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藍洞”。
哎等一下,指的并不是開發吃雞游戲的那個藍洞工作室,而是下面這個:大自然中的“藍洞”。
顧名思義,“藍洞”就是藍色的洞穴,深處的深藍色海水和周圍淺水區的淺藍色海水之間,產生鮮明對比,因此得名,
為什么藍洞能擁有如此深邃而美麗的藍色呢?這需要用光譜來解釋:可見光在一定波長范圍內漸變,紫光波長最短、紅光波長最長。波長越長的光,能量就越低,也越容易被海水所吸收,
所以,紅橙的光被吸收得最厲害,之后是黃綠的光,而藍紫的光被吸收的最少。于是,藍紫光能夠照到“藍洞”內部的白色碳酸鹽砂,之后再被反射回來。
所以,從外面看起來,“藍洞”就是深藍色的了,
越深的距離,就能吸收越多紅綠的光,藍色也就會越深,所以,藍洞周邊的淺水區,藍色就會偏淺。
而如果像大家平時見到的淺水坑,就會在各種顏色光的堆疊下,最終偏向于白光,看不出任何藍色。
藍洞一般出現在碳酸鹽巖床組成的岸邊或島嶼上,像是石灰巖或者珊瑚礁,是一個圓形的、陡峭的、有墻壁的洼地,內部積蓄著大量的海水。
在過去的冰河時期,當時海平面比現在低100-120米,這些碳酸鹽巖床還暴露在地表之上,
而從那個時候起,暴露在空氣中的這類地層,便成為了雨水和化學風化作用的侵蝕的目標,逐漸形成一個洞穴,
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冰河時代的末期,氣溫的上升導致海平面的上漲,這些近海岸的洞穴,就被上漲的海水給淹沒了。
被淹沒的洞穴,雖然避免了被風化進一步侵蝕,但是還是逃不掉被腐蝕的命運——海水的腐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腐蝕使垂直洞穴延伸出了一些側面通道。這些側面通道相當的長,有些甚至超過600米。于是,就形成了目前咱們所看到的“藍洞”,
如此深的“藍洞”,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呢?
首先,藍洞之中的水循環其實很差,因此在一定深度以下是沒有氧氣的,因此,多數海洋生物只有在淺水層才能夠看到,
再往下,是硫化氫層。這一部分含有許多微生物代謝的硫化氫,具有腐蝕性,
再往下的話,就是無氧層了,缺氧對于大多數海洋生物來說是致命的,但是細菌要在這里生存,問題還不算太大,
當然,因為是從冰河時期形成至今,藍洞之中,有著不少生物化石:
此外,藍洞內部還發現了鐘乳石的蹤跡。
也許是因為深邃神秘的藍色,無數潛水員都以藍洞作為自己的夢想之地,
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就位于大陸三沙市的西沙群島,如果有機會的話,也想跳下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