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貝索斯剛剛宣布退休,亞馬遜就對“打工人”下手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個新規定很可能是貝索斯在官宣退休之前就已經做好的決定。
要么加班十小時,要么走人
據外媒報道,最近芝加哥亞馬遜 DCH1 倉庫的數百名工人面臨一個令人困惑的選擇:要么報名參加 10 個小時的夜班,要么丟掉工作。
打工人聽到這個消息真的要哭暈在廁所了。
而更離譜的是亞馬遜給出的理由是此舉是為了提高效率。
那么,怎么個提高效率法呢?
根據亞馬遜的說法,這種輪班被稱為“大周期”輪班,通常從凌晨 1 點開始,上午 12 點 結束,并且取消了白天的班次。
目前,DCH1 的員工要么進行分類,要么挑選和分級,但不能兩者兼而有之,在大周期輪班時,他們將被要求整理八個小時,然后挑選和準備兩個小時。
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
對比 DCH1倉庫之前的輪班工作方式我們再來看下。
據外媒報道,DCH1 的員工以前有幾種不同的輪班選擇,包括八小時夜班(凌晨4:45結束)、五小時早班和四小時早班,
此外,報道還稱亞馬遜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員工從白天更短的班次轉向夜間更長的班次。
也就是說,亞馬遜的要求是白天工作時間可以縮短,但晚上熬夜加班的時長要更長。
Reddit 一名亞馬遜員工表示:
至少自2020年8月以來,全國各地的亞馬遜倉庫一直在迅速轉向這一新的時間表,通常沒有什么警告,對于習慣于四小時、六小時或八小時輪班的工人來說,轉換到十小時輪班會產生更大的工傷風險。
對于這些在亞馬遜的打工人來說,這還不是最慘的,
根據報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亞馬遜是沒有編制的,同時更多人還有兼職。
這簡直就是“加班十小時,下班火葬場”的待遇啊。
現在,亞馬遜 DCH1倉庫即將宣布關閉,并宣稱會有兩周時間給打工人考慮,要么接受新的加班制度,要么另謀工作,
屢被質疑“血汗工廠”
長期以來,關于亞馬遜“血汗工廠”的指責和質疑不絕于耳。
2015 年,《紐約時報》 曾發表了一篇引起巨大轟動的長文,揭開了巨頭亞馬遜光鮮的背后極為丑陋的一面。
報道中提到,在亞馬遜倉庫中,員工會受到復雜電子系統的監控,以確保他們每小時包裝足夠的箱子,
2011 年,亞馬遜曾因工作環境惡劣遭到抨擊,賓夕法尼亞州東部一個倉庫的工人因在 100 華氏度(約 37.8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勞作而暈倒了。
報道中還提到,Kindle 團隊的一位早期成員曾因照顧患有癌癥的父親,在晚上和周末減少了工作時間,沒過多久,她就被上司告知“工作表現有問題”。上司認為,她已經無法全力以赴每周工作 80 小時,這是最大的弱點,
2017 年,英國媒體前往亞馬遜在英國的倉庫暗訪發現,員工的工作環境非常糟糕,工作時間長就罷了,員工在工作中的任何一項行為都要被計時,甚至連上個廁所也要被計時。因為貨倉太大了,員工上一趟廁所要花 5 分鐘,為了節省時間,很多員工不敢喝水,還有一些員工甚至用瓶子接“小便”。
此外,很多亞馬遜工人工資非常低,經常有媒體、政客指責亞馬遜“壓榨薪水”,導致員工被迫申請國家援助,只能依賴公共援助的食品券、醫療補助或住房維持生計。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馬遜如今的市值已經達到了 1.7 萬億,剛剛辭去亞馬遜 CEO 的身價高達 1962 億美元,
DCH1倉庫的打工人一直在抗爭
俗話說的好,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最底層的打工人同樣如此,
近幾年,亞馬遜員工揭竿起義的例子也時有發生。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們文中說到的 DCH1倉庫對于亞馬遜來說則是一種“刺頭”的存在。
報道稱 DCH1倉庫一直是工人組織的抗議、罷工和請愿的高發地點。
2020 年 3 月,美國勞工部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受covid19肺炎疫情在美國蔓延影響,各行業普遍停產停工,美國 3 月失業率從上月的 3.5% 升至 4.4%,非農業部門削減就業崗位 70.1 萬個,而亞馬遜電商業務由于線上訂單的需求激增,緊急擴充勞動力,不斷增加勞動崗位,
同時,為了吸引新員工,亞馬遜在去年 4 月底前提高員工的最低時薪,從原本 15 美元/小時的時薪提高到 17 美元/小時,英國員工最低時薪上調 2 英鎊,其他歐洲國家的員工最低時薪上調大約 2 歐元。
即便如此,面對訂單的暴增,亞馬遜的供應鏈和倉儲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員工的工作強度也隨之增加。
3 月下旬,亞馬遜在美國有近 20 個倉庫的員工被檢測出covid19病毒呈陽性,
為此,DCH1 倉庫的員工專門組織了工會進行抗爭,名為 DCH1亞馬遜聯盟,
全美至少 50 個倉庫超過 300 名員工將陸陸續續參與這項抗議活動,這些員工要求亞馬遜“立即關閉”發生covid19疫情的倉庫,并在此期間提供檢測和兩周的薪水。
最終,亞馬遜不得不作出讓步,給予所有全職和兼職工人一樣的帶薪假期。
受此影響,亞馬遜的市值也損失了近 2000 億,
不過,這一次,亞馬遜學“聰明”了,趕在工人罷工之前提前宣布關閉 DHC1 倉庫,不知道這一次亞馬遜的打工人是否能接受這一新規,還是依舊會揭竿而起?