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還能堅持6個月!不急于去美化

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這也意味著,美國廠商要想供貨中芯國際或與中芯國際合作,必須要取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證,并且,美國商務部有特別指出,對于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所需的物品都會直接拒絕。

對此,12月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回應稱,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但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同時,中芯國際還表示,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視情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先進制程發展受限,成熟制程影響較小,庫存或可支撐6個月

而根據業內資訊顯示,在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后,所有的美系半導體設備廠都已停止對中芯國際的供貨,撤回了在中芯國際的駐場人員,暫停了所有的對中芯國際的技術支持,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表最新報告也引述中芯國際高層的話指出,目前在沒有美方許可的情況下,包括已簽訂的訂單在內,所有美國設備已即時被禁運至中芯國際,同時產品包含美國科技最低限度規則也已生效,

而這些美系廠要想恢復對于中芯國際的設備、零部件、材料的供應以及技術支持,就必須要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在取得許可證之后才能恢復,并且,美國商務部有特別指出,對于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所需的物品將會采取“推定拒絕”的政策進行審核。

目前中芯國際的14nm及以下先進制程產線對于美系半導體設備的依賴程度較高(比如刻蝕機、PVD、CVD、清洗機、氧化/退火設備、量測設備等),此外,中芯國際所需的特殊氣體(美國空氣化工)、拋光墊(陶氏化學)等材料對于美系廠商也比較依賴,

由于短期內先進制程所需的美國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難以替代,并且美國也已明確將禁止10nm及以下先進制程設備及材料的供應,這也意味著,中芯國際的10nm及以下先進制程產能建設及技術發展將嚴重受阻。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14nm到7nm的設備很多是通用的。中芯國際從N14到N+2制程工藝基本都是用的一樣的設備”,比如DUV光刻機,既可以用在14nm光刻,也可以用來做7nm光刻。因此,如何來界定某些設備和材料才是10nm及以下先進制程所必須的,這也將是一個問題,

但是,美系廠商通常可能會按照保守的策略來應對。因此,中芯國際已量產的14nm工藝可能也將會受到影響。

根據中金的報告顯示,目前中芯國際14nm及以下先進制程的研發及量產,主要由子公司中芯南方承擔(該行預計其2020年收入占合并報表口徑比例小于2%)。

截至目前,中金測算中芯南方的投資金額約為70億美元。如果先進制程后續無法繼續發展,這筆投資或將難以收回,

相對而言,“實體清單”對于中芯國際的成熟制程影響則比較小,雖然成熟制程產線當中也有一些美系半導體設備,但是占比要比先進制程產線低,并且美國明確限制的是10nm及以下的先進制程,因此成熟制程所需相關設備和材料在美系供應商的申請之下,能夠獲批恢復供應可能性也相對較大,

此外,自今年初以來,中芯國際為了應對可能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情況,就已經開始了對于相關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的大量備貨。

而根據摩根士丹利發表最新報告指出,中芯國際設備備用庫存仍可支撐三至六個月,即2021年上半年8吋晶圓產能充裕。

不過,這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即便中芯國際有很多的備貨,但是半導體設備的安裝、維護、零部件的更換,通常都需要設備原廠提供技術支持,在沒有原廠的技術支持之下,中芯國際是否能夠自己解決?

很多半導體設備使用一段時間之后,采集的信號就會產生偏差,沒有設備廠商的工程師做校準,就難以使用。對于很多晶圓廠來說,他們買了設備,怎么用設備這件事,都是設備商在做,晶圓廠本身涉及的較少。而且設備會損耗,需要換零件,沒有設備商提供的原裝零部件,設備也是不能用的。

另外在軟體方面,特別是在一個新的工藝的研發階段,制程工藝的很多參數會一直在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站工藝稍微改變,會導致下一站的工藝大變,那么反饋到設備商,設備采集的信號就會變。設備商都會用配套的專用軟體對信號進行調參建模,設置的參數/模型/程式業內稱之為recipe,當工藝變了后,recipe也要重調,

所以,離開了設備廠商的技術支持,晶圓廠將很難維持正常運轉,

從上面的介紹來看,中芯國際新的先進制程產線由于仍是在持續的優化當中,因此對于設備廠商的技術支持要更為依賴,而成熟工藝由于已經發展多年,已經是非常的穩定,因此對于設備廠的技術支持的依賴程度也應該相對較小。

據《財經》援引某晶圓廠資深工程師的話報道稱“成熟工藝,尤其是55納米以上對設備廠商的依賴不大,代工廠自己也有工程師隊伍和knowhow(行業知識),可以自己來做設備的維護。耗材方面,供應商大都來自日本和臺灣,并且成熟的代工廠都會有第三方供應商以降低供應鏈斷供風險。”

從財務數據來看,目前中芯國際的主要營收來源還是成熟制程。根據中芯國際第三季度財報來看,55/65nm、40/45nm的成熟工藝依然是中芯國際盈利的主要來源,占比超過85%,而14nm的先進制程的營收與28nm制程的營收合并在一起,占比也只有14.6%。

因此,中芯國際認為,該事項雖然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但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近日,摩根士丹利、中金等知名機構也給出了同樣的看法。

不會尋求完全脫離美國科技的生產線?:

自今年5月,美國對華為發起第二輪制裁,禁止臺積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利用美國設備為華為代工自研芯片之后,業內就掀起了建設“去美化”半導體產線廣泛討論,希望能夠借此突破美國對于大陸半導體產業的打壓。

此前就有業內傳聞稱,華為正在搭建不含美系設備的半導體產線,

由于目前在先進制程所需的中高端半導體設備領域,美系設備廠商仍占據了主導,而這些美系設備在短期內也是難以實現完美替代的,因此,大陸將“去美化”半導體產線的目光也主要放在了成熟制程的半導體產線上,

而隨著此次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也使得業界對于中芯國際加快建設“去美化”半導體產線充滿了期待,

中金的最新研報也預計,后續中芯國際在向美國政府申請出口許可的同時,也會積極導入大陸、日本及歐洲半導體設備、材料供應商。

同樣,基于該預期,在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后的A股首個交易日,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等大陸半導體設備廠商的股價都出現了大幅上漲,

不過,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顯示,中芯國際高層中芯國際高層表示,未來產能擴張及新產品發展仍需美方準許,因此將持續和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中芯國際高層強調,不會尋求完全脫離美國科技的生產線,并相信和全球廠商合作對中芯國際健康發展很重要,

雖然,從中芯國際高層的表述來看,似乎是并沒有建“去美化”半導體產線的計劃,不過,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去做的,但是并不適合大張旗鼓的來說。

當然,“去美化”半導體產線的建設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這其中還涉及到良率、可靠性、成本、客戶接受度等一系列的問題。

高通或受影響

資料顯示,高通及博通是中芯國際的前兩大海外客戶,以8吋廠0.18微米制程生產的電源管理IC為主,也有將28納米射頻元件委由中芯國際代工,其中高通每年在中芯國際至少下單60萬片的電源管理IC晶圓,幾乎占了高通自己供給量的四成。

雖然在今年9月,業內就傳出高通計劃將部分在中芯國際代工的芯片訂單轉移到臺系晶圓代工廠,但是考慮到下半年來8吋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缺的狀況,高通的轉單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難。直到12月初,業內才傳出消息稱,聯電拿到了高通的成熟制程大單。

但是目前聯電的8吋產能也是非常的緊缺,排單應該都已經排到了明年上半年,即使高通能夠插隊進去,恐怕也難以拿到足夠的產能,因此想要從中芯國際將訂單全部轉出,短時間是難以實現的。

而根據美國的禁令,中芯國際的美國半導體客戶如高通等,如果需要繼續向中芯國際下新的訂單,也需要獲得美方許可,這也意味著,如果高通不能盡快拿到許可,其后續電源管理芯片的供應恐將受到影響,

由于目前5G已經成為了智能行動電話標配,這也使得射頻器件及天線模組用量大幅增加,配套的電源管理IC用量也相應的大幅增加,這也使得高通等行動電話芯片廠商需要更多的與其5G芯片配套的電源管理IC。如果高通的電源管理IC供應出現問題,那么必然會影響到其5G芯片的出貨,

此外,在“實體清單”的影響下,中芯國際也將會面臨高通等客戶處于供應鏈安全考慮,加速轉單的狀況。而這也或將進一步加劇目前晶圓代工市場的產能緊缺問題。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