4-5米,但海芋作為盆栽可能并不高,葉片一般呈螺旋狀排列,呈闊卵形,色澤較深,
看根莖
芋頭沒有地上莖,塊莖都被土壤包裹,呈球形、卵形或橢圓形;
而海芋根莖是柱形的,有部分裸露在外(地上莖),根莖處有時可見環狀的節,
看地點
芋頭一般為人工培育,野外的通常是“野芋頭”,不可食用;
海芋有凈化空氣的功能,可作為盆栽或綠植用來觀賞,多出現在園林景觀中。
觀察灑水
芋頭的葉片撒上水呈顆粒狀;而海芋葉片上灑水不成滴,
但海芋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葉片會有汁液滴落,也有毒性,因此葉片也不能觸碰,
當然,為了安全起見,最簡單的辦法是不要采、碰、吃野生芋頭,
芋頭,人人皆可吃?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芋頭,但這3類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1.過敏體質的人
芋頭中含有多種致敏成分如草酸堿和皂角苷等,可能會刺激過敏體質,如過敏性蕁麻疹、哮喘以及過敏性鼻炎的人產生過敏反應,因此這類人群不宜食用芋頭。
2.胃腸疾病患者
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胃腸功能較差疾病患者不宜多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誘發胃腸疾病發作。
3.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不宜多吃,因為盡管其升糖指數不高(低于55),也含有一定的膳食纖維和粘多糖,但淀粉含量高,如果攝入太多,同時沒有相應減少主食攝入量,就會引起血糖的較大波動。
如何處理芋頭、魔芋和山藥?
不可用手直接接觸黏液
芋頭、魔芋和山藥都不能直接用手接觸黏液,
因為黏液中含有草酸堿以及皮中含有的皂角素都會刺激皮膚,產生瘙癢,甚至出現紅疹,但這些物質遇熱可被分解,瘙癢感即可消失,
需熟透才可食用
芋頭、魔芋和山藥均不可生食,需熟透才可食用。
生食可能會出現喉嚨痛,胃腸不適。
選購時,注意挑選真空包裝或者未剝皮的芋頭,儲存時,不能放冰柜,不應暴曬,用合適的紙包裹,放置于通風陰涼處即可,
如果保存時間過長,芋頭發芽了,也是可以食用的,并不會像馬鈴薯一樣產生龍葵素,只是口感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