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問題:我們的體溫越來越低了嗎?
人的體溫降低了?蝌蚪君查了查資料,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
我們通常認為的“正常體溫”是37℃,但其實這是1851年測量得到的數據,稱得上是歷史悠久了。
德大陸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他首次將將37℃作為“正常體溫”的標準,圖片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近年來,不少研究發現,37℃這個標準體溫已經不再適用,2017年,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英國成年的平均體溫為36.6℃,2019年,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6.4℃,都低于37℃。
分析認為,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類的運動量越來越低,這導致現代人的肌肉含量普遍降低,基礎代謝也因此下降,體溫自然也就變低了。
此外,空調的廣泛使用可能會讓人的體溫調節中樞漸漸不再敏感,這或許也是體溫降低的一個原因。
不過,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在缺乏現代設施的偏遠地區的提斯曼人,體溫也在下降。他們的平均體溫從2002年的37℃降到了如今的36.5℃,這很難用上述原因解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人類的體溫越來越低,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學界普遍認為,這應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02問題空氣中各種氣體的比例發生變化,會對生物進化產生什么影響?
每天吸入的空氣成分發生變化?這可真是件大事。
如今地球空氣中的氣體比例為:氮約占78%,氧約占21%,稀有氣體約占0.94%,二氧化碳約占0.03%,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0.03%,
參考地球的發展歷史,每經歷一次生物大滅絕,地球氧氣的濃度都會有所降低,之后的生物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呼吸系統就要進行調整,體型也會發生適應性變化。
如果氮氣變少,氧氣變多會怎么樣呢?
石炭紀時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高達32%以上,當時地球上的植物異常茂盛高大,還出現了體形巨大的昆蟲,
石炭紀類似蜻蜓的巨型昆蟲翼展達到75厘米,圖片來源Wikipedia
如果今天大氣含氧量也上升到石炭紀的水平,可以推測為了適應高濃度的氧氣,生物的呼吸系統可能會大大增強,充足的氧氣可能會使生物大腦供氧量增加,思維更加活躍,智力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氧氣或許會讓生物體新陳代謝加速,有害代謝物積累的速度可能會更快,細胞的衰老速度也可能加快,生物的壽命有可能縮短,
而且氧氣具有助燃性,高濃度的氧氣有可能導致火災頻發,甚至造成物種大滅絕事件。
其實,如果大氣中的各種成分緩慢漸變,生物往往可以逐漸適應這種變化,但如果是短期內發生突變,那對多數生物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
03問題藻類是植物嗎?
在解釋藻類是不是植物之前,我們先得了解藻類的定義。
目前,接受度最高的定義是:藻類是一類以葉綠素為主要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生殖器官是單細胞,用孢子或合子進行繁殖的低等生物,不過,這個定義并沒有被學界完全接受,
藻類是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這就是說,藻類這個大類群中并不包含一個共同的祖先,各個成員之間的親緣關系也有遠有近,將所有藻類打包進行分類顯然不太合適,
在早期的分類系統中(林奈創立的物種分類法),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生物的形態特征,當時藻類被歸于植物界,
但以現在的分類標準來看,只有紅藻、綠藻、灰藻、輪藻與有胚植物親緣關系接近,可以歸入植物界,其他藻類與植物的親緣關系較遠,一并歸入植物界并不科學。
紅藻,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不過,藻類應該怎么分類爭議很大,以上也只是學界一般的看法,想要理清楚藻的分類地位,還需要更多進化上的依據, 04問題可以引導病毒和人類和平共處嗎?
這個思路就很棒。
其實,病毒和人類和平相處也不是沒有可能。 根據病毒宿主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體(以細菌為宿主的病毒),
其中,只有動物病毒中的一小部分會感染人類,多數病毒對我們秋毫無犯。而且,這一小部分病毒多數也不致命,比如流感病毒、輪狀病毒(可導致輪狀病毒腸炎),通常在感染后身體可自行康復,
放大10萬倍的流感病毒,圖片來源 Wikipedia
自然界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其中還包括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等致命病毒,但這些病毒并不會對蝙蝠造成太大的損傷,多數蝙蝠不會出現疾病癥狀,
大耳蝠,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其實,對病毒來說,殺死宿主未必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從野生動物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情形來看,或許這種寄生關系會逐漸向共生關系轉變,經過漫長的演化,或許有一天病毒和人類能達成互利共生的和諧狀態,
05問題喝湯容易胖還是吃肉容易胖?
看來大家對長胖的話題非常關心呀。首先要明確的是,如果只吃不動,不管喝湯還是吃肉,都容易長胖,
另外,無論是湯還是肉,種類都很豐富,肉湯和蔬菜湯的差別很大,燉排骨和炸雞腿也大不相同,比較起來十分困難,
為了方便說明問題,我們就比較燉肉和對應的肉湯哪個更容易讓人發胖吧。
圖片來源 YouMeLive號 燒什么麥
除了各種調味品,肉湯中的營養物質都從肉中而來。燉肉時,肉中的脂肪是最容易溶解到湯里的,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僅有很少一部分會溶解到湯里。
以雞肉和雞湯為例,雞湯中除了鹽的含量更勝一籌,其他各營養成分(包括脂肪)含量均在雞肉之下,
數據來源:《大陸居民膳食指南(2016)》
這么看來,在攝入量相等的情況下,自然是吃肉更容易胖(畢竟湯里的主要成分是水),
不過,如果長期只喝湯不吃肉,不僅會損失大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還很容易一不小心越喝越多(喝湯餓得快),導致脂肪的攝入量大增,進而開始發胖。
綜上,無論是吃肉還是喝湯,只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飲食,才不會有發胖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