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可以被干掉的行動電話SIM卡 為啥一直用到了2020年?

在文章開始之前,差評君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人生中辦理的第一張行動電話 SIM 卡,長什么樣來著?

人生閱歷豐富一點的差友們,可能在很久以前用過那種足有一個拇指大小的標準 SIM 卡,

然后隨著動感地帶的鈴聲響起,掀開翻蓋行動電話的上蓋接打電話。

后來,隨著制造工藝的提高, SIM 卡經歷了 3G 時代的 Micro-SIM ,以及 4G 時代的 Nano-SIM 。

現在,估計除了極小部分行動電話還能兼容以前 ” 大卡 ” 外,剩下大多數人的行動電話都只能支持指甲蓋大小的 Nano-SIM 卡了,

SIM 卡越做越小,最終得利的其實是我們這些整天抱著行動電話刷個不停的小伙伴:

你們想啊,鑒于行動電話再怎么做大也只是個巴掌大的玩意,里面的布局可以算得上是寸土寸金。

SIM 卡槽占用的空間變小了,行動電話廠商可以用來搞事的空間就變大了 —— 比如裝下更大的電池、更多的傳感器,,,

或者干脆把耳機口加回來,( 雖然真這么干的依舊沒幾家 )

不過估計小伙伴們也發現了,差評君前面說 Nano-SIM 卡是屬于 4G 時代的產物。在那之后,我們經歷了 4G+ 、非獨立 5G 。,。

甚至部分城市已經實現了獨立 5G 組網覆蓋。

但 SIM 卡卻沒有繼續變小,它依舊像以前那樣占據著行動電話里的一部分空間,

所以 SIM 卡的大小已經到了頭,一點都縮不動了嗎?

其實吧,,這個夢想已經被一個綠豆大小的芯片實現了 —— 早在 3G 的那個年代,通信行業就已經發明了實體 SIM 卡的替代品:

eSIM 卡( 嵌入式用戶身份模塊卡 ),

而且全球已經有 130 家運營商支持了 eSIM 卡,海外版的 iPhone 更是已經用 eSIM 替代了一個實體 SIM 卡槽。

可能有些小伙伴會覺得上面的內容跨度有點兒大,所以在這里差評君稍微補充點 eSIM 的背景資料:

和我們現在用的實體 SIM 卡不同, eSIM 是沒有實體卡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號碼寫進行動電話內置的 eSIM 芯片里,

作為對比,現在的方案是把行動電話號寫進 SIM 卡,再把 SIM 卡插進行動電話里,

所以你們把 eSIM 卡理解成是一個焊死在行動電話里的 SIM 卡也行,,,

不過又和直接焊一張 SIM 卡在行動電話里不同,eSIM 芯片里的行動電話號可以隨時寫入或者刪除,亦或者同時寫入多個行動電話號。

比如說,海外版的 iPhone 就可以在 eSIM 芯片中同時存儲最多八個行動電話號,,,

假如 iPhone 的通訊基帶不那么拉跨的話, 四卡四待的山寨機怕是都得管它叫爸爸,

使用 eSIM 的好處還有很多,除了省地方之外,它還斷絕了行動電話被偷之后的灰色產業鏈,

前一陣有個新聞不知道小伙伴們還記得不,有個網友的行動電話被偷了,雖然行動電話本身有鎖屏密碼,但 SIM 卡并不設防,

因此,小偷換了個行動電話讀取 SIM 卡,順著行動電話號很容易就拉到了網友的身份資料。

接著通過短信驗證碼,小偷不但轉走了支付寶和銀行卡里的錢,還用這個網友的行動電話號申請了一波網貸,留下了一地雞毛,

這篇文章前一陣在圈子里刷屏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一會兒去讀讀,

不過這里差評君想說的是,假如換成了 eSIM ,除非小偷有一臺能破解芯片加密的量子計算機,否則 TA 就只能對著一個沒有實體 SIM 卡的行動電話犯尷尬了。

方便、給行動電話擴容、還能提高資訊安全性。從我們作為用戶的角度講, eSIM 是沒有任何壞處的。

而且 eSIM 技術就好比是 SIM 卡當中的 5G 技術,是飛躍級別的跨度。

然而很不巧的是,不論移動、聯通還是電信,他們都不在差評君前面提到的“全球130個通訊運營商”內,,,

所以同樣是大跨度的技術,為什么 eSIM 沒在大陸得到跟 5G 一樣的待遇?

差評君之前也抱著這個疑問和通信行業的小伙伴交流過,不過其中大多數都只是端著胳膊給我發來一個 “ 懂的都懂 ” 的眼神,

看多了這個眼神之后,我估計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所以只能用不說話來掩飾尷尬。

不過好在,差評君最后還是找到了幾個真正 “ 懂 ” 的小伙伴,并且和他們討論出了三層原因,

大家來看看我們討論的對不對,

第一層:運營商沒有動力

雖然對于咱們來說, eSIM 可能是換個行動電話、甚至升級個系統軟體就能用上的事,但對于運營商來說,這相當于開展了一項全新的業務,

全新的業務,意味著運營商需要采購新的硬件、開發新的后臺管理系統、與現有業務系統調試、并且增加對應的崗位。,,

然后運營商還沒法直接從這項業務上賺到錢,費力不討好,

假如你是移動聯通電信的老板,你手上有一筆錢。

一個選項是把所有的錢投入到 5G 基站和網路的擴容中,另一個選項是做點 eSIM、ViLTE、VoWiFi 一類不痛不癢的小業務。

你會怎么選?

第二層:削弱了運營商的控制力

我們現在在行動電話里使用什么行動電話號的權利是掌握在運營商手里的,行動電話廠商提供的只是一個裝 SIM 卡的卡槽,

但假如變成了 eSIM ,想在行動電話里用哪家運營商的行動電話號,就得看行動電話廠商的臉色了,

比方說,蘋果要是在今天宣布了:以后所有 iPhone 行動電話都將只支持 eSIM 卡,不再支持實體 SIM 卡。,。

但是由于發布的時間有點趕,新 iPhone 暫時只適配了聯通一家的 eSIM 在線發卡系統,移動電信要再等小半年,

那么為了能盡快用上最新一代的 iPhone ,你會不會第二天就揣著身份證跑到聯通的營業廳辦攜號轉網?

你敢賭,我敢賭,但運營商不敢賭。

第三層:網路安全方面的擔憂

這一層其實一開始差評君也沒 get 到,不過后來在小伙伴的提醒下,差評君覺得有些道理,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一直在嚴打電信詐騙,其中一環就是對所有行動電話號卡進行實名,確保能夠對電信詐騙活動追蹤到人,以此進行威懾,

然而 eSIM 空中發卡的工作原理中,直接干掉了人們去營業廳拿卡的這一步,

外加上空中發卡的流程會加入額外的渠道環節,會有新的設備商介入,這些都會造成監管漏洞。

換句話說,一個人在運營商系統里黑掉一萬張 eSIM 卡的成本,遠小于偷一萬張實體 SIM 卡的成本。

所以說,在運營商和廠商拿不出一個萬全的 eSIM 在線發卡系統之前, eSIM 很難全面鋪開,

畢竟 “ 新技術為電信詐騙提供便利 ” 的鍋,哪個技術推動者都背不起,

可以理解。

。,,。。,

那可能有些小伙伴就要問了,照你差評這么說,我們有生之年就干不掉行動電話里的 SIM 卡嘍?

非也,eSIM 畢竟是未來的主流標準,我們不可能一直當作這個玩意不存在。

事實上,大陸的 eSIM 業務已經開始了小規模試點:

比如說,去年年底,工信部批準了三家運營商開展 eSIM 業務的申請,允許通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進行 eSIM 業務的探索。

像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Apple Watch 、 TicWatch Pro 以及小米手表,他們其實都已經用上了 eSIM 芯片,不用插實體 SIM 卡就能 4G 上網。

而且就在剛過去的十月份,工信部又同意了一份新的申請,允許物聯網設備通過 eSIM 芯片接入到三大運營商的網路,

差評君從網上看到,有一家生產農機遙測工具的公司說,他們以前的產品需要插入實體 SIM 卡才能聯網。

以往,農機作業震動, SIM 卡就會接觸不良,導致斷網;農閑時有些農戶還會把 SIM 卡拔走上網,產生額外的話費支出,。,

然而在今年使用了 eSIM 的方案之后,設備的網路穩定性提高了不少,額外的流量支出也沒了。

可以說, eSIM 技術在大陸逐漸開始落地,對智能制造產業的創業者已經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而在這些這些行業試點結束之后,接下來用上 eSIM 技術的,很可能就是我們的行動電話了,

差評君覺得,按照目前 eSIM 技術試點的速度,就算運營商再摸魚,不出三五年,這一天也會到來,

說不定 6G 覆蓋全國之時,就是 eSIM 技術覆蓋全國之日,

就是不知道有生之年,我們熟悉的實體 SIM 卡會徹底消失嗎?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