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陸媒體報道,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在海南三亞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海水稻論壇上宣布,目前已在全國簽約600萬畝鹽堿地改造項目,今年將正式啟動海水稻的產業化推廣和商業化運營,擬用8-10年實現1億畝鹽堿地改造整治目標,實現“億畝荒灘變良田”。
據悉,2020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片種植示范,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
據了解,“再造億畝良田”,是袁隆平的心愿,在1億畝鹽堿地上推廣種植“海水稻”,如果按照示范種植平均畝產400公斤計算,糧食增產趕上云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
不少網友表示,迫不及待想嘗嘗鹽堿地里長出的大米是啥味道了。
2016年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上,大陸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介紹了正在探索種植的“海水稻”,當時,袁隆平希望未來能夠培育出畝產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如今,這一目標已經超出,
海水稻(耐鹽堿水稻),是一種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的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具有耐鹽堿的水稻 ,還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特點,
2017年,袁隆平領銜成立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并聯合多家科研單位成立大陸首個耐鹽堿水稻區試協作組。
2020年,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全國的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由原來2萬畝擴大到10萬畝;9月下旬起,10萬畝海水稻陸續完成測產;其中,新疆喀什、寧夏石嘴山、黑龍江鐵力和山東東營、濰坊、青島等地測評畝產均超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