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 我有旋轉180度的動耳神功

紅大袋鼠除了有大大的育兒袋,還有可以旋轉180度的耳朵,可以聽到來自各方的動靜,是不是很有趣?一起去看看吧!

紅大袋鼠是動物園中常見的動物之一,非常惹人喜愛。

北京動物園的紅大袋鼠展區位于東區北側,鹿苑與長頸鹿展區之間的兒童動物園內。

在野外生活于澳大利亞開闊草原地帶的紅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動物,也是袋鼠類的代表種類,堪稱現代有袋類動物之王。粗粗一看,紅大袋鼠的體形略似一只特大號的老鼠,并因此得名,

其實,它與老鼠并沒有什么親緣關系,而是一類比較原始的哺乳動物。它的體毛基本上都是呈赤褐色,體長為130—150厘米,體重為70—90千克。一般雌性的體形比雄性要小很多,

不過,這種“巨鼠”的頭部卻相對較小,有一個比較長的顏面部,鼻子光滑無毛,鼻孔兩側有一連串黑白斑點狀的須痕,從嘴開始沿著面頰向上一直到耳朵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條紋。

它的一對大眼睛和長耳朵體現出其奇特的相貌,眼睛位于臉部兩側,保證了其開闊的視野,每只耳朵都可以單獨旋轉180度,可以聽到來自各方的動靜,隨時觀察、防范澳洲野犬等獵食動物的襲擊,

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沒有土生土長的牛、羊等有蹄類動物,由紅大袋鼠等袋鼠類填補了這個地方生態位上的空白,成了這片大草原的主宰,

但是紅大袋鼠和其他地區常見的四蹄著地奔跑迅速的食草動物不太一樣,其行動方式非常特別,

它的前肢短小而瘦弱,而趾有合并現象的后肢十分強大,還有一條120—130厘米長的大尾巴,為棲息時的支撐器官和跳躍時的平衡器。

在慢步行走的時候,紅大袋鼠以一種奇特的“五肢”步法走路,四肢和尾巴全部用上。

在高速奔跑時,就會抬起前肢,采用跳躍的方式,這樣在行動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節省了體力。

它的腿部肌肉由一系列有彈性的肌腱連接在骨骼上,腳上的跟腱就像橡皮筋一樣被拉伸,最長的第四趾與腿骨位于一條直線上,提供了強大的推力,一步可跳5—8米遠,時速可達40—65千米,

有趣的是,行動如此迅速的動物,竟然會一整天都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彈,這也是我們在動物園中看到的一種常態。

事實上,雖然種群遍布澳大利亞,但是其個體的活動距離并不是很遠,領地范圍也相對較小,

它主要在早晨和黃昏天氣涼爽時才出來活動,白天隱藏在草窩中或樹蔭下。不過,只有在動物園里,它才能放心大膽地睡大覺,

作為典型的草食動物,紅大袋鼠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也會采食不同的植物,其中30%左右都是草類,同時補充一些嫩枝和籽實,一只紅大袋鼠每天需要吃掉2千克食物。

它用門齒來切割食物,用臼齒來磨碎食物,它有四對臼齒,但是只使用最前面一對咀嚼,當第一對用壞了,第二對會向前移動取代第一對,跟其他食草動物一樣,它的下頜骨也不是緊密長在一起的,所以門齒和臼齒之間有一定的間隙。

它的胃分成三個部分,食物儲存在中胃,在這里由寄生細菌將一些難以消化的部分分解之后再進入腸道,由于食物的營養價值較低,為了維持龐大身軀的能量需要,它必須不斷地進食,

找水也是一個麻煩事,如果當地沒有水,它需要走上幾千米到領地外去尋找水源,所以紅大袋鼠盡量降低體內水分損失,并可以一連幾天不喝水,

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經常是烈日炎炎、酷熱難當,氣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這也是紅大袋鼠在白天走動很少的原因之一,

在它的領地內常有一些濱藜樹,可以讓它伸開腿腳躲在樹下等待炎熱天氣結束。喘息有助于降低體溫,但它還有更特殊的方式來降溫,就是不停地舔自己的前臂,把唾液涂抹在上面,因為皮膚下面有好多毛細血管,通過唾液的蒸發可以使血管中的熱量散發掉。

為了保存體內的水分,它只有在奔跑跳躍的時候才會出汗,這些都是紅大袋鼠在進化過程中所具有的超凡適應能力,使它能夠在這片氣候極度干燥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紅大袋鼠在當地的夏季(1-2月間)發情交配,雄性之間通過“拳擊”來爭取配偶,這種方式并不是全力打斗,而更像是一種儀式,

交配期結束以后,雌性即離群而退隱在草叢中,過著孤獨的生活,直到分娩。她在臨產前,一般是產仔前約2小時,都會認真做好一件事——清理腹部的育兒袋。

育兒袋是一個特殊器官,為雌性腹部一塊折疊起來的皮膚,蓋在乳頭上,為新出生的小袋鼠后期生長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場所。

清理好育兒袋后,雌性往往背靠一棵樹坐下,把尾巴從兩條后腿中間向前伸出,靜靜地等候幼仔的出生。

紅大袋鼠每胎產1—2仔,懷孕期為1個月。別看成體身強力壯,可是新生的幼仔卻小得實在可憐,只有大約2.5厘米長,體重僅0.7~1克,與一粒蠶豆差不多大小

剛出生的幼仔身上無毛,渾身上下紅彤彤的,眼睛和耳朵都閉合著,

雌性之所以會生下發育不全的幼仔,是因為它沒有胎盤,不能從母體供給營養,胚胎通過卵黃囊獲得營養,出生后在母親的育兒袋中吮吸乳汁繼續發育。

紅大袋鼠的幼仔是自己爬進母親的育兒袋的。不過,這不是一條坦途,而是一段艱難的歷程,

剛出世的幼仔,盡管后肢十分微弱,前肢卻已生出爪來,借助神經和肌肉的配合,它從雌性的泄殖孔出發,順著母體的尾巴,像蠕蟲一樣,彎彎曲曲地爬到腹部有袋骨支持的育兒袋里,此時它的眼睛尚未睜開,要找到母體的育兒袋是很不容易的。

歷盡千辛萬苦終于進入育兒袋之后,它馬上四處尋找乳頭,抓住一個(雌性共有四個乳頭)便銜著,把身子掛在上面,繼續發育成長,所以有人開玩笑說,紅大袋鼠的幼仔是從母親的乳頭上長出來的。

在雌性的育兒袋內,幼仔長到大約160天時,才向外探出頭來。

200天以后,它開始離開育兒袋,到外面活動。不過它們的膽子很小,一有風吹草動,它便趕快鉆入育兒袋中避避風險,等風平浪靜后再出來活動。在動物園里,我們經常能看紅大袋鼠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情景。

到雌性休息時,頑皮的幼仔會一會兒鉆入袋中,享受一下母親的溫暖一會兒爬出袋外玩耍,顯得十分忙碌,

當幼仔往母親的育兒袋里爬的時候,它是頭朝下掉進去的,然后在袋子里打個滾,轉正成放松、舒適的姿勢,如同平躺在吊床上一樣。

離開育兒袋后,它還需要經過3~4年的時間,才能長成成體的模樣,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