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以歸納為:
廠商為什么不用上一代旗艦CPU,做成新一代筆記本,用價格優勢來和其他廠商的產品競爭?
因為CPU供貨廠商只有英特爾、AMD兩家,這兩家每年都會更新產品線,筆記本廠商也會因此每年推出新的產品。
但是無論新一代CPU的性能提升多少,同定位的CPU,其采購價格其實和上一代是差不多的。以英特爾為例,在網站 ark.Intel.com中可以查詢到眾多的英特爾產品的參數、發布日期和參考價格。
我們以歷代的桌面端 酷睿i3 產品線為例,列出其參考價格:
2010年 i3-530 $113
2011年 i3-2100 $117
2013年 i3-3210 $117
2014年 i3-4130 $122
2015年 i3-6100 $117
2016年 i3-6100 $117
2017年 i3-7100 $117
2018年 i3-8100 $117
2019年 i3-9100 $122
2020年 i3-10100 $122
再看英特爾移動CPU領域,以酷睿i7的主流產品線為例:
2013年 i7-4700HQ $383
2015年 i7-6700HQ $378
2017年 i7-7700HQ $378
2018年 i7-8750H $395
2019年 i7-9850H $395
2020年 i7-10850H $395
我們會發現,從2010年到2020年,i3從雙核四線程變成了四核八線程,2020年的i3 10100性能甚至和17年的i7 7700不相上下。但是,同產品線,其價格卻幾乎沒有變化,都維持在$120上下。同樣的,移動端酷睿i7 CPU的價格多年來也維持在$380左右。雖然這是CPU的零售參考價格,但也可以反映出這么多年來英特爾批發給代理商的價格并沒有變化。
故而對于筆記本廠商來說,新老CPU的價格基本相同,因而用上一代CPU來做產品無法在價格上占優勢,明顯是不明智的。
有人要問:那為什么不用去年沒用完的,庫存的老CPU呢?
這是因為廠商也不傻,進入市場都十幾年了,做了這么多年的筆記本,對其每代產品的銷量都有數,每年能賣掉多少臺機器做好了預測,因而不會出現上一代CPU大量積壓的情況。再次,廠商采購CPU也不是一口氣今年要用的都買完,而是分批次采購的,如果產品銷量不佳就減少CPU采購量,這樣就規避了很大的風險。
另外也要考慮到賣出去的筆記本損壞,需要售后更換CPU的情況,因而即使有少量庫存的CPU,也會消耗一部分。
那么筆記本廠商就真的一點也沒有剩余的庫存嗎?其實也不是。我們知道在電商平臺上總能找到各種型號的桌面級散片CPU,因為價格低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大家也都知道他們是什么渠道流出的。但少有人知道,在那里也能買到全新的筆記本CPU和南橋等芯片,價格也不算貴,那么它們的來源是哪兒呢?
還有一個圈內知名的事件,就是2018年中下旬的小影霸gtx1080顯卡事件,最后被扒出可能是使用了神舟流出的移動端的gtx1080顯卡核心改造而來的。
還有人問:既然沒有庫存的,那么回收二手的CPU不行嗎?
還真有這么做的廠商,如某本本品牌。大廠完全沒必要這么做。二手回收CPU的數量有限,供應非常不穩定,且比較新的筆記本不易損壞,因而能回收到的都是數年以前的老筆記本的CPU,沒法做成單獨的產品線。
其實行動電話廠商為什么不用上一年的旗艦soc做中檔價格、高性能的行動電話的道理和這個問題是一樣的。
沙發!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