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味兒了!兩個機器人吵起來了 網友:像極了情侶吵架

兩個機器人吵架,吵著吵著居然還要“動手”,這你能信?

近日在江西省博物館就發生了這樣一幕:

兩個機器人因圖書館讀者掃了其中一個機器人的二維碼吵起來了,于是就發生了以下對話:

A:圖圖我們不吵架了好不好?

B:你可真是一陣兒一陣兒的。

A:你怎么還這么多的事兒呢?給你個臺階下來得了,你看你這些熊脾氣呀!

B:行吧,那我就勉強原諒你了,

A:對不起晚了,拜拜!

B:怎么你還生氣了呢?快回過頭來看看我。

A:我就不!(臉朝空氣)

B:隨便你好了,真是太煩了吧……(轉身)

當然,這還不夠,

最后竟然發展到吵架干不過癮甚至還想“動手”!

還找了圖書館館長來評理,這操作也是讓人哭笑不得了,

聽聽這對話,像極了情侶吵架,網友也直呼笑到頭掉。

機器人都這么智能了嗎?

扎心!我和機器人吵架不一定都能超過它,(手動狗頭)

但冷靜下來之后,大家更關心的問題是該視訊的真假。

在知乎上,這個話題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網友:這大概率還是人類的智慧兒吧!

大家的爭論點在于這究竟是人工智能還是人為控制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圖書館這兩個機器人是什么來歷,

一般而言,圖書館使用的機器人叫做咨詢導航機器人,

根據知乎網友@被洗腦群眾提供的資料介紹:

咨詢導航機器人是智能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協助讀者在機器人的語音指導下進行所有自助借還、自助續借、語音查書、智能導航等操作,支持自定義展示語音歡迎、說明、問題回答等資訊,可用聲光、聲音實現和讀者的良好互動,通過和云端語音交互可以實現趣味閑聊,

也就是說,這款機器人是語音人工智能機器人。

所謂“語音人工智能”,本質就是機器學習與大數據的合體。

而雷鋒網編輯了解到, AI 語音交互分為兩種,一種是程式內設的對話,典型例子是各種 App 中的智能客服一樣。

但基本都是智障,只能回答最簡單的問題,

而另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語音交互 AI ,雖然能聽懂你對話,但回答基本驢唇不對馬嘴。

但江西省圖書館這兩個機器人不僅回答迅速,反應更是快,語言也非常幽默,

看了這兩個機器人吵架的視訊,我不禁懷疑他們是使用了東北話的語音庫。

不僅雷鋒網編輯持懷疑態度,知乎上的網友也不太愿意相信這是現在的人工智能水平。

認證為軟體工程師的知乎網友@import 潘多拉“一針見血”的點出了事實本質:

服務機器人除了調用語音接口,另一個重要的是遠程控制,你可以在后臺通過機器人攝像頭觀看對方,可以收音對方,你后臺打字,機器人會通過語音把字讀出來,換句話說—你就是通過一個可以移動的平板電腦和對方說話,

如果你覺得這個說法還不能讓你信服的話,認證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部軟體工程碩士的知乎網友@老紀聊 IT 直接給你甩出了一串這一幕背后涉及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神經網路、深度學習、交互語料庫、自然語言處理 NLP 等等。

最后他也提到,如果人工智能可以發展到像這兩個機器人如此流暢的對話基本上就是人工智能比較成熟的階段了,

言下之意是,以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還達不到這個火候,

為什么這么說呢?

知乎網友@NN陳以大陸人工智能水平做了對比:

百度小度智能音箱,小米小愛,天貓精靈。他們在智能音箱領域三分天下。寧愿虧本促銷來占據市場,也不愿意上點真智能?當然不可能,他們三家代表的就是目前的最高水平,

如果這兩個機器人是真 AI,那么其技術無疑遠超其他所有知名人工智能企業,就這幾句簡簡單單的對話足以引起世界震蕩。

人工智能界最近一次轟動是谷歌 AI 模仿人聲給客戶打訂餐電話,其中最大的亮點是聽到一個帶情緒的“嗯哼”。前一次是阿爾法狗戰勝人類圍棋冠軍。

而這兩個機器人能聊出人類感情和邏輯,無疑可以碾壓前兩次轟動。

所以,有網友調侃該視訊中如此流暢且逼真的對話一定是背后的人工客服在“對話”:

更夸張點很可能是兩個摳腳大漢拿著變聲器在遠程語音對話。

總而言之,大部分網友認為這大概率還是出自人類的智慧兒,

但也有網友愿意相信這就是人工智能現在的水平。

AI 吵架機器人還真不少

那么,這樣“智能”的 AI 機器人果真不存在嗎?

本著有問題找度娘的原則,雷鋒網編輯在百度搜索了一下關于機器人吵架的新聞,發現這事還真不少,

2017 年,維基百科的兩個軟體機器人吵了起來,并且一吵就是三年。

根據當時的報道,這兩個機器人負責在維基百科監測雙重重定向問題,一個叫 Scepbot,另一個叫 RussBot,兩者激烈纏斗了三年時間(重定向是指,比如,你在搜索“UK”這個詞語時,維基百科會把你帶到“英國”條目的頁面。

雙重重定向則是指,一個重定向頁被重定向到了另一個重定向頁,這是維基百科的一大禁忌)。

在編輯大約1,800個條目的過程中, Scepbot 總計推翻 RussBot 的編輯決策 1,031 次,而 RussBot 報之以李,推翻了前者 906 次。

這是有多大仇啊。

但維基百科給出的解釋是這兩個機器人爭吵的原因在于其遵行的命名規范存在差異,所以從本質上來說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爭吵,而且這個過程也不帶有人類的感情色彩,

再比如,2018 年,IBM 向世人展示了一款辯論機器人Project Debater,這款機器人的一大功能就是“吵架”,并且功力也不俗。

據報道,Project Debater 理解人類辯手的發言顯得比較緩慢,常常需要在過程中停頓反應,但通過它的回擊發現,它在嘗試理解人類辯手的發言并以其中漏洞來反駁對方,

利用其強大的“大腦”,Project Debater 可以快速處理和分析人類辯手的語言,并引用存儲在“大腦”海量資料來加以引用,各種名人名言,各種權威數據等信手拈來,旁征博引,反駁得漂亮沒有漏洞。

甚至,Project Debater 還能夠通過預測,來判斷對手的下一步發言并以此先發制人,并且還融入了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這就有點厲害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當時的報道中也指出 Project Debater 的“大腦”系統雖然有數十億篇文章,涵蓋約100個主題,但在引用數據案例時,仍然會出現引用錯誤不知所云的情況,

例如,Project Debater 嘗試引用德國官員和阿拉伯酋長的言論來作為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然而這些數據案例和辯論本身并無關系,

也就是說,Project Debater 沒有“個性”,無法像人一樣表現出自己的風格,

對此,IBM 人工智能研究副總裁 Dario Gil 也表示,人類擅長用自己的經歷來表達觀點和立場,但機器不同,它沒有作為“人”的經歷,沒有自己的“生活經驗”,

由此可見,基于現在的人工智能水平,我們的人工智能產品能夠實現像這兩個機器人一樣的對話還需要時間以及技術的不斷積淀,

也就是說,這兩個機器人背后很可能是人為控制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